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公鉏 公鉏的意思
gōngchú

公鉏

简体公鉏
繁体
拼音gōng chú
注音ㄍㄨㄥ ㄔ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chú,(1) 鋤草翻地的農具。(2) 用鋤頭鏟土鋤草。(3) 誅滅;清除。(1) 通“苴(蒩)”。供祭祀用的草席。(1) 同“耡”。古代税法名。助藉税,即十一之税。(1) 〔鉏鋙〕也作“鉏䥏”。①不相配合。②不安貌。③机具。④釜属。(1) 〔鉏牙〕物旁出。器物如锯齿般参差不齐的边缘。(1) 古国名。(2) 姓。

基本含义

指公正廉洁,不受贪赃枉法的官员。

公鉏的意思

公鉏 [gōng chú]

1. 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鉏极。见《左传·定公八年》。

公鉏 引证解释

⒈ 复姓。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鉏极。见《左传·定公八年》。


公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鉏释义:复姓。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鉏极。见《左传·定公八年》。
    • 2.
      户侧释义:门边。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己卯,孟孙 卒。公鉏 奉 羯 立于户侧。”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仲智 手批之,刁 为辟易於户侧。”
    • 3.
      无然释义:⒈无是,不正确。《诗·唐风·采苓》:“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⒉不要这样。《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氏 以 公鉏 为马正,愠而不出。閔子马 见之,曰:‘子无然。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唐 张九龄《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我愿从归翼,无然坐自沉。”明 刘基《五月三日会王氏南楼》诗:“无然学儿女,愴恨 山阳 笛。”⒊不是这样。汉 王符《潜夫论·务本》:“今赋颂之徒,苟为饶辩屈蹇之辞,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於世。”
    • 4.
      祸福无门,惟人所召释义:古代常用语。意谓祸福之出没无定数,全由人们招引自取。《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氏 以 公鉏 为马正,愠而不出。閔子马 见之,曰:‘子无然。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亦作“祸福无门人自召”。《白雪遗音·马头调·悔过》:“常言道:‘祸福无门人自召。’命运低高。”

公鉏(gongc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公鉏是什么意思 公鉏读音 怎么读 公鉏,拼音是gōng chú,公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公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