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 [yáo shùn]
1. 尧和舜。据说都是上古的贤明君主。
英[ Emperors Yao and Shun; ]
2. 泛指圣人。
英[ saint; sage; ]
尧舜 引证解释
⒈ 唐尧 和 虞舜 的并称。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古史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引《易·繫辞下》:“黄帝 尧 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 道性善,言必称 尧 舜。”
《礼记·大学》:“尧 舜 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唐 韩愈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今者陛下圣明在上,虽 尧 舜 无以加之。”
国语词典
尧舜 [yáo shùn]
⒈ 唐尧与虞舜的合称,二人均为古代的圣君。
引《礼记·大学》:「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唐·韩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今者陛下圣明在上,虽尧舜无以加之。」
尧舜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桀纣释义:桀和纣,相传都是暴君。 泛指暴君。
尧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天之世释义:即盛世。用以称赞帝王功德,古时多称尧舜禹三世为中天之世。
- 2.
九贤释义:⒈九个贤人。指尧舜时九官: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⒉九个贤人。指尧、舜、禹、文王、皋陶、启、契、史皇、羿等九人。见《淮南子·修务训》。
- 3.
先王释义:⒈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⒉已逝的前代君主。
- 4.
八伯释义:⒈古代畿外八州的最高长官,分别掌管四方诸侯,相传尧舜时皆有。⒉晋代郗鉴、阮放、卞壸、蔡谟、胡毋辅之、阮孚、刘绥、羊曼八人,时号兖州八伯。
- 5.
勋华释义:⒈亦作“勛华”。 尧舜的并称。⒉功勋与荣华。
- 6.
后稷释义:中国古代传说中教民耕种的人。 名弃。相传是周族的始祖,周族人认为他始种稷和麦,尊其为百谷之神。尧舜时任农官,受封于出生地邰(今陕西武功)。
- 7.
夏鲧释义:⒈同“夏鮌”。 ⒉即鲧。传说为尧舜时代的部落首领。禹之父。由四岳推举,奉尧命治水,九年未成,被殛于羽山。
- 8.
女中尧舜释义:尧舜:传说中的上古贤明君主。妇女中的贤明人物。古代多称颂执政的女王。
- 9.
尧趋舜步释义:⒈指如尧舜之行。颂扬帝王的仪容举止。⒉指尧舜的德政。比喻政局稳定而清明。
- 10.
热熟释义:⒈熟识。 ⒉伪装的。参见“热熟尧舜”。
- 11.
登对释义:⒈谓上朝对答皇帝询问。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活尧舜》:“熙寧 中,张唐民 登对。”《宋史·赵雄传》:“范成大 使 金,将行,雄 当登对,允文 招与之语。”《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元年》:“先是 陈升之 登对,帝面许擢置中枢。”⒉门当户对。《廿载繁华梦》第二五回:“单是 周庸祐 这些门户,要求登对的,实在难得很。”
- 12.
祖舜宗尧释义:信仰、遵循尧舜之道。
- 13.
祖述尧舜释义:遵循尧舜之道的意思。
- 14.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释义: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 15.
舜日尧年释义:比喻升平盛世。 尧舜,均为古代贤君。
- 16.
茅茨土阶释义:也说茅室土阶。用茅草盖屋顶,以泥土砌台阶。形容住房简陋。也泛指生活俭朴。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昔尧舜在位,茅茨土阶,禹居卑宫,不以为陋。” 茨(cí):用茅草、芦苇盖的屋顶。
- 17.
见知释义:⒈见而知之。指同时代的事,以别于后代对前代事的“闻而知之”。语本《孟子·尽心下》:“由尧舜至於汤,五百有餘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清颜元《存学编·总论诸儒讲学》:“其效使见知闻之者,知尊慕孔孟,善谈名理,不作恶,不奉释老名号。”⒉谓明见明知,并不隔膜。⒊受到知遇。⒋为人所知。⒌见“见知法”。
- 18.
韩愈释义:⒈(768—824) 唐代文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贞元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在文学上反对骈偶文风,提倡散体。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是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在思想上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调强尧舜至孔孟的一脉相传的道统⒉(768韩愈824)中国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25岁举进士。历官观察推官、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吏部侍郎。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
- 19.
鸿盘释义:⒈谓稍有升迁即安于其位。语本《易·渐》:“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王弼注:“磐,山石之安者,少进而得位,居中而应,本无禄养,进而得之,其为欢乐,愿莫先焉。”唐李白《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方将和阴阳於太阶,致吾君於尧舜;岂徒闭閤坐啸,鸿盘二千哉!”王琦注:“鸿盘二千,谓以二千石之职,为宴安之地也。”明高濂《玉簪记·促试》:“你是瑚璉虹霓,怎做狐首鸿磐,休恋燕友鶯儔,月下花前。”⒉如鸿盘旋高飞。比喻升迁腾达。⒊指高高的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