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 [sān qī]
1. 二百十年。二十一岁。人死后廿一日。三魂七魄。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有止血作用,也叫田七。
三七 引证解释
⒈ 二百十年。
引《汉书·路温舒传》:“温舒 从祖父受历数天文,以为 汉 厄三七之间。”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三七,二百一十岁也。自 汉 初至 哀帝 元年,二百一年也,至 平帝 崩二百十一年。”
汉 陈琳 《神女赋》:“汉 三七之 建安,荆 野蠢而作仇。”
《宋书·符瑞志上》:“讖者云:‘赤厄三七’,三七,二百一十年,有外戚之篡。”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三七之妖运告终,九五之真人已出。”
⒉ 二十一岁。
引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十二章引 清 无名氏《绣香囊》弹词:“二八登科标名早,三七入试举孝廉。”
⒊ 人死后廿一日。
引《儒林外史》第四回:“老太太是犯三七,到期该请僧人追荐。”
巴金 《家》三七:“珏 真可怜,她死了快到三七了,我们家里的长辈除了妈同姑妈,就没有一个人去看过她。”
⒋ 三魂七魄。
引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故审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命延矣。”
⒌ 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有止血作用,也叫田七。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三七》:“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説近之。”
国语词典
三七 [sān qī]
⒈ 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叶片呈羽状互生,秋开黄花。根可止血,供药用。叶汁亦可消虫螯之毒。
三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泡释义:方言。一阵;一场。《海上花列传》第十六回:“难末害仔几花人四处八方去瞎寻一泡,陆里寻得着嗄。”《海上花列传》第三七回:“俚个亲生爷要搭俚借洋钱,噪仔一泡。”亦作“一泡子”。《海上花列传》第五回:“耐末一泡子吵去,看光景阿有点清头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立刻传了官医,薑汤开水,一泡子乱救,纔把他救醒过来。”
- 2.
一达释义:⒈道路的总称。⒉方言。一起;一处。秧歌剧《大家好》第一场:“我是说丑圪旦家婆姨奸的跟狐子似的,咱跟她伙到一达,还能有咱的好处哩?”欧阳山《三家巷》三七:“咱们跟观音山是长在一达里的!”
- 3.
七十二候释义: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说明节气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十二候纵説万类不齐,那礼家记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断为‘爵入大水为蛤’哉?此格物之所以难也。”按,七十二候之说,最初见于《逸周书》、《吕氏春秋》十二纪,汉 儒列于《礼记·月令》,又见于《淮南子·时则训》,《魏书》始入《律历志》。但各书所举月令物候互有出入,即 唐 王冰 注《素问》所引《吕氏春秋》七十二候,亦与今本《吕氏春秋》及历中所载
- 4.
三七分开释义:见“三七开”。
- 5.
三七分释义:见“三七开”。
- 6.
三六释义:指十八。 《文选·论衡·<东京赋>》:“巨猾閒舋,窃弄神器;歷载三六,偷安天位。”薛综 注:“谓 王莽 篡位一十八年也。”《宋书·符瑞志上》:“汉 元、成 世,道士言:‘讖者云:赤厄三七。二百一十年,有外戚之篡。祚极三六,当有龙飞之秀,兴復祖宗。’”南朝 梁简文帝《东风伯劳歌》:“少年年几方三六,含娇聚态倾人目。”
- 7.
三层大,二层小释义:谓家庭中人口众杂,上辈之上还有上辈,下辈下面还有下辈。《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大人家的营生,三层大,二层小,知道怎样的。”《醒世姻缘传》第六八回:“只是 狄员外 乔乔的,你三层大,两层小,只怕自家主不下来。”
- 8.
上药释义:⒈指仙药。《神农本草经》卷三:“上药令人身安命延,昇天神仙,遨游上下。”唐 李商隐《高松》诗:“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冯浩 注引《本草注》:“茯苓通神灵,上品仙药也。”⒉疗效极高的上等药物。《旧唐书·职官志三》:“凡药有上、中、下三品,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宋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田锡 为諫议大夫,疾亟,进遗表。真宗 宣御医賷上药驰往,已无及矣。”清 赵翼《簷曝杂记·三七、鸡血藤》:“有草名‘三七’,三椏,七叶,其根如萝葡,为治血之上药。”
- 9.
乔样释义:模样妖冶。《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他是咱后街宰牲口 王屠 的妹子,排行叫六姐,属蛇的,二十九岁了,虽是打扮的乔样,到没见他输身。”《金瓶梅词话》第六八回:“王三官 娘 林太太,今年不上四十岁,生的好不乔样,描眉画眼,打扮的狐狸也似。”
- 10.
乱打释义: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顿猛击。
- 11.
乱色释义:⒈妖媚的姿色。《礼记·乐记》:“姦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太平广记》卷三七三引《慕异记·杨祯》:“承先祖之明德,禀炎上之烈信,故奸声乱色,不入於心。”⒉纷繁的颜色。《汉武帝内传》:“夫人年可二十餘,天姿清辉,灵眸絶朗。服青霜之袍,云彩乱色,非锦非绣,不可名字。”
- 12.
了慧释义:聪明。《太平广记》卷三七引《仙传拾遗·阳平谪仙》:“有一少年,自言无亲族,赁为摘茶,甚勤愿了慧。”
- 13.
二拇指头释义:即食指。 又称二拇指。《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一手提掳着水壶,那隻手还把个二拇指头搁在嘴裡刁着。”
- 14.
云扰释义:像云一样的纷乱。 比喻动荡不安。汉 扬雄《长杨赋》:“豪杰靡沸云扰,羣黎为之不康。”隋 卢思道《北齐兴亡论》:“往者 魏 人失御,六合云扰,河 朔 关 右,翦为二国。”《三国演义》第三七回:“玄德 曰:‘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 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递千八百十二年,拿破仑 挫于 墨斯科 之酷寒大火,逃归 巴黎,欧 土遂为云扰,竟举其反抗之兵。”
- 15.
五七释义:⒈人死后三十五天。旧时丧礼,人死后每七日祭祀或唪经,有头七、三七、五七等。⒉约计数目之词。
- 16.
五色笔释义:⒈几种颜色的笔。 清 钱泳《履园丛话·耆旧·安安先生》:“先生好读书,老而弥篤,案头尝置五色笔,见载籍中有人地事蹟年月先后可疑者,必釐而点乙之。”周祖谟《<世说新语笺疏>前言》:“本书经始于一九三七年,曾分五色笔以 唐 宋 类书和 唐 写本《世说》残卷校勘今本。”⒉五彩妙笔。南朝 梁 锺嵘《诗品》卷中:“淹 罢 宣城郡,遂宿 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 郭璞,谓 淹 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 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復成语,故世传 江淹 才尽。”《宋史·范质传》:“质 生之夕,母梦
- 17.
仗义疎财释义:亦作“仗義疏財”。 谓重义气而分财助人。元 郑廷玉《忍字记》楔子:“這個員外必是箇仗義疎財的人。”元 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二折:“全不肯施仁布德行方便,那裏有仗義疎財發好心。”《水浒传》第三七回:“多聽的江湖上來往的人説兄長清德,扶危濟困,仗義疏財。”
- 18.
修馔释义:⒈准备饭食。唐 薛用弱《集异记·柳超》:“汝等当修饌,伺吾食毕,可进毒於吾,吾甘死矣。”,⒉教师的薪金及饭食。修,通“脩”,束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那 程师爷 见修饌不菲,人地相宜,竟强似作个老教去吃那碗豆腐饭。”
- 19.
假讬释义:⒈亦作“假托”。 虚拟;虚构。晋 袁宏《后汉纪·光武纪》:“子房 玄筭,高祖 之蓍龟也。始者相得,非 子房 不谋也。海内既安,杜门不出,假託神仙,仅乃获免。”《隋书·艺术传序》:“或变乱阴阳,曲成君欲;或假託神怪,荧惑民心。”《朱子语类》卷六五:“《易》则未曾有此事,先假託都説在这里。”《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记载之书,中间儘多遇神遇鬼的,说得的的确确,难道尽是假托出来不成?”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这些议论是不是稗官小说的作者所假托的,不得而知。”⒉犹假冒,伪托。《元典章·台
- 20.
八子七婿释义:形容福寿得全,人丁旺盛且各个高官厚禄。语出《新唐书·卷一三七·郭子仪传》:“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诸孙数十,不能尽识。”
三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泡释义:方言。一阵;一场。《海上花列传》第十六回:“难末害仔几花人四处八方去瞎寻一泡,陆里寻得着嗄。”《海上花列传》第三七回:“俚个亲生爷要搭俚借洋钱,噪仔一泡。”亦作“一泡子”。《海上花列传》第五回:“耐末一泡子吵去,看光景阿有点清头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立刻传了官医,薑汤开水,一泡子乱救,纔把他救醒过来。”
- 2.
一达释义:⒈道路的总称。⒉方言。一起;一处。秧歌剧《大家好》第一场:“我是说丑圪旦家婆姨奸的跟狐子似的,咱跟她伙到一达,还能有咱的好处哩?”欧阳山《三家巷》三七:“咱们跟观音山是长在一达里的!”
- 3.
七十二候释义: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说明节气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十二候纵説万类不齐,那礼家记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断为‘爵入大水为蛤’哉?此格物之所以难也。”按,七十二候之说,最初见于《逸周书》、《吕氏春秋》十二纪,汉 儒列于《礼记·月令》,又见于《淮南子·时则训》,《魏书》始入《律历志》。但各书所举月令物候互有出入,即 唐 王冰 注《素问》所引《吕氏春秋》七十二候,亦与今本《吕氏春秋》及历中所载
- 4.
三七分开释义:见“三七开”。
- 5.
三七分释义:见“三七开”。
- 6.
三六释义:指十八。 《文选·论衡·<东京赋>》:“巨猾閒舋,窃弄神器;歷载三六,偷安天位。”薛综 注:“谓 王莽 篡位一十八年也。”《宋书·符瑞志上》:“汉 元、成 世,道士言:‘讖者云:赤厄三七。二百一十年,有外戚之篡。祚极三六,当有龙飞之秀,兴復祖宗。’”南朝 梁简文帝《东风伯劳歌》:“少年年几方三六,含娇聚态倾人目。”
- 7.
三层大,二层小释义:谓家庭中人口众杂,上辈之上还有上辈,下辈下面还有下辈。《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大人家的营生,三层大,二层小,知道怎样的。”《醒世姻缘传》第六八回:“只是 狄员外 乔乔的,你三层大,两层小,只怕自家主不下来。”
- 8.
上药释义:⒈指仙药。《神农本草经》卷三:“上药令人身安命延,昇天神仙,遨游上下。”唐 李商隐《高松》诗:“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冯浩 注引《本草注》:“茯苓通神灵,上品仙药也。”⒉疗效极高的上等药物。《旧唐书·职官志三》:“凡药有上、中、下三品,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宋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田锡 为諫议大夫,疾亟,进遗表。真宗 宣御医賷上药驰往,已无及矣。”清 赵翼《簷曝杂记·三七、鸡血藤》:“有草名‘三七’,三椏,七叶,其根如萝葡,为治血之上药。”
- 9.
乔样释义:模样妖冶。《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他是咱后街宰牲口 王屠 的妹子,排行叫六姐,属蛇的,二十九岁了,虽是打扮的乔样,到没见他输身。”《金瓶梅词话》第六八回:“王三官 娘 林太太,今年不上四十岁,生的好不乔样,描眉画眼,打扮的狐狸也似。”
- 10.
乱打释义: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顿猛击。
- 11.
乱色释义:⒈妖媚的姿色。《礼记·乐记》:“姦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太平广记》卷三七三引《慕异记·杨祯》:“承先祖之明德,禀炎上之烈信,故奸声乱色,不入於心。”⒉纷繁的颜色。《汉武帝内传》:“夫人年可二十餘,天姿清辉,灵眸絶朗。服青霜之袍,云彩乱色,非锦非绣,不可名字。”
- 12.
了慧释义:聪明。《太平广记》卷三七引《仙传拾遗·阳平谪仙》:“有一少年,自言无亲族,赁为摘茶,甚勤愿了慧。”
- 13.
二拇指头释义:即食指。 又称二拇指。《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一手提掳着水壶,那隻手还把个二拇指头搁在嘴裡刁着。”
- 14.
云扰释义:像云一样的纷乱。 比喻动荡不安。汉 扬雄《长杨赋》:“豪杰靡沸云扰,羣黎为之不康。”隋 卢思道《北齐兴亡论》:“往者 魏 人失御,六合云扰,河 朔 关 右,翦为二国。”《三国演义》第三七回:“玄德 曰:‘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 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递千八百十二年,拿破仑 挫于 墨斯科 之酷寒大火,逃归 巴黎,欧 土遂为云扰,竟举其反抗之兵。”
- 15.
五七释义:⒈人死后三十五天。旧时丧礼,人死后每七日祭祀或唪经,有头七、三七、五七等。⒉约计数目之词。
- 16.
五色笔释义:⒈几种颜色的笔。 清 钱泳《履园丛话·耆旧·安安先生》:“先生好读书,老而弥篤,案头尝置五色笔,见载籍中有人地事蹟年月先后可疑者,必釐而点乙之。”周祖谟《<世说新语笺疏>前言》:“本书经始于一九三七年,曾分五色笔以 唐 宋 类书和 唐 写本《世说》残卷校勘今本。”⒉五彩妙笔。南朝 梁 锺嵘《诗品》卷中:“淹 罢 宣城郡,遂宿 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 郭璞,谓 淹 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 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復成语,故世传 江淹 才尽。”《宋史·范质传》:“质 生之夕,母梦
- 17.
仗义疎财释义:亦作“仗義疏財”。 谓重义气而分财助人。元 郑廷玉《忍字记》楔子:“這個員外必是箇仗義疎財的人。”元 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二折:“全不肯施仁布德行方便,那裏有仗義疎財發好心。”《水浒传》第三七回:“多聽的江湖上來往的人説兄長清德,扶危濟困,仗義疏財。”
- 18.
修馔释义:⒈准备饭食。唐 薛用弱《集异记·柳超》:“汝等当修饌,伺吾食毕,可进毒於吾,吾甘死矣。”,⒉教师的薪金及饭食。修,通“脩”,束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那 程师爷 见修饌不菲,人地相宜,竟强似作个老教去吃那碗豆腐饭。”
- 19.
假讬释义:⒈亦作“假托”。 虚拟;虚构。晋 袁宏《后汉纪·光武纪》:“子房 玄筭,高祖 之蓍龟也。始者相得,非 子房 不谋也。海内既安,杜门不出,假託神仙,仅乃获免。”《隋书·艺术传序》:“或变乱阴阳,曲成君欲;或假託神怪,荧惑民心。”《朱子语类》卷六五:“《易》则未曾有此事,先假託都説在这里。”《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记载之书,中间儘多遇神遇鬼的,说得的的确确,难道尽是假托出来不成?”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这些议论是不是稗官小说的作者所假托的,不得而知。”⒉犹假冒,伪托。《元典章·台
- 20.
八子七婿释义:形容福寿得全,人丁旺盛且各个高官厚禄。语出《新唐书·卷一三七·郭子仪传》:“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诸孙数十,不能尽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