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归 大归的意思
guī

大归

简体大归
繁体大歸
拼音dà guī
注音ㄉㄚˋ ㄍㄨㄟ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guī,(1) 返回,回到本处。【组词】: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xǐng )(回家探亲)。归真反璞。(2) 还给。【组词】:归还。物归原主。(3) 趋向,去往。【组词】:归附。众望所归。(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组词】:归并。归功。归咎。(5) 由,属于。【例句】:这事归我办。归属。(6) 结局。【例句】:归宿(sù)。(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组词】:九归。(8) 古代称女子出嫁。【例句】:“之子于归,宣其室家”。(9) 自首。

基本含义

指事物回归原状,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大归的意思

大归 [dà guī]

1. 谓妇人被夫家遗弃,永归母家。

2. 谓最终的归宿;必然的趋向。

3. 指死。

5. 大要,大旨。

大归 引证解释

⒈ 谓妇人被夫家遗弃,永归母家。

《左传·文公十八年》:“夫人 姜氏 归於 齐,大归也。”
《诗·邶风·燕燕序》“卫 庄姜 送归妾也” 汉 郑玄 笺:“庄姜 无子, 陈 女 戴嬀 生子名 完,庄姜 以为己子。 庄公 薨, 完 立,而 州吁 杀之, 戴嬀 於是大归。”
孔颖达 疏:“言大归者,不反之辞。故 文 十八年夫人 姜氏 归於 齐。《左传》曰:‘大归也。’以归寧者有时而反,此即归不復来,故谓之大归也。”

⒉ 谓最终的归宿;必然的趋向。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生死者生命之区域。”

⒊ 指死。

唐 顾况 《祭李员外文》:“先生大归,赴哭无由。”

⒋ 大要,大旨。

《汉书·王莽传中》:“其文尔雅依托,皆为作説,大归言 莽 当代 汉 有天下云。”
《宋书·袁粲传》:“然九流百氏之言,雕龙谈天之艺,皆泛识其大归,而不以成名。”


国语词典

大归 [dà guī]

⒈ 妇人遭丈夫离弃,永归娘家。

《左传·文公十八年》:「夫人姜氏归于齐,大归也。」

⒉ 最终的归向。

《文选·左思·魏都赋》:「天经地纬,理有大归。」
《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性命之区域。」

⒊ 死亡。

唐·顾况〈祭李员外文〉:「先生大归,赴哭无由。」


大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不去释义:旧谓丈夫不能休弃妻子的三种情况。《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大归曰来归”汉 何休 注:“妇人有七弃、五不娶、三不去。甞更三年丧不去,不忘恩也;贱取贵不去,不背德也;有所受无所归不去,不穷穷也。”
    • 2.
      发覆释义:揭除蔽障。 语出《庄子·田子方》:“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宋 叶适《送刘德修》诗:“发覆洗涂糊,召和开褊迫。”宋 苏舜钦《送施秀才》诗:“紺囊出文章,发覆见寳璧。”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物理幽玄,人知浅眇。安得一切智人出兴于世,作大归依,为我启蒙发覆耶!”
    • 3.
      啓蒙释义:⒈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嗟乎,物理幽玄,人知浅眇,安得一切智人出兴于世,作大归依,为我启蒙发覆耶!”⒉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亦指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接受新事物。元 刘壎《隐居通议·论悟二》:“及既得师启蒙,便能读书认字。”清 龚自珍《哭郑八丈》诗“论交三世久,问字两儿趋”原注:“余两幼儿曰 橙 曰 陶,丈为启蒙,设皋比焉。”鲁迅《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连环图画’的拥护者,看现在的议论,是‘启蒙’之意居多的。”吴玉章《论辛亥革命》三:“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以
    • 4.
      大归释义:⒈谓妇人被夫家遗弃,永归母家。《左传·文公十八年》:“夫人 姜氏 归於 齐,大归也。”《诗·邶风·燕燕序》“卫 庄姜 送归妾也”汉 郑玄 笺:“庄姜 无子,陈 女 戴嬀 生子名 完,庄姜 以为己子。庄公 薨,完 立,而 州吁 杀之,戴嬀 於是大归。”孔颖达 疏:“言大归者,不反之辞。故 文 十八年夫人 姜氏 归於 齐。《左传》曰:‘大归也。’以归寧者有时而反,此即归不復来,故谓之大归也。”⒉谓最终的归宿;必然的趋向。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生死者生命之区域。”⒊指死。唐 顾况《祭李
    • 5.
      守礼释义:遵守礼教,奉行礼制。《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唐 柳宗元《驳复仇议》:“而 元庆 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衝讐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清 恽敬《姜太孺人墓志铭》:“本朝之制,命妇不得以节旌门,所以教士大夫之家守礼明让也。”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但是我家产业也尽足使你享福;你就不愿回家,便大归守礼也是不妨的事情,但你怎可轻贱你金玉之质,做出这样有伤风教的举动呢?”
    • 6.
      市人释义:⒈指集市或城中街道上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夫人 姜氏 归於 齐,大归也。将行,哭而过市曰:‘天乎!仲 为不道,杀适立庶。’市人皆哭。”《后汉书·王霸传》:“光武 令 霸 至市中募人,将以击郎。市人皆大笑。”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四·谑对》:“﹝ 姜 吏部 如须 ﹞与 徐孝廉 昭法 友善,一日同行 閶门 市……相与抵掌大噱,市人皆惊。”⒉市民;城市平民。《吕氏春秋·简选》:“驱市人而战之,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宋史·食货志上》:“庆历 三年,詔民犯法可矜者别为赎令,乡民以穀麦,市人以钱帛。”宋
    • 7.
      统括释义:总括。《魏书·封轨传》:“封 生之於经义,非但章句可奇,其标明纲格,统括大归,吾所弗如者多矣。”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凡某之所谓格物,其於 朱子 九条之説,皆包罗统括於其中。”冯自由《兴中会时期之革命同志》:“故从甲午冬至乙巳六月之十年间,可以统括称之曰兴中会革命时期。”
    • 8.
      逼令释义:强迫命令。晋 葛洪《抱朴子·至理》:“吕后 德之,而逼令强食之,故令其道不成。”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翁姑忿怒,逼令大归。”海上闲人《上海罢市实录》附录《罢市之轶闻》:“最可恨者,恒于午夜黎明,鎗棍交鬨,逼令开门。”

大归(dag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归是什么意思 大归读音 怎么读 大归,拼音是dà guī,大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