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ù,(1) 恭敬。【组词】:肃立。肃坐。肃然。(2) 严正,认真。【组词】:严肃。肃静。肃穆。整肃。(3)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组词】:肃客。(4) 萎缩。【组词】:肃杀。
mù,(1) 温和;穆清(a.清平;b.指上天)。穆如清风。(2) 恭敬。【例句】:严肃:肃穆。静穆。(3) 古同“默”,沉默。(4) 古代宗庙次序,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5) 姓。
1. 严肃而安静,庄严肃穆。
例广场——如此肃穆,长街——如此沉寂。——《一月的哀思》
英[be solemn and respectful;]
⒈ 严肃恭敬。指人的态度、神情等。
引《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 刘萇 ﹞不惟致敬之节,肃穆之慎,乃敢擅损牺牲,不备苾芬。”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僧徒肃穆,精勤匪怠,并是耆艾宿德、博学高才、远方俊彦慕义至此。”
《孽海花》第二七回:“第二个却生得方面大耳,神情肃穆,鬚髯丰满,大概是 乌赤云 了。”
朱自清 《欧游杂记·罗马》:“他画这屋顶时候,以深沉肃穆的心情渗入画中。”
⒉ 指事物所产生的气氛,谓使人有凛然之感。
引汉 应璩 《与满炳书》:“夫 漳渠 西有 伯阳 之馆,北有旷野之望,高树翳朝云,文禽蔽緑水,沙场夷敞,清风肃穆。”
宋 陆游 《自雪堂登四望亭因历访苏公遗迹至安国院》诗:“三山葱蘢鮫鰐静,九关肃穆虎豹闲。”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被迫登台之黎元洪》:“刁斗森严,气象肃穆,人人志易神移。”
郭沫若 《潮集·游里加湖》:“傍晚在湖边林际散步,山气肃穆,沁人心脾。”
⒈ 严肃庄重。也作「肃睦」。
例如:「祖母的告别式极其肃穆哀荣。」
近严肃
⒉ 肃静和缓。也作「肃睦」。
引《文选·应璩·与满公琰书》:「沙场夷敞,清风肃穆,是京台之乐也。」
1.使用这些字样的动机是庄严肃穆而非趋炎附势。
2.不必说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古色古香古城墙,晨钟暮鼓的钟鼓楼,也不必说幽静美丽的兴庆宫,庄严肃穆的历史博物馆,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单是小小的碑林,就让我感慨万分。
3.山,绵延绵亘;山,险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气势磅礴,让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丽,令人忆起峨眉;山,犹如令万人敬仰的圣贤,沉稳是他的天性,不露声色地诠释着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肃穆,生命的庄严。
4.纪念碑被松树和柏树包围着,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
5.青松翠柏把烈士陵园点缀得格外肃穆。
6.秋天是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
7.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
8.百万人自动伫立在长安街两旁,人人神情肃穆,静静地迎送着缓缓行进的灵车。
9.人民大会堂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
10.会场上笼罩着庄严肃穆的气氛。
11.陵园的四周长满了青松翠柏,气氛庄严肃穆。
12.追悼会的气氛庄严、肃穆,大家心情沉重。
13.挺拔的碑身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14.会场的气氛十分肃穆。
15.夕阳西下,高而远的天空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
16.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高耸入云。
17.他读经时,一定正襟危坐,表情肃穆。
18.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