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选取 选取的意思
xuǎn

选取

简体选取
繁体選取
拼音xuǎn qǔ
注音ㄒㄩㄢˇ ㄑ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uǎn,

qǔ,(1) 拿。【组词】:索取。取书。取款。窃取。(2) 选择。【组词】:选取。取材。取景。取道。取样。(3) 采用。【组词】:采取。听取。吸取。可取。取精用弘。(4) 得到,招致。【组词】:获取。取经。取偿。取悦。(5) 消去。【组词】:取消。取缔。

基本含义

从众多选择中挑选出最合适的或最优秀的。

选取的意思

选取 [xuǎn qǔ]

1. 选择。

[choose;]

选取 引证解释

⒈ 挑选取用。

《左传·哀公元年》“择不取费” 晋 杜预 注:“选取坚厚,不尚细靡。”
《元史·选举志三》:“部拟翰林兼国史院令史同臺令史一体出身,於各部令史内选取。”
周作人 《上下身》:“有些人把生活也分作片段,仅想选取其中的几节,将不中意的梢头弃去。”

⒉ 谓选日成亲。取,通“娶”。

唐 薛调 《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但寂然不闻选取之议。又於窗隙间窥见 无双 …… 仙客 发狂,唯恐姻亲之事不谐也。”


国语词典

选取 [xuǎn qǔ]

⒈ 挑选取用。

如:「他在多张相片中选取满意的参加摄影比赛。」

拔取 选拔 选择 采取 采用


选取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淘汰释义:在选择中去除(不好的或不适合的):淘汰旧产品。 他在第二轮比赛中被淘汰。

选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与其释义:连词。 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选取一方面,舍弃另一方面。“与其”表示舍弃的一面,肯定的一面前常用“不如”“宁可”“毋宁”等词呼应:在做某一项工作时,与其看得容易些,不如看得困难些。
    • 2.
      丛集释义:⒈(许多事物)聚集在一起:百感丛集。 诸事丛集。⒉选取若干种书或其中的一些篇章汇集编成的一套书。
    • 3.
      两害从轻释义:把两项祸事进行比较,选取其中较轻的一项。
    • 4.
      两害相较取其轻释义:把两项祸事进行比较,选取其中较轻的一项。
    • 5.
      举要删芜释义:要:主要部分。芜:杂乱。选取重要的,删除杂乱的、没有条理的。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
    • 6.
      九品中正释义:魏、晋、南北朝 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魏文帝 曹丕 黄初 元年采纳吏部尚书 陈群 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 晋、南北朝,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隋文帝 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倖传论》。
    • 7.
      俊士释义:⒈周代称选取入太学者。⒉才智杰出的人。
    • 8.
      出榜释义:⒈贴出被录取或被选取人的名单:考试后三日出榜。⒉旧时指贴出大张的文告:出榜安民。
    • 9.
      刷充释义:选取充当。
    • 10.
      剟取释义:摘取,选取。
    • 11.
      南选释义:⒈唐高宗时,因桂广交黔等地,可选任土人为官,但有时所选不当,于是就派郎官御史为选补使,去选取适当人才,称为南选。参阅《唐会要·南选》、《新唐书·选举志下》。⒉金太宗时,选拔人才,设南北二选。至海陵王时,合南北选为一。参阅《金史·选举志一》。
    • 12.
      博观慎取释义:博观慎取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广泛地观览,审慎地选取。
    • 13.
      参择释义:参酌选取。
    • 14.
      取友释义:选取朋友;交友。《礼记·学记》:“古之教者……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唐 韩愈《别知赋》:“余取友於天下,将岁行之两周。”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小生今年虚度二十七岁,百无一成,徒有怜贫恤寡之心,又有取友亲贤之志。”
    • 15.
      取向释义:选取的方向;趋向:价值取向。审美取向。
    • 16.
      取士释义:选取士人,旧时指选取读书人出来做官。
    • 17.
      取好择优释义:选取美好,尊重坏劣。
    • 18.
      取景释义:摄影或写生时选取景物做对象。
    • 19.
      取材释义:选取材料:就地取材。这本小说取材于炼钢工人的生活。
    • 20.
      取裁释义:⒈犹选取。⒉犹决断。

选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与其释义:连词。 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选取一方面,舍弃另一方面。“与其”表示舍弃的一面,肯定的一面前常用“不如”“宁可”“毋宁”等词呼应:在做某一项工作时,与其看得容易些,不如看得困难些。
    • 2.
      丛集释义:⒈(许多事物)聚集在一起:百感丛集。 诸事丛集。⒉选取若干种书或其中的一些篇章汇集编成的一套书。
    • 3.
      两害从轻释义:把两项祸事进行比较,选取其中较轻的一项。
    • 4.
      两害相较取其轻释义:把两项祸事进行比较,选取其中较轻的一项。
    • 5.
      举要删芜释义:要:主要部分。芜:杂乱。选取重要的,删除杂乱的、没有条理的。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
    • 6.
      九品中正释义:魏、晋、南北朝 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魏文帝 曹丕 黄初 元年采纳吏部尚书 陈群 的建议,各州、郡设立中正官,将各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为九等(九品),供朝廷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沿至 晋、南北朝,选取专重门第,致“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成为世族豪门把持政权的工具。隋文帝 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参阅《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宋书·恩倖传论》。
    • 7.
      俊士释义:⒈周代称选取入太学者。⒉才智杰出的人。
    • 8.
      出榜释义:⒈贴出被录取或被选取人的名单:考试后三日出榜。⒉旧时指贴出大张的文告:出榜安民。
    • 9.
      刷充释义:选取充当。
    • 10.
      剟取释义:摘取,选取。
    • 11.
      南选释义:⒈唐高宗时,因桂广交黔等地,可选任土人为官,但有时所选不当,于是就派郎官御史为选补使,去选取适当人才,称为南选。参阅《唐会要·南选》、《新唐书·选举志下》。⒉金太宗时,选拔人才,设南北二选。至海陵王时,合南北选为一。参阅《金史·选举志一》。
    • 12.
      博观慎取释义:博观慎取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广泛地观览,审慎地选取。
    • 13.
      参择释义:参酌选取。
    • 14.
      取友释义:选取朋友;交友。《礼记·学记》:“古之教者……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唐 韩愈《别知赋》:“余取友於天下,将岁行之两周。”明 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小生今年虚度二十七岁,百无一成,徒有怜贫恤寡之心,又有取友亲贤之志。”
    • 15.
      取向释义:选取的方向;趋向:价值取向。审美取向。
    • 16.
      取士释义:选取士人,旧时指选取读书人出来做官。
    • 17.
      取好择优释义:选取美好,尊重坏劣。
    • 18.
      取景释义:摄影或写生时选取景物做对象。
    • 19.
      取材释义:选取材料:就地取材。这本小说取材于炼钢工人的生活。
    • 20.
      取裁释义:⒈犹选取。⒉犹决断。

选取造句

1.但是资料只有适合你自己,能直接提高你的成绩的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一定要学会选取

2.重点的选取方法主要出自老师的经验指点与个人对自身的了解情况两部分。

3.老师选取了我来担任升旗手,我很骄傲。

4.然而,很多好工作是无法等来的,你务必选取一份工作作为历练。

5.这篇论文,除了选取论据很典型以外,在文章结构上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煞费苦心。

6.这幅画选取的角度别具一格。

选取(xuanq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选取是什么意思 选取读音 怎么读 选取,拼音是xuǎn qǔ,选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选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