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醉 [tóng zuì]
1. 一同畅饮而醉。
同醉 引证解释
⒈ 一同畅饮而醉。
引宋 陈师道 《送张支使》诗:“白酒初同醉,黄花已戒寒。”
《宋史·礼志十六》:“今得此嘉雪,思与卿等同醉。”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他们有酒同醉,有被同共。”
同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肘后方释义:晋 葛洪 曾撰医书《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意谓卷帙不多,可以悬于肘后。后因借以泛指随身携带的丹方。唐 白居易《六年春赠分司东都诸公》诗:“每因同醉乐,自觉忘衰疾,始悟肘后方,不如杯中物。”宋 黄庭坚《几道复觅槟榔》诗:“蛮烟雨里红千树,逐水排痰肘后方。”清 方文《赠李德纯丈》诗:“高人形似鹤,恰喜髩如霜,不卖壶中药,惟传肘后方。”
- 2.
酒垆释义:⒈卖酒处安置酒瓮的砌台。 亦借指酒肆、酒店。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 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軺车,经 黄公 酒壚下过。”宋 周邦彦《侧犯》词:“见説胡姬,酒壚寂静,烟锁漠漠,藻地苔井。”明 徐祯卿《赠别献吉》诗:“日暮经过 燕 赵 客,解裘同醉酒壚旁。”郁达夫《秋夜怀人》诗之四:“忆煞 蓝亭 旧酒壚,当年曾醉病 相如。”⒉酒罏:即酒垆。《汉书·食货志下》“率开一卢以卖”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酒家开肆待客,设酒罏,故以罏名肆。”《全元散曲·水仙子带折桂令·饮兴》:“小糟新酒滴
- 3.
酒筹释义:饮酒时用以记数或行令的筹子。晋 嵇含《南方草木状·越王竹》:“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餘,南海 有之。南人爱其青色,用为酒筹云。”唐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诗:“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我那里有一个酒筹,是朋友新製,送给我的。”巴金《忆·家庭的环境》:“酒令有好几种,大哥房里就藏得有几付酒筹。”
- 4.
醉骨释义:⒈指唐武则天妒杀高宗后妃事。 事见《旧唐书·后妃传上·高宗废后王氏》:“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萧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於酒瓮中,曰:‘令此二嫗骨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济恶以才,妬同醉骨;射人於暗,奸类含沙。”⒉嗜酒者的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