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色 [yán sè]
1. 言语和脸色。
言色 引证解释
⒈ 言语和脸色。
引《无量寿经》卷下:“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太平广记》卷三七二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不疑》:“言色惨沮,吁嘆不已。”
明 黄淳耀 《自监录一》:“吾尝众中察人,有以言色説人者,未尝不心鄙之,切勿自蹈此失。”
言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劳勉释义:慰问勉励。 《汉书·薛宣传》:“宣 因移书劳勉之。”《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八年》:“上闻 洺州 刺史 程名振 善用兵,召问方略,嘉其才敏,劳勉之。”明 方孝孺《答郑仲辩》之一:“执事於羣笑之时,独若悯其用心懃懃焉,见於言色,以相劳勉。”
- 2.
拔冗释义: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冗,繁忙。释义: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
- 3.
拨冗垂阅释义:拨冗:(指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 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意思是说,请对方推开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来(做某件事情)。垂阅:某人写信、文件等给上级或受尊重者,请其阅读时所用之词,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拨冗垂阅即为请求对方于繁忙中抽出时间来阅读自己写的书信或者文件的意思。
- 4.
灿错释义:犹言色彩缤纷。
- 5.
计利释义:⒈计算利害。《孙子·计》:“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杜牧 注:“计算利害是军事根本。利害既见听用,然后於常法外,更求兵势以助佐其事也。”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五二:“是非得失閒,焉足相讥理?计利知术穷,哀情遽能止。”⒉谋利;计较利益。《大爱道比丘尼经》卷下:“其心欢喜,计利一时,即堕生死十五刼中,当作黄门,用是使比丘相增耳。”明 海瑞《赠霜柏陈先生得奖劝序》:“诸弟子之言曰:‘事师三年,二经帮补入学矣,不一见有计利言色。先后进生,自行束修以上,均此诲心待之。’”清 王槐《转漕行》:“下策决 河
- 6.
诲心释义:教诲之心。明 海瑞《赠霜柏陈先生得奖劝序》:“诸弟子之言曰:‘事师三年,二经帮补入学矣。不一见有计利言色。先后进生,自行束修以上,均此诲心待之。’”
- 7.
谢公扶病释义:谓不能隐居,未遂素志。 典出《晋书·谢安传》:“安 虽受朝寄,然 东山 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及镇 新城,尽室而行,造汎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 江 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篤。”金 元好问《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曲之二:“谢公 扶病,羊曇 挥涕,一醉都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