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腹 [kǒu fù]
1. 指饮食。
例口腹之欲。
英[food;]
口腹 引证解释
⒈ 口和腹,多指饮食。吃喝。
引《孟子·告子上》:“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隋书·地理志上》:“﹝ 汉中 之人﹞性嗜口腹,多事田渔,虽蓬室柴门,食必兼肉。”
清 孙枝蔚 《无酒》诗之二:“倾身营口腹,死人满通衢。”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他不肯喝酒,不肯吃菜,表示出处长是见过世面的,不贪口腹。”
国语词典
口腹 [kǒu fù]
⒈ 饮食。
引《孟子·告子上》:「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三国演义·第八八回》:「此乃吾弟贪口腹之故,误中汝毒,因此失了大事。」
口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养口释义:谓供给口腹的需要。
- 2.
华鲜释义:鲜艳;鲜美。南朝 宋 谢灵运《山居赋》:“水草则萍藻蕰菼,雚蒲芹蓀……虽备物之偕美,独扶渠之华鲜。”唐 韦应物《观早朝》诗:“煌煌列明烛,朝服照华鲜。”唐 康骈《剧谈录·洛中豪士》:“乾符 中,洛中 有豪贵子弟,承藉勋荫,物用优足……饮饌华鲜,极口腹之欲。”宋 刘过《忆鄂渚》诗:“我离 鄂渚 已十年,吴 儿 越 女空华鲜。”
- 3.
口腹释义:指饮食:口腹之欲。不贪口腹。
- 4.
口腹之累释义: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 5.
口腹自役释义:口腹:饮食。饮食自理,不靠他人。
- 6.
娱肠释义:⒈使口腹得到满足。⒉指饮食享乐之事。
- 7.
携叛释义:亦作“携畔”。背叛。《三国志·吴志·骆统传》:“百姓虚竭……故口腹急,姦心动而携叛多。”《新唐书·忠义传下·袁光廷》:“河西 戍将 袁光廷 为 伊州 刺史,固守歷年,虽游説百绪,终不降,诸下同心无携畔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元昊 反覆小人,其去就不足为两朝重轻,设或携叛,亦是常事。”
- 8.
汤元释义:即汤圆。 晓立《节序、风格和艺术》:“这些曾使我童年沉醉着迷的节日的欢乐,今天却保留得非常非常之少了,留下的,不过是元旦的假期和一些口腹的享受:汤元、粽子、月饼。”克非《春潮急》二九:“这天早晨,一般人家都只草草率率吃了些面条,有的人--像 蚱蜢老汉、铁鸡公 那样的老古板人家,则吃汤元。”参见“汤圆”。
- 9.
淫溺释义:⒈迷恋沉溺。多指酒色。《左传·昭公元年》:“淫溺惑乱之所生也。”孔颖达 疏:“此淫谓淫於女也。没水谓之溺,没於嗜欲与溺水相似。”《汉书·谷永传》:“如人君淫溺后宫,般乐游田,五事失於躬,大中之道不立,则咎徵降而六极至。”唐 皮日休《酒箴》序:“酒之道,岂止於充口腹,乐悲欢而已哉?甚则化上为淫溺,化下为酗祸。”明 袁宏道《广庄·养生主》:“贤知之人,悯其淫溺,是故执轨以范躬,收视却听以卫耳目,恬淡虚无以葆神气。”⒉耽于积习;沉迷于癖好。隋 王通《文中子·述史》:“内史 薛公 谓子曰:‘吾文章可谓淫溺矣。’”
- 10.
穷毒释义:穷困苦痛。《列子·杨朱》:“舜 耕於 河阳,陶於 雷泽,四体不得暂安,口腹不得美厚;父母之所不爱,弟妹之所不亲。行年三十,不告而娶。及受 尧 之禪,年已长,智已衰。商钧 不才,禪位於 禹,戚戚然以至於死,此天人之穷毒者也。”
- 11.
虎皮羊质释义:语本 汉 扬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比喻外强中干。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四:“水旱頻仍,飢饉薦至,號稱殷富者,以供輸供役而十室九虚;策名縉紳者,以尚侈尚奢而虎皮羊質。”梁启超《新民说》十一:“自 漢武 表章六藝,罷黜百家,凡非在六藝之科者絶勿進。爾後束縛馳驟,日甚一日。虎皮羊質,霸者假之以爲護符;社鼠城狐,賤儒緣之以謀口腹。變本加厲,而全國之思想界銷沈極矣。”
- 12.
谄口释义:谓满足口腹之需。
- 13.
赵燕释义:⒈汉成帝 皇后 赵飞燕 的省称。唐 李贺《春昼》诗:“卷衣 秦帝,扫粉 赵燕。”王琦 汇解:“赵燕,赵飞燕 也。”⒉晋 时 刘曜 石勒 称帝所建之 赵国 与 东晋 时 鲜卑 慕容氏 称帝所建之 燕国 的并称。《魏书·崔光传》:“赵 燕 既为长蛇,辽海 缅成殊域,穷兵鋭进,以力相雄,中原无主,八十餘年。”⒊赵 地与 燕 地的并称。唐 韩愈 孟郊《城南联句》:“海岳错口腹,赵 燕 锡媌娙。”钱仲联 集释引 顾嗣立 注曰:“《选·古诗》:‘燕 赵 多佳人。’”
- 14.
身口释义:⒈身体和口腹。《后汉书·刘平等传序》:“我素所服食,身口所安也。”⒉引申指人口。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十四:“烂了场合,我一家身口,指靠哪个?”
- 15.
食无肝释义:《东观汉记·闵贡传》:“閔仲叔 居 安邑,老病家贫,不能买肉,日买一片猪肝,屠者或不肯为断。 安邑 令候之,问诸子何饭食,对曰:‘但食猪肝,屠者或不肯与之。’令出勑市吏,后买輒得。仲叔 怪问之,其子道状,乃叹曰:‘閔仲叔 岂以口腹累 安邑 耶?’遂去之 沛。”后遂用作典故,以“食无肝”形容士人清廉自爱。宋 苏轼《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口腹恐累人,寧我食无肝。”亦省作“食肝”。明 高启《方隐君山园》诗:“此时採擷自足饱,肯为食肝烦县令?”
- 16.
食车释义:献食品之车。语本《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八月,壬寅,上行幸 江都 ……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多者一州至百轝。”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南京贡船》:“孝宗 圣德,軫念邮传,自节口腹至此,以视 大业 之责食车,天宝 之贡荔子,不亦霄壤哉。”
- 17.
餍饫释义:⒈形容食品极丰盛。 ⒉尽量满足口腹需要;感到饱足。⒊犹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