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病 三病的意思
sānbìng

三病

简体三病
繁体
拼音sān bìng
注音ㄙㄢ ㄅㄧ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bìng,(1)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组词】:疾病。病症。病例。病痛。病情。病源。病愈。病变。病危。病逝。病榻。病残。(2) 缺点,错误。【组词】:语病。通病。弊病。(3) 损害,祸害。【组词】:祸国病民。(4) 不满,责备。【组词】:诟病。(5) 烦躁,担忧。【例句】:“郑人病之”。

基本含义

指人的三种病症,分别是“贫病”、“痴病”和“病病”。

三病的意思

三病 [sān bìng]

1. 佛教语。指学道的三大障碍。指贪、瞋、痴。

2. 佛教语。指学道的三大障碍。指谤大乘、五逆罪和一阐提。

4. 谓国画用笔中的三失:版、刻、结。

三病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指学道的三大障碍。指贪、瞋、痴。参见“三毒”。

《涅槃经·憍陈如品》:“有三种病:一者贪,二者瞋,三者痴。如是三病,有三种药:不浄观者能为贪药,慈心观者能为瞋药,观因缘智能为痴药。”

⒉ 佛教语。指学道的三大障碍。指谤大乘、五逆罪和一阐提。

《涅槃经·现病品》:“迦叶,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

⒊ 谓国画用笔中的三失:版、刻、结。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论用笔得失》:“画有三病,皆繫用笔。所谓三者,一曰版,二曰刻,三曰结。版者腕约笔痴,全亏取与,状物平褊,不能圆混也;刻者运笔中疑,心手相戾,勾画之际,妄生圭角也;结者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似物凝碍,不能流畅也。”


国语词典

三病 [sān bìng]

⒈ 三种疵病:(1)​国画上用笔的三种缺点。宋·郭若虚(2)​印度古代医学将人类的病因分成风、寒、气三病

《图画闻见志·卷一·叙论》:「画有三病,皆系用笔,所谓三者:一曰版,二曰刻,三曰结。」
《阿閦佛国经·卷上》:「其佛刹无有三病,何等为三:一者风,二者寒,三者气。」


三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病难治释义:三病难治 [出涅盘经] 一谤大乘大乘即佛菩萨所乘之法也。
    • 2.
      戒嗔释义:瞋,又名瞋恚、瞋怒、恚、怒,是对有情怨恨的精神作用。与贪、痴两者因荼毒众生身心甚剧,妨害修道,所以共称为三毒;又因为能起惑造业,使众生身心感到逼迫热恼,犹如火烧,所以也称为三火;此外,由于能病恼有情,坏出世善心,令众生长劫受苦不得出离,所以又称为三病。
    • 3.
      物役释义:《荀子·正名》:“故嚮万物之美而盛忧,兼万物之利而盛害……夫是之谓以己为物役矣。”杨倞 注:“己为物之役使。”后谓为外界事物所役使为“物役”。《文选·谢瞻<答灵运>诗》:“独夜无物役,寝者亦云寧。”张铣 注:“无物役,谓无事役己也。”唐 羊士谔《九月十日郡楼独酌》诗:“掾史当授衣,郡中稀物役。”清 曹寅《真州西轩行药念俊三病》诗:“物役穷年咀草木,归怀并日接宾僚。”
    • 4.
      身畔释义:⒈亦作“ 身伴 ”。 ⒉犹身边。《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第一病是爱赌钱,第二病是爱喫酒,第三病是爱贪花。沾惹这三病,身畔怎生着得钱?”《水浒传》第八九回:“ 兀颜 统军见身畔没了羽翼,拨回马望北而走。” 明 无名氏 《白兔记·送子》:“ 三小娘 不要愁,我趲得些钱在身畔,买块糕儿喂他。”《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公公,身伴无钱,将何请医服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滴珠 身伴要讨个丫鬟伏侍。”
    • 5.
      郁冒释义:⒈郁闷。《后汉书·朱穆传》:“今年九月天气鬱冒,五位四候连失正气。”⒉中医指头晕目眩或昏迷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心痛、鬱冒不知人。”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二者病鬱冒,三者大便难。”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卷下:“鬱冒,神病也;亡阴血虚,阳气遂厥,而寒復鬱之,则头眩而目瞀也。”金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郁冒》:“伤寒鬱冒,何以明之?鬱为鬱结而气不舒也,冒为昏冒而神不清也,世谓之昏迷者是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青蛙神》:“至夜,母子俱病,鬱冒不食。”冒

三病(sanb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三病是什么意思 三病读音 怎么读 三病,拼音是sān bìng,三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