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东汉 东汉的意思
dōnghàn

东汉

简体东汉
繁体東漢
拼音dōng hàn
注音ㄉㄨㄥ ㄏ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ng,(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组词】: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组词】: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组词】:作东。(4) 姓。

hàn,(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组词】:银汉。云汉。气冲霄汉。(3) 成年男人。【组词】:汉子。老汉。(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组词】:英汉辞典。(6) 中国朝代名。【例句】:(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基本含义

指东汉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或与东汉相关的事物。

东汉的意思

东汉 [dōng hàn]

1. 朝代,公元25-220,自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起到献帝(刘协)延康元年止。建都洛阳。也叫后汉。

东汉 引证解释

⒈ 朝代名。自 汉 光武帝 刘秀 建武 元年(公元25年)起至 汉 献帝 刘协 延康 元年(公元220年)止,共历十二帝。因所都 洛阳,在 汉 旧都 长安 (今 陕西 西安市 )之东,故称 东汉,也称 后汉。


国语词典

东汉 [dōng hàn]

⒈ 朝代名。(西元25~220)​光武帝至献帝都于洛阳,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的东边,故称为「东汉」。又因建于刘邦所建的西汉之后,并承续其国脉,故也称为「后汉」。


东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大钱释义:东汉 会稽 太守 刘宠,有政绩。后征为将作大匠。将行,有五六父老各赍百钱以送,宠 只受每人一枚大钱。见《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后用为称颂官吏廉洁的典实。
    • 2.
      七贤释义:⒈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 ⒉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⒊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⒋泛指七位贤人。
    • 3.
      七里濑释义:在 浙江省 桐庐县 南。两山夹峙,东阳江 奔泻其间,水流湍急,连亘七里,故名。北岸 富春山(严陵山)传说为 东汉 严光(严子陵)耕作垂钓处。
    • 4.
      三互法释义:东汉 选任地方官员,为防止结党营私,规定凡婚姻之家及 幽 冀 两州人士,不得交互为官,称三互法。
    • 5.
      三十二名臣释义:指 汉明帝 图画于南宫云台的 东汉 开国名臣 邓禹、吴汉、冯异、卓茂 等三十二人。
    • 6.
      三君释义:⒈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成公、襄公 三国君。《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明 杨慎《季文子三思》:“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左氏 侈然称之。”⒉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刘淑、陈蕃。《后汉书·党锢传序》:“竇武、刘淑、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蔡伯喈 评之曰:陈仲举 彊於犯上,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元礼 居八
    • 7.
      三国鼎立释义: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
    • 8.
      三国释义:⒈指东汉后魏、蜀、吴三国。⒉(220—280)指东汉后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从曹丕称帝到晋灭吴。也有人把汉献帝在位曹操当政时划入三国时期。
    • 9.
      三大冢释义:东汉古墓。
    • 10.
      三日香释义:⒈东汉荀彧为尚书令,相传他的衣带有香气,所到之处,香三日不散,故称。⒉形容芳香经久不散。⒊芳香仅三日。常以喻新鲜一时,不能持久。
    • 11.
      三明释义:⒈道教以日月星为天之三明,耳目口为人之三明,文章华为地之三明。 ⒉指三个人。指东汉“凉州三明。”《后汉书·段颎传》:“熲字纪明……初熲与皇甫威明、张然明,并知名显达,京师称为凉州三明云。”宋黄庭坚《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之四:“路寻西九曲,人似汉三明。”⒊指三个人。指晋代“中兴三明”。⒋佛教语。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
    • 12.
      三虎释义:⒈虎为猛兽,“三虎”喻同时以雄杰著称的三人。指东汉贾彪兄弟三人。⒉虎为猛兽,“三虎”喻同时以雄杰著称的三人。指宋代杨紘、王鼎、王绰三人。⒊指三个凶恶如虎的人。
    • 13.
      三请诸葛亮释义:东汉 末,诸葛亮 隐居 隆中,刘备 往访三次,请其佐己。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后以“三请诸葛亮”喻再三敦请或请人之难。柳杞《好年胜景》:“四喜 讲完一段长长的过去,叹息着说:‘请我妈下山,比三请 诸葛亮 还困难咧。’”
    • 14.
      三都释义:⒈三个都城。 春秋 鲁 三 桓 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季孙 之 费、孟孙 之 成、叔孙 之 郈,称三都。《左传·定公十二年》:“仲由 为 季氏 宰,将堕三都。”杜预 注:“三都,费、郈、成 也。”⒉三个都城。指 战国 赵、卫、魏 三国的都城。《吕氏春秋·无义》:“五大夫功非不大也,然不得入三都。”高诱 注:“三都,赵、卫、魏。”⒊三个都城。东汉 称 雒阳 为东都,长安 为西都,宛 为南都,合称三都。⒋三个都城。指 三国 时的 蜀 都 成都、吴 都 建业、魏 都 邺。《文选·谢灵运<会吟行>》:“两京愧
    • 15.
      三鱼释义:东汉 杨震 居 湖城,有冠雀衔三条鳣鱼飞集讲堂前,当时视为吉兆。
    • 16.
      三鳣释义:东汉 杨震 明经博览,屡召不应,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人谓蛇鳣为卿大夫服之象;数三,为三台之兆。后果位至太尉。事见《后汉书·杨震传》。后每用以为典,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
    • 17.
      上林释义:⒈古宫苑名。 秦 旧苑,汉 初荒废,至 汉武帝 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 西安市 西及 周至、户县 界。《三辅黄图·苑囿》:“汉 上林苑,即 秦 之旧苑也。《汉书》云:‘武帝 建元 三年,开 上林苑,东南至 蓝田 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 南山 而西,至 长杨、五柞,北绕 黄山,濒 渭水 而东,周袤三百果。’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⒉古宫苑名。东汉 光武帝 时建造。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汉 魏 洛阳 故城西。东汉 永平 十五年冬,车骑校猎 上林苑,即此。⒊古宫苑名。南朝 宋 大明 三年建造。故址
    • 18.
      不合适宜释义:出 处 东汉·班固《汉书·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 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 19.
      世庙释义:⒈世祖庙,东汉 光武帝 刘秀 之庙。 《文选·班固<东都赋>》:“扬世庙,正雅乐。”李善 注引《续汉书》:“明帝 为 光武 起庙,号世祖庙。”⒉明 嘉靖帝 为其父 兴献王 朱祐杬 所立之庙。《明史·睿宗兴献皇帝传》:“明年修《献皇帝实録》,建世庙於太庙左。”⒊指 明世宗 朱厚熜。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海忠介 惟有一袍一僕之风,始能建言 世庙。”
    • 20.
      东京释义:⒈西汉都长安,东汉都洛阳,故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⒉五代、北宋时称开封为东京(称洛阳为西京),辽、金 时称辽阳为东京(称大同为西京)。⒊日本国首都。位于本州岛东南部。人口1 177万(1995年)。是世界最 大城市之一,日本全国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的工商业中心。繁华闹市银座、商业区阳光城和世 界最高铁塔之一的东京塔都世界闻名。皇宫和上野公园是旅游胜地。

东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大钱释义:东汉 会稽 太守 刘宠,有政绩。后征为将作大匠。将行,有五六父老各赍百钱以送,宠 只受每人一枚大钱。见《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后用为称颂官吏廉洁的典实。
    • 2.
      七贤释义:⒈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 ⒉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⒊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⒋泛指七位贤人。
    • 3.
      七里濑释义:在 浙江省 桐庐县 南。两山夹峙,东阳江 奔泻其间,水流湍急,连亘七里,故名。北岸 富春山(严陵山)传说为 东汉 严光(严子陵)耕作垂钓处。
    • 4.
      三互法释义:东汉 选任地方官员,为防止结党营私,规定凡婚姻之家及 幽 冀 两州人士,不得交互为官,称三互法。
    • 5.
      三十二名臣释义:指 汉明帝 图画于南宫云台的 东汉 开国名臣 邓禹、吴汉、冯异、卓茂 等三十二人。
    • 6.
      三君释义:⒈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成公、襄公 三国君。《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明 杨慎《季文子三思》:“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左氏 侈然称之。”⒉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刘淑、陈蕃。《后汉书·党锢传序》:“竇武、刘淑、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蔡伯喈 评之曰:陈仲举 彊於犯上,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元礼 居八
    • 7.
      三国鼎立释义: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
    • 8.
      三国释义:⒈指东汉后魏、蜀、吴三国。⒉(220—280)指东汉后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从曹丕称帝到晋灭吴。也有人把汉献帝在位曹操当政时划入三国时期。
    • 9.
      三大冢释义:东汉古墓。
    • 10.
      三日香释义:⒈东汉荀彧为尚书令,相传他的衣带有香气,所到之处,香三日不散,故称。⒉形容芳香经久不散。⒊芳香仅三日。常以喻新鲜一时,不能持久。
    • 11.
      三明释义:⒈道教以日月星为天之三明,耳目口为人之三明,文章华为地之三明。 ⒉指三个人。指东汉“凉州三明。”《后汉书·段颎传》:“熲字纪明……初熲与皇甫威明、张然明,并知名显达,京师称为凉州三明云。”宋黄庭坚《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之四:“路寻西九曲,人似汉三明。”⒊指三个人。指晋代“中兴三明”。⒋佛教语。指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
    • 12.
      三虎释义:⒈虎为猛兽,“三虎”喻同时以雄杰著称的三人。指东汉贾彪兄弟三人。⒉虎为猛兽,“三虎”喻同时以雄杰著称的三人。指宋代杨紘、王鼎、王绰三人。⒊指三个凶恶如虎的人。
    • 13.
      三请诸葛亮释义:东汉 末,诸葛亮 隐居 隆中,刘备 往访三次,请其佐己。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后以“三请诸葛亮”喻再三敦请或请人之难。柳杞《好年胜景》:“四喜 讲完一段长长的过去,叹息着说:‘请我妈下山,比三请 诸葛亮 还困难咧。’”
    • 14.
      三都释义:⒈三个都城。 春秋 鲁 三 桓 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季孙 之 费、孟孙 之 成、叔孙 之 郈,称三都。《左传·定公十二年》:“仲由 为 季氏 宰,将堕三都。”杜预 注:“三都,费、郈、成 也。”⒉三个都城。指 战国 赵、卫、魏 三国的都城。《吕氏春秋·无义》:“五大夫功非不大也,然不得入三都。”高诱 注:“三都,赵、卫、魏。”⒊三个都城。东汉 称 雒阳 为东都,长安 为西都,宛 为南都,合称三都。⒋三个都城。指 三国 时的 蜀 都 成都、吴 都 建业、魏 都 邺。《文选·谢灵运<会吟行>》:“两京愧
    • 15.
      三鱼释义:东汉 杨震 居 湖城,有冠雀衔三条鳣鱼飞集讲堂前,当时视为吉兆。
    • 16.
      三鳣释义:东汉 杨震 明经博览,屡召不应,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人谓蛇鳣为卿大夫服之象;数三,为三台之兆。后果位至太尉。事见《后汉书·杨震传》。后每用以为典,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
    • 17.
      上林释义:⒈古宫苑名。 秦 旧苑,汉 初荒废,至 汉武帝 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 西安市 西及 周至、户县 界。《三辅黄图·苑囿》:“汉 上林苑,即 秦 之旧苑也。《汉书》云:‘武帝 建元 三年,开 上林苑,东南至 蓝田 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 南山 而西,至 长杨、五柞,北绕 黄山,濒 渭水 而东,周袤三百果。’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⒉古宫苑名。东汉 光武帝 时建造。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汉 魏 洛阳 故城西。东汉 永平 十五年冬,车骑校猎 上林苑,即此。⒊古宫苑名。南朝 宋 大明 三年建造。故址
    • 18.
      不合适宜释义:出 处 东汉·班固《汉书·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 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 19.
      世庙释义:⒈世祖庙,东汉 光武帝 刘秀 之庙。 《文选·班固<东都赋>》:“扬世庙,正雅乐。”李善 注引《续汉书》:“明帝 为 光武 起庙,号世祖庙。”⒉明 嘉靖帝 为其父 兴献王 朱祐杬 所立之庙。《明史·睿宗兴献皇帝传》:“明年修《献皇帝实録》,建世庙於太庙左。”⒊指 明世宗 朱厚熜。清 顾炎武《菰中随笔》:“海忠介 惟有一袍一僕之风,始能建言 世庙。”
    • 20.
      东京释义:⒈西汉都长安,东汉都洛阳,故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⒉五代、北宋时称开封为东京(称洛阳为西京),辽、金 时称辽阳为东京(称大同为西京)。⒊日本国首都。位于本州岛东南部。人口1 177万(1995年)。是世界最 大城市之一,日本全国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的工商业中心。繁华闹市银座、商业区阳光城和世 界最高铁塔之一的东京塔都世界闻名。皇宫和上野公园是旅游胜地。

东汉造句

1.东汉末朝,朝政腐败,皇帝耽于淫乐,文恬武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

2.更有侠客关东汉,保卫家乡世代安。

3.东汉光武即位后,便偃武修文、励精图治。

4.东汉末年,朝野文恬武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黄巾大起义终于暴发了。

东汉(dong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东汉是什么意思 东汉读音 怎么读 东汉,拼音是dōng hàn,东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东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