shuǐ,(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组词】: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2) 河流。【组词】:汉水。湘水。(3)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4) 液汁。【组词】:水笔。墨水。(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组词】:贴水。外水。肥水。(6) 指洗的次数。【例句】:这衣服洗过两水了。(7) 姓。
pào pāo,(1) 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的球状体。【组词】:泡沫。泡影(a.佛教用“泡”和“影”喻事物的生灭无常;b.现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水泡。(2) 像泡的东西。【组词】:电灯泡儿。(3) 用液体浸物品。【组词】:泡茶。泡菜。泡饭。泡汤(喻事情或愿望落空)。(4) 故意消磨时间。【组词】:泡病号。(1)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组词】:眼泡。豆腐泡儿。(2) 虚而松软,不坚硬。【组词】:泡桐。这块木料发泡。(3) 方言,小湖(多用于地名)。【组词】:泡子。月亮泡(在中国吉林省)。(4) 同“脬”,量词。
1. 水面上的球状或半球状气泡。用以比喻落空的事情或希望。即水疱。
⒈ 水面上的球状或半球状气泡。
引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如露珠水泡,倏有倏无;如閒花野草,自荣自落。”
孙犁 《白洋淀纪事·嘱咐》:“孩子睡着了,睡的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
⒉ 用以比喻落空的事情或希望。
引黄中黄 《孙逸仙》:“吾不欲自弃生命而徒取死,纵此次希望又归水泡,亦断不用自弃之策。”
《收穫》1981年第5期:“后来以事去 北京,此议就变成了水泡。”
⒊ 即水疱。参见“水疱”。
引《人民日报》1970.1.5:“农药熏得他头昏眼花,两条腿也出了水泡。”
⒈ 水因流动或外物影响而形成的小泡沫。
例如:「雨打在湖面上,激起无数的水花和小水泡。」
1.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2.一串串水泡儿从水底咕噜咕噜地蹦了上来,好可爱啊!
3.这些水泡各有各的姿态,有的晶莹,有的透亮,有的浑圆。
4.水泡像一个个的小气球,像一粒粒的小珍珠,像一串串的玻璃珠。
5.水泡可真漂亮呀!有的像彩色的皮球,有的像红红的太阳,还有的像白白的圆月亮。
6.这些水泡各有各的姿态,有的一串串的,好像一条美丽的珍珠项链;这些水泡各有各的姿态,飘向有的四处分散,好像要遥远的远方;这些水泡各有各的姿态,有的不到一会儿就破裂了,小水珠四处绽放。
7.茶叶开心,因为有水泡着;热水安心,因为有杯装着;杯子放心,因为有我端着;你很舒心,因为有我想着;将心比心,祝新春乐着!
8.李杵头这人,盐水泡鹅卵石也能下酒,哪一顿桌上没酒眼睛就鼓起来了。
9.小黄豆经水泡后膨胀了。
10.我双脚发麻,双手抖动着,仿佛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我脚起了一个个水泡,痛的恨不得一头撞到墙上去。
11.每一朵飘浮的云像一个散了的小小的水泡;又像一个纯净的梦。
12.昨晚下了一整夜的雨,早晨起来,院子里都被水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