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扇 [yǔ shàn]
1. 用鸟羽制成的扇子。
英[feather fan;]
羽扇 引证解释
⒈ 用长羽毛制成的扇子。
引晋 陆机 《羽扇赋》:“昔 楚襄王 会於 章臺 之上……大夫 宋玉、唐勒 侍,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
宋 赵汝钠 《水龙吟·白莲》词:“羽扇微摇,翠帷低拥,清凉庭院。”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廓尔喀之降》:“福康安 以为势如破竹,旦夕可奏功,甚骄满,拥肩舆挥羽扇以战,自比 武侯 也。”
瞿秋白 《铁花》诗:“不是那轻挥羽扇,妙舞回旋的--而是那胼胝满目--是有力的掌。”
⒉ 特指天子仪仗中的掌扇。
引《西京杂记》卷一:“汉 制:天子……夏设羽扇,冬设繒扇。”
宋 王溥 《唐会要·朔望朝参》:“乃请备羽扇于殿两厢。上将出,所司承旨索扇,扇合。上坐定,乃去扇。给事中奏无事,将退,又索扇如初。令以常式。”
后亦因以指代天子。 明 夏完淳 《翠华篇》:“平旦千官上殿来,螭头羽扇无消息。”
自注:“此追记 圣安皇帝 北狩作也。”
国语词典
羽扇 [yǔ shàn]
⒈ 用鸟羽做成的扇子。
引《晋书·卷六八·顾荣传》:「荣麾以羽扇,其众溃散。」
《三国演义·第五二回》:「车中端坐一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
羽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亏光释义:羽扇名。
- 2.
仄影释义:羽扇名。 晋 王嘉《拾遗记·周》:“﹝ 周昭王 ﹞二十四年,涂 修国 献青凤、丹鹊,各一雌一雄。孟夏之时,凤、鹊皆脱易毛羽。聚鹊翅以为扇……扇一名‘游飘’,二名‘条翮’,三名‘亏光’,四名‘仄影’。”
- 3.
凤翎释义:禽羽的美称。 元 萨都剌《同伯雨游凝神庵因观宋高宗赐蒲衣道士白羽扇》诗:“蒲衣道士无人识,羽扇年多落凤翎。”
- 4.
戎韬释义:⒈即《六韬》。 唐 李贺《南园》诗之四:“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韜》一卷书。”王琦 汇解:“戎韜,即 太公《六韜》书也。”参见“六韜”。⒉韬略,军事谋略。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侍戎韜於武帐,听雅曲於文絃。”宋 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词:“人在油幢,戎韜总制,羽扇从容裘带轻。”清 赵翼《书放翁诗后》诗:“设令少十年,必亲与戎韜。”
- 5.
扇影释义:⒈羽扇的影子。唐 杜甫《至日遣兴奉寄故人》诗之二:“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⒉指女子歌舞时摇扇的风姿韵态。唐 李峤《雪》诗:“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花月痕》第七回:“﹝ 采秋 ﹞每年四五月到了 并门,扇影歌喉,一时无两。”
- 6.
挥羽释义:⒈鼓翅。⒉挥动羽扇。⒊谓指挥统率军旅。羽,军旗。
- 7.
滥浆释义:水浸干果制成的饮料。 南朝 梁 刘孝威《望雨》诗:“侍童拂羽扇,厨人奉滥浆。”唐 骆宾王《灵泉颂》:“太夫人在迟暮之年,有温劳之疾,非滥浆不可以适口,非源泉不可以蠲疴。”
- 8.
白鹤翎释义:白鹤的翎毛。亦泛指羽扇。
- 9.
纶巾释义: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羽扇纶巾。
- 10.
羽扇释义:用鸟翅膀上的长羽毛制成的扇子:羽扇纶(guān)巾。
- 11.
羽扇挥军释义:见“羽扇挥兵”。
- 12.
羽扇画水释义:指 东晋 吴猛 以白羽扇画水渡 江 的传说。《晋书·艺术传·吴猛》:“﹝ 吴猛 ﹞年四十,邑人 丁义 始授其神方。因还 豫章,江 波甚急,猛 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水而渡,观者异之。”事亦见 晋 干宝《搜神记》卷一。
- 13.
翎扇释义:羽扇的别名。
- 14.
轻羽释义:⒈指蝉翼。⒉指羽扇。
- 15.
铜鍊释义:铜制的古兵器。也称铜锏。长而无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水浒传》第十四回:“一个人掣两条铜鍊,叫道:‘你们两箇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多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説。’便把铜鍊就中一隔。”《水浒传》第七六回:“马上手擎羽扇,腰悬两条铜鍊。”
- 16.
鸾扇释义:羽扇的美称。
- 17.
龙髯释义:亦作“龙髥”。龙之须。《史记·封禅书》:“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 黄帝。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其弓曰乌号。”后用为皇帝去世之典。唐 李峤《汾阴行》:“自从天子向 秦关,玉輦金车不復还。珠帘羽扇长寂寞,鼎湖 龙髯安可攀?”清 顾炎武《谒欑宫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驹隙之难留;涉路三千,望龙髯而愈远。”清 叶方蔼《授职翰林学士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