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逃军 逃军的意思
táojūn

逃军

简体逃军
繁体逃軍
拼音táo jūn
注音ㄊㄠˊ ㄐㄩ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áo,(1) 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组词】:逃跑。逃敌。逃匿。逃遁。逃逸。(2) 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组词】:逃避。逃难(nàn )。逃汇。逃税。逃世(避世)。

jūn,(1) 武装部队。【组词】: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组词】:劳动大军。

基本含义

逃兵是指战场上逃跑的士兵,也泛指逃避责任或困难的人。

逃军的意思

逃军 [táo jūn]

1. 谓将领弃军逃跑。

3. 犹逃兵。

逃军 引证解释

⒈ 谓将领弃军逃跑。

《穀梁传·文公七年》:“﹝ 先蔑 ﹞輟战而奔 秦,以是为逃军也。”
范宁 注:“为将而独奔,故曰逃军。”

⒉ 犹逃兵。

《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你就要抽头去了,就如拿逃军一般,也定要清勾你转来。”


国语词典

逃军 [táo jūn]

⒈ 将领弃其兵士而逃。

《谷梁传·文公七年》:「晋先蔑奔秦,不言出,在外也。辍战而奔秦,以是为逃军也。」

⒉ 私自脱离军伍部队的兵士。


逃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城操释义:明 时调卫所兵备边之称。亦指备边士卒。明 唐顺之《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疏》:“但系六百里之外,或分为两班:一班备春,一班备秋。或并为一班,半年城操,半年秋戍。”明 唐顺之《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疏》:“其补军之法,逃军先儘本身,故军先儘子孙;不足,则均之同伍,均之同队,以至通一卫之餘丁而补之;又不足,则取之城操。”
    • 2.
      牛具释义:⒈耕牛和农具。《宋史·庄夏传》:“时流民来归,夏 言:‘荆、襄、两 淮 多不耕之田,计口授地,贷以屋庐牛具。’”《元史·世祖纪十》:“以 别速带 逃军七百餘人付 安西王 屯田,给以牛具。”⒉金 赋税单位,一耒加三头牛为一具。《金史·食货志二》:“牛头税,即牛具税,猛安、谋克 部 女直 户所输之税也。其制每耒牛三头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顷田亩有奇,岁输粟大约不过一石……四年,詔内地诸路,每牛一具赋粟五斗,为定制。”《金史·食货志二》:“八月,尚书省奏,推排定 猛安、谋克 户口、田亩、牛具之数。”
    • 3.
      辍战释义:停止战斗。《穀梁传·文公七年》:“晋 先蔑 奔 秦,不言出在外也。輟战而奔 秦,以是为逃军也。”范宁 注:“輟,止也。”
    • 4.
      逃军释义:⒈谓将领弃军逃跑。《穀梁传·文公七年》:“﹝ 先蔑 ﹞輟战而奔 秦,以是为逃军也。”范宁 注:“为将而独奔,故曰逃军。”⒉犹逃兵。《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你就要抽头去了,就如拿逃军一般,也定要清勾你转来。”

逃军(taoj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逃军是什么意思 逃军读音 怎么读 逃军,拼音是táo jūn,逃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逃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