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问答 问答的意思
wèn

问答

简体问答
繁体問答
拼音wèn dá
注音ㄨㄣˋ ㄉ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èn,(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组词】: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2) 为表关切而询问。【组词】:慰问。问候。问长问短。(3) 审讯,追究。【组词】:审问。问案。唯你是问。(4) 管,干预。【组词】:概不过问。(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例句】:我问他借几本书。(6) 姓。

dá dā,(1) 回话,回复。【组词】:回答。对答。答辩。答复。答案。对答如流。(2) 受了别人的好处,还(huán )报别人。【组词】:报答。答报。(1) 义同(dá),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基本含义

指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亦指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的活动。

问答的意思

问答 [wèn dá]

1. 提问和回答。

[questions and answers;]

问答 引证解释

⒈ 发问和回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陈思 《魏德》,假论客主,问答迂缓,且已千言,劳深勣寡,飈燄缺焉。”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武王 用 太公,其相与问答百餘万言,今之《六韜》是也。”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序》:“视之,即 许生 大父 可覲 亲笔著録,皆其祖若孙当日身与诸娃晨夕往还问答餽遗之事。”


国语词典

问答 [wèn dá]

⒈ 发问与回答。

如:「节目以问答方式进行。」


问答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提问释义:提出问题来问(多指教师对学生)。

问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宿觉释义:佛家语,谓一个晚上就豁然而悟。唐 玄觉禅师 初谒六祖 慧能,问答投契,顿时得悟,因留住一宿,时谓一宿觉。见《景德传灯录·温州永嘉玄觉禅师》。后因以指神悟、顿悟。《二程遗书》卷十八:“问释氏有一宿觉、言下觉之説如何?曰……古人云‘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若於言下即悟,何啻读十年书?”宋 苏轼《三朵花》诗:“归来且看一宿觉,未暇远寻三朵花。”
    • 2.
      丘里释义:乡里。 《庄子·则阳》:“ 少知 问於 大公调 曰:‘何谓丘里之言?’” 成玄英 疏:“古者十家为丘,二十家为里。乡閭丘里,风俗不同,故假问答以辩之也。”《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感逝川之无捨,哀清暉之眇默,餐舆诵於丘里,瞻雅咏於京国。” 刘良 注:“丘里,田里之间也。”
    • 3.
      亡是公释义:汉 司马相如 作《子虚赋》,假托 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 三人互相问答。后因以“亡是公”指实际上不存在的人或物。
    • 4.
      借意释义:借同音的字表示双关的意义。旧题 宋 苏轼《东坡问答录·佛印讥谑》:“东坡 戏之曰:‘佛印 水边寻蚌喫。’佛印 应声答云:‘子瞻 船上带家来。’‘蚌’与‘家’二字借意也。”按:“寻蚌吃”意谓“寻棒吃”,“带家来”意谓“带枷来”。
    • 5.
      健卒释义:健壮的军卒。宋 苏轼《问答录·佛印因坡见罪》:“佛印 后至一州,太守怜之,使健卒二人肩舆以送往。”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西北水田》:“余观 徐 疏……惟选健卒分屯及招南人占籍二説可用。”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张诚》:“一人如官长,年四十已来,健卒怒马,腾踔前后。”
    • 6.
      冒冒释义:⒈犹公然。宋 陈亮《问答九》:“徇其侈心而忘其分,不度其力……使天下冒冒焉惟美好之是趋,惟争夺之是务。”⒉犹将近。《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劣兄在此地住了冒冒的七十年了,也没见过那豪杰是四方脑袋、八楞儿脑袋!”
    • 7.
      别有天地释义: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指另有一种境界。现多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等引人入胜。
    • 8.
      十二属释义:⒈古代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作为人的生年相属,也称“十二生肖”。汉 王充《论衡·物势》、蔡邕《月令问答》已有此说,南朝 陈 沉炯 有《十二属》诗。五代 徐夤《鸡》诗:“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明 杨慎《艺林伐山·十二属》:“子鼠、丑牛,十二属之説,朱子 谓不知所始,余以为此天地自然之理,非人能为也。”参见“十二相属”。⒉人体的十二个部位。
    • 9.
      十二相属释义:古代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后以为人生在某年即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等,称为“十二相属”,又称“十二生肖”。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上:“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何怪之有?”清 赵翼《陔馀丛考·十二相属起于后汉》:“窃意此本起于北俗,至 汉 时 呼韩邪 疑塞入居 五原,与齐民相杂,遂流传入 中国 耳……则十二相属起于 后汉 无疑也。”参阅《论衡·物势》、汉 蔡邕《月令问答》。
    • 10.
      子虚释义:汉代司马相如有《子虚赋》,假托子虚先生、乌有先生和亡(wú,古同“无”)是公三人互相问答。后世因此用“子虚”、“子虚乌有”指虚构的或不真实的事情:事属子虚。
    • 11.
      孟劳释义:宝刀名。亦泛指宝刀。《穀梁传·僖公元年》:“孟劳者,鲁 之宝刀也。”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沉閭、孟劳,须 楚 砥以敛锋。”唐 权德舆《唐故幽州卢龙节度副大使赠太师刘公墓志铭》:“比屋之人被縵胡而挥孟劳,不知书术。”宋 梅尧臣《问答》诗:“美人赠我万钱贵,何必翦犀夸孟劳。”宋 黄庭坚《别蒋颖叔》诗:“金城千里要人豪,理君乱丝须孟劳。”
    • 12.
      审雨堂释义:传说 北魏 夏阳 人 卢汾 与友人夜饮,闻槐树空中有笑语丝竹之音,俄见衣青黑衣女子出槐,与相问答,引其入穴,见宫宇豁开,数十人立屋之中,其额号为“审雨堂”。正歌宴间,闻大风至,堂梁倾折。醒后见庭中古槐为风折大枝,中有一大蚁穴。见《太平广记》卷四七四引《妖异记·卢汾》。后以“审雨堂”喻指虚幻之事。
    • 13.
      宫魂释义:晋 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齐王 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谓蝉为宫中人之灵魂所化,故以“宫魂”为蝉的典实。宋 王沂孙《齐天乐·蝉》词:“一襟餘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 14.
      对问释义:⒈互相问答交谈。⒉古代文体之一。⒊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⒋指受审问。
    • 15.
      尺幅释义:⒈指小幅的纸或绢。清 钱杜《松壶画忆》卷下:“《秋桑老屋图》仅尺幅,衡翁 晚年快心之作也。”⒉泛称文章、画卷。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公》《穀》二传,先儒以为弟子问答之言,非如《左氏》勒为成书,原自不成尺幅。”清 方士庶《天慵庵笔记》卷上:“尝记 大痴老人 借居 虞山 琴川大师 兰若,作成尺幅相赠,以当僦金,世所称《僦金图》也。”⒊借指治理的范围。清 钱谦益《整饬徐淮道兵备岳骏声授中宪大夫制》:“尔治 徐 治 淮,东南要害,在尔尺幅,朕倚毗尔者良重。”
    • 16.
      岁俸释义:年薪。 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一章:“大智又有岁赏焉,亦自千金至百万之千级以为岁俸,终其身而后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史料·南北代表会议问答速记录》:“优给岁俸,数目由国会定之。”
    • 17.
      岁金释义:岁俸。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史料·南北代表会议问答速记录》:“帝位可仍与以岁金,但不能在 北京,不能出上諭,以 高丽 之法待之。”
    • 18.
      岐黄释义:指黄帝和岐伯,传说是中医的始祖。古代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多用黄帝和岐伯问答的形式写成。后来用“岐黄”作为中医学术的代称:岐黄之术。
    • 19.
      应讯释义:犹答问。 以问答形式述志的文体。如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汉 东方朔《答客难》等。
    • 20.
      或问释义:文体的一种。 用问答体以说明论点。多用于书名。

问答(wend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问答是什么意思 问答读音 怎么读 问答,拼音是wèn dá,问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问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