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梳 [yù shū]
1. 梳之美称。
玉梳 引证解释
⒈ 梳之美称。
引唐 元稹 《六年春遣怀》诗之四:“玉梳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瑇瑁筝。”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一折:“又有这玉梳儿一枚,是妾平日所爱之珍。”
《全元散曲·斗鹌鹑·元宵》:“金凤斜簪,云鬟半偏,插玉梳,贴翠鈿。”
玉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翻手是雨,合手是云释义:同“翻雲覆雨”。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喒人翻手是雨,合手是雲,那塵埃中埋没殺多才俊。”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俺娘翻手是雨,合手是雲,常則是惡哏哏緊掿着條黄桑棍,端的待打殺卧麒麟。”亦作“翻手爲雲,覆手爲雨”。清 蒋士铨《空谷香·店缢》:“翻手爲雲,覆手爲雨,梁間存寡燕,樹杪没慈烏。”茅盾《手的故事》一:“猴子虽然有手,却不会制造工具;至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猴子更不会。”
- 2.
一上青山便化身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武昌 阳新县 北山上有望夫石,若人立者。传云:昔有贞女,其夫从役,走赴国难,携弱子,饯送此山,立望而死,形化为石。”后因以“一上青山便化身”形容妇人的坚贞。 唐 吴曾 《望夫山》诗:“一上青山便化身,不知何代怨离人。” 元 无名氏 《梧桐叶》第一折:“思往事,浑如梦,恨不得一上青山便化身。” 明 贾仲明 《对玉梳》第一折:“我敢一上青山便化身,从今后枕冷衾寒,索自温存。”
- 3.
一年春尽一年春释义:本为旧时乞丐所唱《莲花落》的首句。 亦隐指乞丐。元 郑廷玉《忍字记》楔子:“兀的不是一箇大户人家!我问他寻些茶饭喫。早来到这门首,无计所柰,唱箇莲花落咱:一年家春尽一年家春。”家,语助词。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你待要搏香弄粉,妆孤学俊,便準备着那一年春尽一年春。”
- 4.
下锹释义:谓打主意;加害。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硬围着 普救寺 下锹钁,强当住咽喉仗剑鉞。”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你待要装标垛,下锹钁,哎,罢呵!”
- 5.
丢抹释义:妆扮。 元 刘廷信《折桂令·忆别》曲:“娇模样甚实曾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明 朱权《荆钗记·庆诞》:“年华老大双鬢皤,胭脂腻粉幸丢抹。”按,“丢抹”也写作“抹丢”、“颩抹”、“抹颩”,义并同。元 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説着他这种田呵,我三衙家抹丢;道着他这放牛呵,我十分的便抖擞。”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村势煞捻着则管独磨,樺皮脸风痴着有甚颩抹,横死眼如何有个分豁!”元 高安道《哨遍·疏淡行院》套曲:“妆旦不抹颩,蠢身躯似水牛。”
- 6.
义和释义:语本《左传·襄公九年》:“利,义之和也。”后以“义和”指讲义气,彼此和睦。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生着那义和的兄弟廝寻争,孝顺的儿子学生分。”
- 7.
合手释义:⒈两手相合表示敬意。《宋史·曹玮传》:“唃廝囉 闻 瑋 名,即望 瑋 所在,东嚮合手加顙。”参见“合掌”。⒉犹协力。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七:“乃归,合手伐得百餘械,置门屋下。”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多借鸟銃,待其至,合手击之。”⒊掌心向下。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俺娘翻手是雨,合手是云。”参见“合”。⒋协调,和谐。沈从文《黑夜》:“知道这小孩子同自己共事经过危险已有许多次,两人十分合手。”梁斌《播火记》十四:“你们谈得合手不合手,给我捎个信来,好不结记。”⒌犹适用,合用。
- 8.
妆孤释义:大老。指嫖客。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小二哥,你也知道我粧孤爱女,你肯与我做个落花的媒人。”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你待要摶香弄粉,粧孤学俊……便准备着那一年春尽一年春。”
- 9.
料口释义:斗嘴。元 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我可也不和你强枉料口,我年纪大也惭羞。”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我也不和你料口,快赶出去。”
- 10.
棉茸茸释义:形容像棉花一样纤细柔软。《十月》1981年第2期:“剥去黄橙橙的薄皮,撕掉棉茸茸的白衣,吓,那像一柄柄白玉梳子般的柚子肉。”
- 11.
没事狠释义:同“没2事哏”。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俺那娘颩着一个冷鼻凹,百般儿没事狠。”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我和你两情调两意肯,这谐合有气分。我覰了暗地哂,全不见没事狠。”
- 12.
煖烘烘释义:形容温暖。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煖烘烘锦被窝,似翻滚滚油鼎鑊。”明 徐渭《雌木兰》第一出:“软噥噥衬鎻子甲,煖烘烘当夹被单。”
- 13.
玉梳释义:梳之美称。 唐 元稹《六年春遣怀》诗之四:“玉梳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瑇瑁筝。”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又有这玉梳儿一枚,是妾平日所爱之珍。”《全元散曲·斗鹌鹑·元宵》:“金凤斜簪,云鬟半偏,插玉梳,贴翠鈿。”
- 14.
花营锦阵释义:指妓院。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賣花人賣花脣,休入俺這花營錦陣。”
- 15.
趁浪逐波释义:亦作“趂浪逐波”。谓随波逐流,从俗浮沉。元 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三折:“四野如懸鏡,不是我趁浪逐波,我待要洗耳獨清。”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一心待趂浪逐波,恣情的妙舞清歌。”
- 16.
锹释义:⒈亦作“ 锹鐝 ”。⒉锹和钁头。比喻逼迫、摧残他人的手段。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恰花残月缺,又瓶坠簪折,并头莲上下锹鐝,姻缘簿碎扯。”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你望着 巫山 庙满斗儿烧香火,怎知 高阳臺 一路上排锹钁。”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话不投机一句多,你待要装标垜,下锹钁。”
- 17.
闲牙磕释义:同“閒磕牙”。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呆廝!你收拾买花钱,休习閒牙磕。”
- 18.
香胶释义:胶名。晋 张华《博物志》卷二:“汉武帝 时,西海国 有献胶五两者,帝以付外库。餘胶半两,西 使佩以自随。后从 武帝 射於 甘泉宫,帝弓弦断,从者欲更张弦,西 使乃进,乞以所送餘香胶续之,座上左右莫不怪。西 使乃以口濡胶为以住断弦两头,相连注弦,遂相著。帝乃使力士各引其一头,终不相离。”唐 元稹《六年春遣怀》诗之四:“玉梳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玳瑁筝。”
- 19.
魏宫妆奁释义:《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 晋 徐广《〈弹棋经〉自序》:“自 后汉 冲 质 已后,此艺中絶,至 献帝 建安 中,曹公 执政,禁阑幽密,至於博弈之具,皆不得妄寘宫中,宫人因以金钗玉梳,戯於粧奩之上,即取类於弹棊也。及 魏文帝 受禪,宫人所为,更习弹碁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弹棋始自 魏 宫内用妆奩戏。”后因以“魏宫妆奩”为弹棋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