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商埠 商埠的意思
shāng

商埠

简体商埠
繁体
拼音shāng bù
注音ㄕㄤ ㄅ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āng,(1)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组词】:商量。商讨。商议。商定。商榷。商酌(商量斟酌)。相商。磋商。洽商。协商。(2) 买卖,生意。【组词】:商业。商店。商界。商品。商标。(3)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组词】:商人。商贩。商贾(gǔ ㄍㄨˇ)(商人)。商旅。(4)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组词】:商数。(5) 中国朝代名。【组词】:商代。(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8) 姓。

bù,(1) 停船的码头,靠近水的地方(古亦作“步”)。【组词】:埠头。本埠。外埠。船埠。(2) 旧与外国通商的城市。【组词】:开埠。商埠。

基本含义

商埠指的是繁华热闹的商贸市场,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群熙攘、交通繁忙的地方。

商埠的意思

商埠 [shāng bù]

1. 旧时与外国通商的城镇。

[commercial port;]

商埠 引证解释

⒈ 旧时与外国通商的城市。

清 孙诒让 《周礼政要·朝仪》:“各商埠租界, 华 洋之讼, 华 人跪而洋人立,已为失体。”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政府于此,亦主退让,允于该处开辟若干商埠。”


国语词典

商埠 [shāng bù]

⒈ 旧时与国外通商的地方。可分为自行开放和按照条约开放两种。


商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馆释义: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暂住。
    • 2.
      商馆释义:旧指 欧洲 各国商人在世界各重要商埠所设贸易和居住的场所。十九世纪外商在我国 广州 建商馆十三所,后实际上成为殖民主义者进行侵略活动的据点。
    • 3.
      巡捕房释义:旧时帝国主义者在上海等商埠的租界里为压制中国人民而设立的巡捕办事机关,相当于旧中国的警察局。也叫捕房。
    • 4.
      市埠释义:犹商埠。 清 夏燮《中西纪事·通番之始》:“西班牙 等经营贸易,估帆所达,及於西南洋、东南洋,各开市埠。”
    • 5.
      开埠释义:开辟为商埠。《上海滩》1990年第1期:“上海 开埠在1843年。”《新民晚报》4:“晚 清 以来,随着 上海 开埠,茶馆业十分发达。”
    • 6.
      港脚释义:⒈指鸦片战争前英国所属的印度各商埠码头。⒉指当时不属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在广州从事贸易的英国和印度商人。
    • 7.
      边街释义:指城市边缘的街道。沉从文 《泥涂》:“商埠因为扩张,渐渐有由南向北移去的样子,所以边街附近那几条街,情形也就成天不同。”

商埠(shangb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商埠是什么意思 商埠读音 怎么读 商埠,拼音是shāng bù,商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商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