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唯释义:⒈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 曰:‘唯。’”后因以“一唯”谓应诺迅速,全无疑问。《朱子语类》卷四一:“颜子 问目,却是初学时;曾子 一唯,年老成熟时也。”明 李贽《寄焦弱侯书》:“观自言 回 死则亡,未闻有好学者,则 参 虽一唯,亦不得谓之好学矣。”⒉谓完全听从。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相公投刺司礼》:“冯保 势虽张,然一唯 江陵 指麾。”《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何消如此多疑!使得,使得。一唯尊命,只求快些。”
- 2.
一帖释义:⒈药一剂称一帖。唐 白居易《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已题一帖红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只到我家厢儿里取一帖药来,煎与我吃。”⒉指一帖药。《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这病比昨日减动六七分了;今日再一帖下去,情管都好了。”⒊古代科举考试的一条试题。《新唐书·选举志上》:“博士考试,读者千言试一帖,帖三言。”⒋一幅字帖。宋 苏轼《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之二:“鬢鬚白尽成何事,一帖空存老 遂良。”⒌犹一盏。《景德传灯录·法
- 3.
一柱释义:⒈一根柱子。 亦指象柱子的东西。汉 王充《论衡·谈天》:“石之质重,千里一柱,不能胜也。”晋 张华《博物志》卷四:“江陵 有臺甚大,而有一柱,众木共之。”宋 周密《齐东野语·雷书》:“大中祥符 间,岳州 玉真观为火所焚,惟留一柱。”《宋史·乐志十七》:“设二十五弦,弦一柱,崇二寸七分。”⒉喻能担当重任,独力支撑局面的人。唐 张祜《读狄梁公传》诗:“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宋 王谠《唐语林·豪爽》:“阁下为南溟之鹏,作中天之一柱。”清 钱谦益《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八:“代许孤忠留一柱,帝思耆德抚三辰。”
- 4.
三楚释义:秦汉时把战国时期的楚地分成为三楚:江陵(即南郡)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合称三楚。
- 5.
东下释义:⒈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史记·淮阴侯列传》:“常山王 背 项王,奉 项婴 头而窜,逃归於 汉王。汉王 借兵而东下,杀 成安君 泜水 之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 自 江陵 将顺 江 东下。”清 吴伟业《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诗序:“久之,有闻其復东下者,主於 海虞 一故人。”⒉谓向东攻克。唐 李白《梁甫吟》:“君不见 高阳 酒徒起草中,长揖 山 东隆準公……东下 齐 城七十二,指挥 楚 汉 如旋蓬。”
- 6.
东诸侯释义:东方的诸侯。《左传·成公十六年》:“且为公族大夫以主东诸侯。”《左传·襄公元年》:“於是东诸侯之师次於 鄫,以待 晋 师。”唐 时用为对封疆大员的誉称。唐 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诗序:“贫道雅闻东诸侯之工为诗者莫若 武陵,今幸承其话言如得法印,寳山之下,宜有所持。”唐 李商隐《柳枝》诗序:“雪中,让 山 至,且曰:‘为东诸侯取去矣!’”
- 7.
中记室释义:古官名。 南北朝 时,公府及藩王设有中记室,专管表章书记工作。《陈书·高祖纪上》:“遣中记室参军 江元礼 以事表 江陵。”《资治通鉴·陈临海王光大元年》:“頊 将出,中记室 毛喜 驰入见 頊。”胡三省 注:“《五代志》:‘梁 制,藩王国及庶姓有持节,府有中録事、中记室。’”
- 8.
丰乐释义:岁丰熟,民安乐。亦谓富饶安乐。《诗·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济济”汉 郑玄 笺:“喻 周 邦之民独丰乐者,被其君德教。”晋 法显《佛国记》:“在道一月五日,得到 于闐,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宋 陆游《南唐书·烈祖本纪》:“江 淮 间连年丰乐,兵食盈溢。”王闿运《江陵书院记》:“及天地丰乐,物力饶衍,诸生从容讽议,以谋策海外。”
- 9.
义米释义:⒈东汉 末天师道首领 张鲁 于 初平 二年(公元191年)率徒众攻取 汉中,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足。 参见“义舍”。⒉晋武帝 时规定边远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课田,每户交米三斛,再远的交五斗,名为“义米”。见《晋书·食货志》。⒊谓备荒救灾之米。《宋史·理宗纪四》:“湖北 诸郡,去年旱潦饥疫,令 江陵、常、澧、岳、寿 诸州,发义仓米振糶。”《宋史·食货志上》:“诸路已糶义米价钱,州郡以低价抑令上户补糴,正税逃阁,义米用亏。”
- 10.
二形释义:雌雄两性。《花月痕》第四八回:“江陵 破后,入山修道,迄今千有餘年;却收了两个二形的妖尼,带了两个同面的妖婢,出来辅佐 员 逆。”
- 11.
儿女姻释义:儿女亲家。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刘小鲁尚书》:“刘小鲁,先大父同年进士,亦 夷陵州 人,与 江陵 相儿女姻也。”亦称“儿女姻亲”。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后 永之 同举戊午乡榜,官至粮道,晚年结儿女姻亲。”
- 12.
六务释义:⒈谓国君所必须勉力从事的六事。 ⒉宋代于江陵府、真州、海州、汉阳军、无为军、蕲州之蕲口所设之六处官方茶叶贸易机构。也称六榷务。
- 13.
关肃霜释义:(1928-1992)京剧演员。女。湖北江陵人。满族。十四岁学艺,演武旦。1959年拜梅兰芳为师。戏路宽,武功扎实,能反串小生。擅演《打焦赞》、《铁弓缘》等剧。曾任云南省京剧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
- 14.
冲圣释义:年幼的君主。 明 汤显祖《张洪阳相公七十寿序》:“江陵 张公 以刚扶冲圣之哲,而事亦不可谓不治也。”
- 15.
冲龄释义:亦作“冲龄”。幼年。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白鹿》:“白莲、白燕见於翰林院,江陵 大喜,进之。上方冲龄,谦让不受,归之阁臣。”清 昭槤《啸亭杂录·世祖问喀尔喀使者》:“时上在冲龄,即聪慧若此。”《清史稿·后妃传·文宗孝钦显皇后》:“今皇帝绍承大统,尚在冲龄,时事艰难,不得已垂帘听政。”
- 16.
判司释义:古代官名。唐 代节度使、州郡长官的僚属,分别掌管批判文牍等事务。亦用以称州郡佐吏。《旧唐书·职官志一》:“镇军满二万人以上诸曹判司。”唐 白居易《自吟拙什因有所怀》诗:“趁向 江陵 府,三年作判司。”宋 陆游《送子龙赴吉州掾》诗:“判司比 唐 时,犹幸免笞箠。”
- 17.
到得释义:⒈等到;到了。宋 杨万里《辛亥元日送张德茂自建康移帅江陵》诗:“到得我来恰君去,正当腊后与春前。”《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有本事出几两银子与我,到得你跟了他去,我别讨过丫头过活却不好?”鲁迅《准风月谈·各种捐班》:“到得 民国,官总算说是没有了捐班。”⒉亦作“到的”。与“不”连用,犹言至于。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我若早有个儿子,也不到得眼里看见如此。哎!这便是我没孩儿的那个下场头。”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若是肯慈悲啊,也不到的生患害。”《水浒传》第二八回:“你便寻我过失,也不到得
- 18.
刻木释义:⒈在木质器物上雕刻。汉 王充《论衡·自然》:“宋 人或刻木为楮叶者,三年乃成。”⒉指文字创制前在木板上刻划图形、符号记事。《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汉 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⒊谓将木雕成人像。晋 干宝《搜神记佚文》:“丁兰,河内 野王 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⒋狱吏的代称。宋 范仲淹《和葛閎寺丞接花歌》:“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因思 蒲坂、江陵 二老,俱一时高才巨公,何至为一刻木而修怨於吉士三十
- 19.
剑镡释义:⒈即剑首。又称剑鼻。唐 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假寐凭书簏,哀吟叩剑鐔。”清 金农《送猗氏杜祺孙之雍州》诗:“剑鐔扣罢又重看,饭颗山 前骨相寒。”⒉指剑。宋 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诗:“幕中俊乂闲刀笔,帐下驍雄冷剑鐔。”清 黄遵宪《庚午中秋夜始识罗少珊于矮屋中》诗:“匆匆三年忽已过,秋风重磨旧剑鐔。”
- 20.
功程释义:⒈指需要投入较多人力物力的营建项目。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济水》:“川无滞越,水土通演,役未踰年,而功程有毕,斯乃元勋之嘉课,上德之弘表也。”《资治通鉴·后梁均王龙德元年》:“高季昌 遣都指挥使 倪可福 以卒万人修 江陵 外郭,季昌 行视,责功程之慢,杖之。”⒉指任务,工作量。《旧唐书·李峤传》:“臣望量其功程,与其节制,使器周於用,力济於时,然后进退可以责成,得失可以精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