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一板 一板的意思
bǎn

一板

简体一板
繁体
拼音yī bǎn
注音ㄧ ㄅ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bǎn,(1)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组词】: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2)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组词】: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3) 不灵活,少变化。【组词】:死板。呆板。(4) 露出严肃或不高兴的表情。【组词】:板着脸。(5) 见“老”字“老板”。

基本含义

形容说话直截了当,毫不客气。

一板的意思

一板 [yī bǎn]

1. 亦作“一版”。谓书之一页。音乐节奏中的一拍。

一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一版”。谓书之一页。

《朱子语类》卷十:“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朱子语类》卷一〇九:“只看实録头一版便见。”

⒉ 音乐节奏中的一拍。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他活了这样大年纪,从不曾照今日这等按着三眼一板的説过话。”
《品花宝鉴》第四一回:“你真不会唱,何以其中的深微奥妙都知道,且人偶然唱错了一板,你总听得出来的。”


一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版释义:⒈见“一板”。⒉书籍排印一次为一版,一版还可包括多次印刷。
    • 2.
      中眼释义:戏曲名词。一小节音乐的第三个拍子。一板三眼的节拍为四拍,第一拍叫做“板”,第二拍叫做“头眼”,第三拍叫做“中眼”,第四拍叫做“末眼”。戏曲曲谱上,以“。”作为中眼的符号。
    • 3.
      咬音咂字释义: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
    • 4.
      尺一释义:⒈亦称“尺一牘”、“尺一板”。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⒉指书信。
    • 5.
      新板释义:⒈指另一板。⒉指用新模铸造的银元。
    • 6.
      朱石麟释义:(1899-1967)电影导演。江苏太仓人。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预科。1927年起先后任华北电影公司和联华影业公司编译部主任。1946年去香港,参与创建凤凰影业公司。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理事。一生执导故事片七十余部。主要有《慈母曲》、《一板之隔》、《一年计》、《新寡》等。
    • 7.
      板片释义:印刷用的雕板。一板称为一片。《清会典事例·内务府·聚珍馆摆板》:“乾隆 三十八年奏准,刊刻《四库全书》,所用板片浩繁,莫若刻成枣木活字套板一份,刷印各种书籍。”叶德辉《书林清话·板片之名称》:“此板之称片,习见於 元 明 诸书。而 明《南雍经籍考》之载板片数目,盖相沿久矣。”
    • 8.
      板眼释义:⒈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如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⒉比喻条理和层次:他说话做事都很有板眼。⒊比喻办法、主意等:在我们班里,数他板眼多。
    • 9.
      符传释义:古代符信之一。 用于出入门关。《墨子·号令》:“诸城门若亭,谨候视往来行者符,符传疑,若无符,皆诣县廷言,请问其所使。”孙诒让 间诂:“《周礼·司关》有‘节传’,郑 注云:‘传,如今移过所文书。’《释名·释书契》云:‘过所或曰传。传,转也,转移所求执以为信也。’崔豹《古今注》云:‘凡传,皆以木为之,长五寸,书符信於上,又以一板封之,皆封以御史印章,所以为信也。’”岑仲勉 简注:“即护照或通行证。”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贾贩,无关繻、符传、租税之赋。”范文澜 蔡
    • 10.
      赤诏释义:尺诏。 赤,通“尺”。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诏书为尺一、尺一板或尺诏。

一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版释义:⒈见“一板”。⒉书籍排印一次为一版,一版还可包括多次印刷。
    • 2.
      中眼释义:戏曲名词。一小节音乐的第三个拍子。一板三眼的节拍为四拍,第一拍叫做“板”,第二拍叫做“头眼”,第三拍叫做“中眼”,第四拍叫做“末眼”。戏曲曲谱上,以“。”作为中眼的符号。
    • 3.
      咬音咂字释义: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
    • 4.
      尺一释义:⒈亦称“尺一牘”、“尺一板”。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⒉指书信。
    • 5.
      新板释义:⒈指另一板。⒉指用新模铸造的银元。
    • 6.
      朱石麟释义:(1899-1967)电影导演。江苏太仓人。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预科。1927年起先后任华北电影公司和联华影业公司编译部主任。1946年去香港,参与创建凤凰影业公司。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理事。一生执导故事片七十余部。主要有《慈母曲》、《一板之隔》、《一年计》、《新寡》等。
    • 7.
      板片释义:印刷用的雕板。一板称为一片。《清会典事例·内务府·聚珍馆摆板》:“乾隆 三十八年奏准,刊刻《四库全书》,所用板片浩繁,莫若刻成枣木活字套板一份,刷印各种书籍。”叶德辉《书林清话·板片之名称》:“此板之称片,习见於 元 明 诸书。而 明《南雍经籍考》之载板片数目,盖相沿久矣。”
    • 8.
      板眼释义:⒈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如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⒉比喻条理和层次:他说话做事都很有板眼。⒊比喻办法、主意等:在我们班里,数他板眼多。
    • 9.
      符传释义:古代符信之一。 用于出入门关。《墨子·号令》:“诸城门若亭,谨候视往来行者符,符传疑,若无符,皆诣县廷言,请问其所使。”孙诒让 间诂:“《周礼·司关》有‘节传’,郑 注云:‘传,如今移过所文书。’《释名·释书契》云:‘过所或曰传。传,转也,转移所求执以为信也。’崔豹《古今注》云:‘凡传,皆以木为之,长五寸,书符信於上,又以一板封之,皆封以御史印章,所以为信也。’”岑仲勉 简注:“即护照或通行证。”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以其受异气於天命,故待以不常之律。田作、贾贩,无关繻、符传、租税之赋。”范文澜 蔡
    • 10.
      赤诏释义:尺诏。 赤,通“尺”。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诏书为尺一、尺一板或尺诏。

一板造句

1.模仿时要一板一眼,口形要正确。

2.一字一板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3.他说话一字一板,有条有理,很有吸引力。

4.只是我们的一字一板的解读方式确实是个问题。

5.教师上课时,就要一板一眼地按照备课设定的程序进行。

6.他就是这种一板一眼的个性,你别再逗他了!

7.他这人做什么事都一板一眼。

8.他的为人除了做事一板一眼外,绝对是位谦谦君子。

9.他无论做什么事都按照规定一板一眼的,绝不马虎塞责。

10.拜托你在这件事情上面不要如此一板一眼,能给点通融。

11.这是公家的事,我当然要一板一眼,没什么弹性可说。

12.中国的商人比挪威的非正式多了,也不那么一板一眼。

13.中国的商人比挪威的非正式多了,也不那么一板一眼。

14.他布置工作,从来就是一板三眼,从不马虎。

15.他晃了晃大脑袋,一字一板地跟我说话。

16.他的话口气冰冷,一字一板,有如给了他们劈面一鞭。

17.李明做事从来都是一板一眼。

18.他说起话来总是慢条斯理,一板三眼,十分清楚。

19.她无论和谁讲话都是慢条斯理,一板一眼,从不马虎。

20.他做起事来总是一板三眼的,从不马虎。

一板(yib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一板是什么意思 一板读音 怎么读 一板,拼音是yī bǎn,一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一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