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 [yù shān]
1. 3公里,海拔3950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英[Yushan Mountains;]
玉山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引《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 玉山,是 西王母 所居也。”
郭璞 注:“此山多玉石,因以名云。 《穆天子传》谓之 群玉之山。”
唐 李商隐 《玉山》诗:“玉山 高与 閬风 齐,玉水清流不贮泥。”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珠辉翠映,凤翥鸞停, 玉山 蓬顶, 上元 挥袂引 双成,上元 挥袂引 双成,萼緑 回肩招 许琼。”
徐朔方 注:“玉山,西王母 住的仙山。”
⒉ 用玉堆成的山,形容豪富。
引唐 皮日休 《忧赋》:“西汉 则 王根 为玉山, 东京 则 郭况 制金穴。”
⒊ 对秀丽山峰的美称。
引唐 鲍防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宴东峰亭》诗:“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
⒋ 比喻色白如山状之物。此喻浪涛。
引唐 刘禹锡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此喻白云。 唐 杜牧 《奉和仆射相公嘉雪》:“银闕双高银汉里,玉山横列玉墀前。”
此喻雪山。 宋 苏辙 《放闸》诗:“渊停初镜净,势转忽云崩。脱隘尚容与,投深益沸腾。玉山纷破碎,阵马急侵陵。”
⒌ 后因以“玉山”喻俊美的仪容。
引《晋书·裴楷传》:“楷 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 裴叔则 ( 裴楷 字)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北周 庾信 《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公状貌邱墟,风神磊落,玉山秀立,乔松直上。”
唐 贾岛 《上杜驸马》诗:“玉山突兀压乾坤,出得朱门入戟门。”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寻梦》:“他倚太湖石,立着咱玉嬋娟。待把俺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烟。”
清 纳兰性德 《贺人婚序》:“临琪树於 崔生,照玉山於 裴叔。”
⒍ 山名。即 蓝田山。
引唐 杜甫 《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 玉山 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仇兆鳌 注引 邵长蘅 曰:“东山,即 蓝田山,又名 玉山,在 长安 蓝田县 东南。”
国语词典
玉山 [yù shān]
⒈ 连年下雪的山。
引《晋书·卷三五·裴秀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裴叔则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唐·韦庄〈对雪献薛常侍〉诗:「皓鹤褵褷不辨,玉山重叠冻相连。」
⒉ 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山。
引《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⒊ 山名。台湾最高峰,高三九五二公尺,位于台湾中部的嘉义、南投、高雄三县交界处,在北回归线以北、嘉义市正东。冬季经常积雪,所以称为「玉山」,日治时代称为「新高山」。
⒋ 县名。在江西省东北,濒信江西岸。因境内有怀玉山而得名。浙赣铁路经此。
玉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赶趟释义:⒈〈方〉赶不上。⒉白玉山正正经经回答道不行,得赶快,要不就不赶趟。--周立波《暴风骤雨》
- 2.
仙禽释义:指鹤。 相传仙人多骑鹤,故称。语本《艺文类聚》卷九十引《相鹤经》:“鹤,阳鸟也,而游於阴,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騏骥也。”南朝 宋 鲍照《舞鹤赋》:“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唐 刘禹锡《飞鸢操》:“青鸟自爱 玉山 禾,仙禽徒贵 华亭 露。”
- 3.
仪韶释义:宫廷乐章的美称。语本《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 传:“韶,舜 乐名。”元 张翥《寄题顾仲瑛玉山》诗:“入贡徠符紱,仪韶下凤凰。”
- 4.
台湾岛释义:中国第一大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面积58万平方千米。中部和东部为山地和丘陵,台湾山脉纵贯南北,最高峰玉山海拔3 952米。平原狭小,多分布在西部。气候湿热,物产丰富。
- 5.
岩岩释义:亦作“岩岩”。亦作“嵓嵓”。亦作“嵒嵒”。高大;高耸。《诗·鲁颂·閟宫》:“泰山 巖巖,鲁 邦所詹。”孔颖达 疏:“言 泰山 之高巖巖然,鲁 之邦境所至也。”《文选·张衡<思玄赋>》:“冠嵒嵒其映盖兮,珮綝纚以煇煌。”李周翰 注:“嵒嵒,高貌。”晋 潘岳《怀旧赋》:“巖巖双表,列列行楸。”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 之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唐 张说《赠华州刺史杨君碑》:“碑闕嵓嵓,蔽满 华山 之下。”明 唐寅《姑苏八咏》之一:“天平 之山何其高,巖巖突兀凌
- 6.
征路释义:征途;行程。 南朝 宋 鲍照《还都道中》诗之一:“鸣鷄戒征路,暮息落日分。”唐 皇甫曾《玉山岭上作》诗:“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引 宋 冲虚居士《少年游》词:“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
- 7.
徂年释义:流年,光阴。《后汉书·马援传赞》:“徂年已流,壮情方勇。”晋 陶潜《荣木》诗:“徂年既流,业不增旧。”宋 王安石《酬王伯虎》诗:“徂年幸未暮,此意可勤恁。”元 钱选《题浮玉山居图》诗:“下有幽栖人,啸歌乐徂年。”
- 8.
气杀钟馗释义:清·樵玉山人《钟馗捉鬼传》载:唐代人钟馗,考取了状元,但由于相貌丑陋,皇帝打算另选。于是钟馗气愤之极,自刎而死。
- 9.
浆子释义:即浆糊。《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便叫他跟在一旁,不是给烧烧烙铁,便是给刮刮浆子。”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四:“白玉山 打了点浆子,把年画贴到炕头的墙上。”参见“浆糊”。
- 10.
浮玉山释义:⒈亦省称“浮玉”。 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唐 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初入太湖》:“又云构 浮玉,宛与 崑 閬 匹。”原注:“太湖 乃仙家 浮玉 之北常。”⒉指今 江苏省 镇江市 的 金山、焦山。宋 苏轼《甘露寺弹筝》诗:“白浪翻空动 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宋 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镇江府金山》:“焦山 大江环遶,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 南朝 谓之 浮玉山。”清 王士禛《海门歌》:“中流一岛号 浮玉,登高眺远何茫茫。”
- 11.
浮玉释义:见“浮玉山”。
- 12.
焦山释义:山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东北 长江 中,与 金山 对峙。相传 东汉 处士 焦先 隐此,故名。有 定慧寺、华严祠、三诏洞、《瘗鹤铭》等胜迹。向为 江 防要地。南宋 初,韩世忠 曾驻此抗击 金 兵。宋 苏轼《书焦山纶长老壁》诗:“法师住 焦山,而实未尝住。我来輒问法,法师了无语。”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焦山,府东九里 江 中,与 金山 并峙,相去十五里。以 后汉 处士 焦先 隐此而名。或名 譙山,亦曰 浮玉山。刘宋 元嘉 中,以 魏 人临 江,尝分兵戍此。唐 时有 譙山 戍,盖‘焦’
- 13.
玉山倒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 之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后因以“玉山倒”形容人酒醉欲倒之态。唐 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 人 推。”宋 苏辙《闻王巩还京会客剧饮戏赠》诗:“烛花零落玉山倒,诗笔欹斜翠袖扶。”宋 柳永《小镇西犯》词:“酩酊谁家年少。信玉山倒。家何处,落日眠芳草。”
- 14.
玉山倾释义:犹玉山倒。
- 15.
玉山岑释义:玉山 之巅。神话中 西王母 的居处,泛指仙境。
- 16.
玉山将崩释义:玉山:比喻品德仪容美好的人。形容酒醉后东倒西歪的样子。
- 17.
玉山果释义:即榧实。 以产于 江西 玉山 而得名。
- 18.
玉山自倒释义:玉山:比喻品德仪容美好的人。形容酒醉后东倒西歪的样子。
- 19.
玉山颓释义:犹玉山倒。唐 王绩《辛司法宅观妓》诗:“到愁 金谷 晚,不怪玉山頽。”宋 司马光《送酒与邵尧夫》诗:“莫作林间独醒客,任从花笑玉山頽。”唐 黄滔《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诗:“帝 尧 城里日衔杯,每倚 嵇康 到玉頽。”五代 齐己《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诗之一:“骚雅鏘金掷,风流醉玉頽。”
- 20.
玉山释义:中国台湾岛山脉。 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3公里,海拔3950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玉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赶趟释义:⒈〈方〉赶不上。⒉白玉山正正经经回答道不行,得赶快,要不就不赶趟。--周立波《暴风骤雨》
- 2.
仙禽释义:指鹤。 相传仙人多骑鹤,故称。语本《艺文类聚》卷九十引《相鹤经》:“鹤,阳鸟也,而游於阴,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騏骥也。”南朝 宋 鲍照《舞鹤赋》:“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唐 刘禹锡《飞鸢操》:“青鸟自爱 玉山 禾,仙禽徒贵 华亭 露。”
- 3.
仪韶释义:宫廷乐章的美称。语本《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 传:“韶,舜 乐名。”元 张翥《寄题顾仲瑛玉山》诗:“入贡徠符紱,仪韶下凤凰。”
- 4.
台湾岛释义:中国第一大岛。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面积58万平方千米。中部和东部为山地和丘陵,台湾山脉纵贯南北,最高峰玉山海拔3 952米。平原狭小,多分布在西部。气候湿热,物产丰富。
- 5.
岩岩释义:亦作“岩岩”。亦作“嵓嵓”。亦作“嵒嵒”。高大;高耸。《诗·鲁颂·閟宫》:“泰山 巖巖,鲁 邦所詹。”孔颖达 疏:“言 泰山 之高巖巖然,鲁 之邦境所至也。”《文选·张衡<思玄赋>》:“冠嵒嵒其映盖兮,珮綝纚以煇煌。”李周翰 注:“嵒嵒,高貌。”晋 潘岳《怀旧赋》:“巖巖双表,列列行楸。”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 之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唐 张说《赠华州刺史杨君碑》:“碑闕嵓嵓,蔽满 华山 之下。”明 唐寅《姑苏八咏》之一:“天平 之山何其高,巖巖突兀凌
- 6.
征路释义:征途;行程。 南朝 宋 鲍照《还都道中》诗之一:“鸣鷄戒征路,暮息落日分。”唐 皇甫曾《玉山岭上作》诗:“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引 宋 冲虚居士《少年游》词:“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
- 7.
徂年释义:流年,光阴。《后汉书·马援传赞》:“徂年已流,壮情方勇。”晋 陶潜《荣木》诗:“徂年既流,业不增旧。”宋 王安石《酬王伯虎》诗:“徂年幸未暮,此意可勤恁。”元 钱选《题浮玉山居图》诗:“下有幽栖人,啸歌乐徂年。”
- 8.
气杀钟馗释义:清·樵玉山人《钟馗捉鬼传》载:唐代人钟馗,考取了状元,但由于相貌丑陋,皇帝打算另选。于是钟馗气愤之极,自刎而死。
- 9.
浆子释义:即浆糊。《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便叫他跟在一旁,不是给烧烧烙铁,便是给刮刮浆子。”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十四:“白玉山 打了点浆子,把年画贴到炕头的墙上。”参见“浆糊”。
- 10.
浮玉山释义:⒈亦省称“浮玉”。 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唐 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初入太湖》:“又云构 浮玉,宛与 崑 閬 匹。”原注:“太湖 乃仙家 浮玉 之北常。”⒉指今 江苏省 镇江市 的 金山、焦山。宋 苏轼《甘露寺弹筝》诗:“白浪翻空动 浮玉,唤取吾家双凤槽。”宋 周必大《二老堂杂志·记镇江府金山》:“焦山 大江环遶,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 南朝 谓之 浮玉山。”清 王士禛《海门歌》:“中流一岛号 浮玉,登高眺远何茫茫。”
- 11.
浮玉释义:见“浮玉山”。
- 12.
焦山释义:山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东北 长江 中,与 金山 对峙。相传 东汉 处士 焦先 隐此,故名。有 定慧寺、华严祠、三诏洞、《瘗鹤铭》等胜迹。向为 江 防要地。南宋 初,韩世忠 曾驻此抗击 金 兵。宋 苏轼《书焦山纶长老壁》诗:“法师住 焦山,而实未尝住。我来輒问法,法师了无语。”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焦山,府东九里 江 中,与 金山 并峙,相去十五里。以 后汉 处士 焦先 隐此而名。或名 譙山,亦曰 浮玉山。刘宋 元嘉 中,以 魏 人临 江,尝分兵戍此。唐 时有 譙山 戍,盖‘焦’
- 13.
玉山倒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 之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后因以“玉山倒”形容人酒醉欲倒之态。唐 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 人 推。”宋 苏辙《闻王巩还京会客剧饮戏赠》诗:“烛花零落玉山倒,诗笔欹斜翠袖扶。”宋 柳永《小镇西犯》词:“酩酊谁家年少。信玉山倒。家何处,落日眠芳草。”
- 14.
玉山倾释义:犹玉山倒。
- 15.
玉山岑释义:玉山 之巅。神话中 西王母 的居处,泛指仙境。
- 16.
玉山将崩释义:玉山:比喻品德仪容美好的人。形容酒醉后东倒西歪的样子。
- 17.
玉山果释义:即榧实。 以产于 江西 玉山 而得名。
- 18.
玉山自倒释义:玉山:比喻品德仪容美好的人。形容酒醉后东倒西歪的样子。
- 19.
玉山颓释义:犹玉山倒。唐 王绩《辛司法宅观妓》诗:“到愁 金谷 晚,不怪玉山頽。”宋 司马光《送酒与邵尧夫》诗:“莫作林间独醒客,任从花笑玉山頽。”唐 黄滔《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诗:“帝 尧 城里日衔杯,每倚 嵇康 到玉頽。”五代 齐己《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诗之一:“骚雅鏘金掷,风流醉玉頽。”
- 20.
玉山释义:中国台湾岛山脉。 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3公里,海拔3950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