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圭 大圭的意思
guī

大圭

简体大圭
繁体
拼音dà guī
注音ㄉㄚˋ ㄍㄨㄟ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guī,(1) 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例句】:圭角(jiǎo )(圭的棱角,喻锋芒)。(2) 古代测日影的器具。【例句】:圭表(a.测日影的器具;b.标准)。圭臬(指标准、法度,如“奉为圭圭”)。(3) 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的十万分之一)。【例句】:圭撮(喻小量)。圭勺。(4) 古代重量单位,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5) 洁。【例句】:圭田(古代卿大夫供祭祀用的田)。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非常宏大壮丽。

大圭的意思

大圭 [dà guī]

1. 佩玉,作丁字形,用途如笏,插在腰带间以记事备忘。

大圭 引证解释

⒈ 佩玉,作丁字形,用途如笏,插在腰带间以记事备忘。

《周礼·春官·典瑞》:“玉晋大圭,执镇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
《周礼·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
郑玄 注:“王所搢大圭也,或谓之珽。”
孙诒让 正义引 戴震 云:“大圭,笏也。天子玉笏,其首六寸,谓之珽。”


大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介圭释义:亦作“介珪”。大圭。圭,上尖下方的一种玉。
    • 2.
      再就释义:两成,两套。 《周礼·春官·典瑞》:“王晋大圭,执镇圭,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子执穀璧,男执蒲璧,繅皆二采再就,以朝覲宗遇会同于王。” 林尹 今注:“就,成也。谓采色备为一成,即一就,犹朱緑二采为一就,则朱緑朱緑为二就也。”参见“ 三就 ”。
    • 3.
      宫架释义:⒈古代宫廷中悬挂乐器的支架。《宋史·刘昺传》:“徽宗 ……令太学诸生习肄雅乐。閲试日,昺 与大司成 刘嗣明 奏,有鹤翔宫架之上。”⒉指宫廷音乐的一类。《宋史·礼志二》:“殿中监进大圭,帝执以入,宫架乐作。”宋 周密《武林旧事·庆寿册宝》:“鼓吹振作,礼仪使已下,皆导从,上乘輦从至 德寿宫,俟太上升御座,宫架乐作,皇帝北向再拜,奏起居,致词。”《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四年》:“﹝ 九成宫 ﹞中央曰帝鼐,其色黄,祭以土王日,为大祠,币用黄,乐用宫架。”参见“宫县”。
    • 4.
      拓弛释义:放荡旷达。 宋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何晋之 大圭,广德 人。早年有俊声,宣 政 间为馆职,但其人拓弛不羈,不能自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七篇:“何玉凤 急切不得当,变姓名曰 十三妹,往来市井间,颇拓弛玩世。”
    • 5.
      玠珪释义:大圭。
    • 6.
      瓦合释义:⒈谓不自卓然立异,而与众人相合。 《礼记·儒行》:“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 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必瓦合者亦君子为道不远人。”孔颖达 疏:“瓦合谓瓦器破而相合也,言儒者身虽方正,毁屈己之方正,下同凡众,如破去圭角,与瓦器相合也。”⒉犹苟全。唐 刘禹锡《代裴相祭李司空文》:“玉贞而折,不能瓦合。”⒊形容临时凑合。《史记·儒林列传序》:“陈涉 起匹夫,驱瓦合适戍,旬月以王 楚。”《汉书·郦食其传》:“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颜师古 注:“瓦合谓如破瓦之相
    • 7.
      简圭释义:大圭。
    • 8.
      终葵释义:⒈椎。《周礼·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郑玄 注:“终葵,椎也。”《后汉书·马融传》:“翬终葵,扬关斧。”⒉草名。叶圆而剡上,形如椎,故名终葵。见《尔雅·释草》清 郝懿行 义疏。晋 张华《博物志》卷二:“人食终葵,为狗所啮,疮不差,或致死。”⒊复姓。春秋 时代有 终葵氏。见《左传·定公四年》。

大圭(dag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圭是什么意思 大圭读音 怎么读 大圭,拼音是dà guī,大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