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作述 作述的意思
zuòshù

作述

简体作述
繁体
拼音zuò shù
注音ㄗㄨㄛˋ ㄕ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uò zuō,(1) 起,兴起,现在起。【组词】:振作。枪声大作。(2) 从事,做工。【组词】:工作。作息。作业。(3) 举行,进行。【例句】: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例句】:作恶(è)。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组词】: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组词】:创作。写作。作曲。作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组词】:作品。不朽之作。(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组词】:作坊。(10) 从事某种活动。【组词】:作揖。作弄。作死。

shù,(1) 讲话,陈说,叙述。述评。描述。论述。综述。述职。述而不作。(2) 修纂。【组词】:著述。(3) 循,顺行。【例句】:“报我不述”。

基本含义

指言辞做作,言辞矫揉造作,不自然。

作述的意思

作述 [zuò shù]

1. 创作传述。语本《礼记·中庸》:“父作之,子述之。”泛指论著。

作述 引证解释

⒈ 创作传述。

语本《礼记·中庸》:“父作之,子述之。”
清 方文 《宋遗民咏·刘会孟辰翁》:“父子擅作述,砥礪在忠孝。”

⒉ 泛指论著。

清 恽敬 《答伊扬州书》:“固有贤人君子穷极精虑之所作述,而一得之士可以议之者。”


作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作述释义:⒈创作传述。 语本《礼记·中庸》:“父作之,子述之。”清方文《宋遗民咏·刘会孟辰翁》:“父子擅作述,砥礪在忠孝。”⒉泛指论著。
    • 2.
      奇衺释义:亦作“奇邪”。诡诈,邪伪不正。《周礼·天官·宫正》:“去其淫怠与其奇衺之民。”郑玄 注:“奇衺,譎觚非常。”《史记·梁孝王世家》:“公孙诡 多奇邪计。”唐 柳宗元《时令论下》:“是故圣人为大经……必言其中正,而去其奇衺。”章炳麟《程师》:“世无作述者,则师説千年无所进,虽有变復,非矫乱则奇衺也。”
    • 3.
      材用释义:⒈指器材。《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士弥牟 ﹞计徒庸,虑材用,书餱粮,以令役於诸侯。”清 方东树《书<望溪先生集>后》:“作室者,卜里閈,量基址,程材用,庀工役,区堂廡房奥墙厠,一一营之意中,而后翼然有室之观。”⒉犹才能。《晋书·孟观传》:“以 观 沉毅,有文武材用,乃启 观 讨之。”北周 庾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材用,无多作述。”唐 韩愈《黄家贼事宜状》:“仍为择选有材用威信、諳 岭 南事者,为经略使,处理得宜,自然永无侵叛之事。”
    • 4.
      楬橥释义:⒈标志,植木以作表记。《周礼·秋官·职金》“楬而璽之”汉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今时之书,有所表识,谓之楬櫫。”《说文·木部》:“楬,楬櫫也。”段玉裁 注:“楬櫫,汉 人语,许 以 汉 人常语为训,故出櫫字於説解。”章炳麟《訄书·正名杂义》:“前世作述,其篇题多无义例,《和氏》《盗跖》,以人名为符号,《马蹄》《駢拇》,以章首为楬櫫。”章炳麟《訄书·丙午与刘光汉书》:“《左氏》初行,学者不得其例,故傅会《公羊》以就其説……诸儒后始专以五十凡例为楬櫫,不復杂引二传。”⒉标明,揭示。陈独秀《敬告青年》:“当

作述(zuo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作述是什么意思 作述读音 怎么读 作述,拼音是zuò shù,作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作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