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戮 [zhū lù]
1. 杀害;杀戮。
英[kill; put to death;]
诛戮 引证解释
⒈ 诛杀;杀害。
引《周礼·秋官·讶士》:“居馆,则帅其属而为之蹕,诛戮暴客者。”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如復诛戮,益失民望。”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父子二人,同时诛戮。”
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至于偶有凌辱诛戮,那是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人的缘故。”
国语词典
诛戮 [zhū lù]
⒈ 杀戮。
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
《三国演义·第九回》:「但系董卓亲属,不分老幼,悉皆诛戮。」
近殛毙 杀戮
诛戮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杀戮释义:杀害(多指大量地);屠杀:杀戮无辜。
诛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杀释义:⒈擅自杀人。⒉指无须禀命而可诛戮。
- 2.
事产释义:家产,产业。 元 杨梓《霍光鬼谏》第四折:“灭九族诛戮了髫齔,斩全家抄估了事产。”《元典章新集·诏令·至治改元诏》:“百姓流移,盖非得已,如欲復业者……原抛事产,全行付给,仍免差税三年。”
- 3.
亏失释义:⒈缺失。《北齐书·崔暹传》:“世宗 车服过度,诛戮变常,言谈进止,或有亏失,暹 每厉色极言,世宗 亦为之止。”《隋书·炀帝纪上》:“﹝ 大业 七年二月﹞壬午,詔曰:‘高丽 高元 亏失藩礼,将欲问罪 辽 左,恢宣胜略。’”唐 吴兢《贞观政要·灾祥》:“太宗 谓侍臣曰:‘天见彗星,由朕之不德,政有亏失,是何妖也?’”⒉闪失。《水浒传》第一一四回:“止有 杭州 是南国的屏障。若有亏失,睦州 焉能保守。”
- 4.
僇市释义:诛戮后陈尸于市。僇,通“戮”。明 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二·定策拜罢迥异》:“又一年,明伦大典成,新都 奉‘本当僇市,姑宥为民’之旨。”
- 5.
僭逼释义:⒈亦作“僭逼”。 越分胁迫君上。《后汉书·何敞传》:“宪 秉三军之重,篤、景 总宫卫之权,而虐用百姓,奢侈僭偪,诛戮无罪,肆心自快。”宋 司马光《重微》:“不惜名器,导僭逼之源;假借威福,授陵夺之柄。”明 沉德符《野获编·宫闱·颁行女训》:“近年重刊 吕氏《闺范》,翊坤宫 郑妃 作序,拟其书 仁孝后 之《女诫》、章圣后 之《女训》,説者遂有僭偪之疑,致启大狱,貽祸迄今未解。”⒉见“僭偪”。
- 6.
天戮释义:谓上天的诛戮。
- 7.
慓轻释义:慓悍轻捷。《太平御览》卷一五七引《河图括地象》:“荆扬:其音角徵,其泉酸以苦,其气慓轻,其人声急。”《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元年》:“主上自东宫素无令誉,媟近左右,慓轻忍虐;安肯委政诸公,虚坐主诺!嫌忌积久,必大行诛戮。”
- 8.
戡戮释义:平定诛戮。
- 9.
戮灭释义:诛戮,剿灭。
- 10.
放流释义:⒈流放,放逐。 《礼记·大学》:“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郑玄 注:“放去恶人媢嫉之类者,独仁人能之,如 舜 放四罪而天下咸服。”汉 王充《论衡·恢国》:“﹝ 驩兜、共工、三苗、鯀 ﹞罪皆在身,不加於上,唐 虞 放流,死於不毛。”清 唐甄《潜书·善游》:“诛戮直臣,放流贤士,乾坤晦塞,君臣昏迷,虽有善道者,亦无所施其术矣。”⒉放光流驶。《汉书·李寻传》:“日失其光,则星辰放流。阳不能制阴,阴桀得作。”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日阳失光明,阴得施也。”⒊犹泛滥。汉 王充《论衡·对作》:“故虚
- 11.
显诛释义:公开诛戮。
- 12.
枭夷释义:诛戮。
- 13.
枭磔释义:⒈如枭啄裂猎物。 极言残暴。⒉谓诛戮。
- 14.
枭裂释义:诛戮,身首异处。
- 15.
枭轘释义:诛戮。轘,车裂。
- 16.
瓜蔓抄释义:指旧时统治者对臣下、人民的残酷诛戮迫害。 辗转牵连,如瓜蔓之蔓延,故称。
- 17.
磔杀释义:诛戮;屠杀。
- 18.
禽讨释义:捕捉诛戮。
- 19.
罚殛释义:亦作“罚极”。 诛戮。
- 20.
翦馘释义:诛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