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马 [zuò mǎ]
1. 木工使用的一种简便支架。
作马 引证解释
⒈ 木工使用的一种简便支架。
引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木工以三木相攒,而歧其首,横木於上,以施斧斤,谓之作马。此象形也。”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八:“木工以三木相攒而歧其端,为作马。”
作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充羁释义:充作马络头。
- 2.
刍灵释义:用茅草扎成的人马,为古人送葬之物。 《礼记·檀弓下》:“涂车芻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 郑玄 注:“芻灵,束茅为人马,谓之灵者,神之类。” 孙希旦 集解:“涂车芻灵,皆送葬之物也。”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芻灵已毁,涂车既摧。”《旧唐书·李勣传》:“明器惟作马五六匹,下帐用幔皁为顶,白纱为裙,其中著十箇木人,示依古礼芻灵之义,此外一物不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生追出,提抱以归,身轻若芻灵。”
- 3.
放马南山释义:亦写作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
- 4.
星拱释义:谓如众星环绕北斗。语出《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唐 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诸山来朝,势若星拱。”清 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镶黄、正黄居都北址,次两白,次两红,次两蓝,皆四周星拱,以环禁城。”
- 5.
革船释义:用皮革制成的船。 元 吴莱《大食瓶》诗:“县度缚绳絙,娑夷航革船。”史载 匈奴 以马革制船。《后汉书·南匈奴传》:“其年秋,北虏果遣二千骑候望 朔方,作马革船,欲度迎南部畔者,以 汉 有备,乃引去。”
- 6.
顺褶释义:明 时内臣的一种服式。制似贴里,下截作马齿相齐而逐次排列之状,有似女裙之形制。
- 7.
马价银子释义:明 初规定各地蓄马以供边备,后以南方不产马而改征银,储太仆寺常盈库,称作马价银子。 《金瓶梅词话》第七回:“常言道:世上钱财倘来物,那是长贫久富家?紧着起来,朝廷爷一时没钱使,还问太僕寺借马价银子支来使。”亦省作“马价银”、“马价”。《明史·兵志四》:“请支太僕马价银四万二千两,於 平、庆、临、巩 买种马七千。”《明史·兵志四》:“成化 二年,以南土不产马,改徵银,四年始建太僕寺常盈库,贮备用马价。”
- 8.
马印释义:刻作马形的印纽。
- 9.
驴马债释义:迷信的说法。指要用下辈子做驴作马来偿还的债。
- 10.
龙刍释义:即龙须草。 可作马料,故称。
- 11.
龙竹释义:⒈龙须竹。劈为篾,平细柔韧,宜作马鞭。 唐 高适 《咏马鞭》:“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 孙钦善 校注:“龙竹,即龙鬚竹。 李衎 《竹谱详録》卷五‘龙鬚竹’云:‘生 两浙 山谷间,与猫头竹无异,根下节不甚密,析为篾,平细柔靱。’”⒉晋 葛洪 《神仙传·壶公》:“ 房 ( 费长房 )忧不得到家,公( 壶公 )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 房 骑竹杖辞去,忽如睡,已到家……所骑竹杖,弃 葛陂 中,视之乃青龙耳。”后因以“龙竹”指拐杖或比喻得道成仙。 唐 王绩 《游仙》诗之四:“鸭桃闻已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