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面部 面部的意思
miàn

面部

简体面部
繁体
拼音miàn bù
注音ㄇㄧㄢˋ ㄅ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iàn,(1) 头的前部,脸。【组词】: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2) 用脸对着,向着。【组词】:面对。面壁(①面对着墙;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3) 事物的外表。【组词】: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4) 方位,部分。【组词】: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5)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组词】:一面鼓。(6) 会见,直接接头的。【组词】: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7)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组词】:平面。曲(qū)面。(8) 粮食磨成的粉。【组词】:小米面。玉米面。特指小麦磨成的粉:一袋面。(9) 粉末。【组词】:药面儿。(10)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组词】:面条。(11)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例句】:这种瓜很面。

bù,(1) 全体中的一份。【例句】: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2)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组词】:外交部。编辑部。部队(军队)。(3) 具有统属关系。【例句】: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属。部首。部落(luò)。(4) 安置安排。【组词】:部署。(5) 量词。【组词】:一部小说。三部汽车。

基本含义

形容众人相互看着对方,不知道如何应对。

面部的意思

面部 [miàn bù]

1. 脸部。

她面部一化好妆就会到这里来。

[face;]


国语词典

面部 [miàn bù]

⒈ 眉目口鼻所在的地方。即脸部。


面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孔释义:指人面部耳目口鼻的七个孔穴。
    • 2.
      三停释义:⒈三成;三部分。⒉书法理论把某些字的结构分成上、中、下三段,称三停。见明李淳《大字结构法》。⒊相法术语。相面者以人体及面部各分三部,称上中下三停。三停齐等为福相。
    • 3.
      三叉神经释义:第五对脑神经,主要管头部、面部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
    • 4.
      上停释义: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上、中、下三停。面部自发际到印堂为上停;身体以头为上停。见《麻衣相法全编·麻衣先生石室神异赋》注。此外,绘画及书法中亦有上停之说,上停犹言上部。
    • 5.
      上服释义:(1)古五刑中之施于面部的刑罚。 (2)指服上刑。(3)礼服,上等服装。
    • 6.
      上颌骨释义:上颌骨居颜面中部,左右各一,互相连接构成中面部的支架。
    • 7.
      下停释义: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三停。面上以人中至地阁为下停,身上以足为下停。见《麻衣相法全编·麻衣先生石室神异赋》注。绘画及书法中亦有下停之说,下停犹言下部。
    • 8.
      两翼释义:⒈两个翅膀:鸟的两翼。飞机的两翼。⒉军队作战时,在正面部队两侧的部队:敌人的正面和两翼都遭到了猛烈的攻击。
    • 9.
      中停释义:⒈中途停止。⒉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上、中、下三停。面部自山根至準头为中停;身体以腰为中停。参见“三停”。
    • 10.
      丰上锐下释义:亦作“丰上兑下”。亦作“丰上削下”。面部上宽广而下瘦削。多形容贵相。
    • 11.
      丹毒释义:病,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的小淋巴管引起。最常发病的部位是面部和小腿。症状是突发高热,病变部分呈片状红斑,疼痛,发热,与正常组织之间界限很清晰。
    • 12.
      乘袭释义:面部五脏病色的变化类型。
    • 13.
      五色诊病释义:中医据五脏反映在面部的五种气色,以诊断疾病。参见“五色”。
    • 14.
      人色释义:⒈指人面部的血色。⒉人的等类。
    • 15.
      体态语释义:又称“身体语言”。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沟通手段。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如点头、摇头、挥手、瞪眼等。常被认为是辨别说话人内心世界的主要根据。与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如在印度,点头表示不同意,摇头表示同意。
    • 16.
      佛妆释义:⒈亦作“佛粧”。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妇女的一种化妆,有保护面部皮肤的作用。⒉见“佛妆”。
    • 17.
      佛面释义:⒈指佛像面部。《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引《冥祥记》:“唐 贞观 二十年,征 龟兹。有 薛孤训 者,为行军仓曹,军及屠 龟兹 后,乃於精舍剥佛面金。”《水浒传》第八三回:“那军校道:‘皇帝赐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尅减了。不是我们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清 翟灏《通俗编·释道》:“《涌幢小品》:谚云:‘佛面上刮金’,陋之也。”⒉佛的面子,佛的情面。元 宋元怀《拊掌录》:“赵閲道 罢政閒居,每见僧,接之甚恭。一日士人以书贄见,公读之终卷,正色谓士人曰:‘朝廷有学校,有科举,何不勉以卒业?’……后
    • 18.
      做脸释义:⒈增添光荣,争光。 ⒉板起面孔。⒊指面部的化妆。
    • 19.
      八字军释义:南宋 初 河 北、河 东地区人民组织的抗 金 义军。建炎 元年(公元1127年),王彦 率抗 金 部队入 太行山,因面部刺“赤心报国,誓杀 金 贼”(或作“誓竭心力,不负赵王”)八字而得名。其后 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 等十九寨义军相继加入,人数发展至十馀万,多次击败 金 兵。其中一万多人后由 王彦 率领南下,受 宗泽 等人节制,抗击 金 兵,屡建战功。参阅 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宋史·王彦传》。
    • 20.
      冰脸释义:⒈冷脸。面部表情十分冷淡。⒉谓面色洁白细嫩。

面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孔释义:指人面部耳目口鼻的七个孔穴。
    • 2.
      三停释义:⒈三成;三部分。⒉书法理论把某些字的结构分成上、中、下三段,称三停。见明李淳《大字结构法》。⒊相法术语。相面者以人体及面部各分三部,称上中下三停。三停齐等为福相。
    • 3.
      三叉神经释义:第五对脑神经,主要管头部、面部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
    • 4.
      上停释义: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上、中、下三停。面部自发际到印堂为上停;身体以头为上停。见《麻衣相法全编·麻衣先生石室神异赋》注。此外,绘画及书法中亦有上停之说,上停犹言上部。
    • 5.
      上服释义:(1)古五刑中之施于面部的刑罚。 (2)指服上刑。(3)礼服,上等服装。
    • 6.
      上颌骨释义:上颌骨居颜面中部,左右各一,互相连接构成中面部的支架。
    • 7.
      下停释义: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三停。面上以人中至地阁为下停,身上以足为下停。见《麻衣相法全编·麻衣先生石室神异赋》注。绘画及书法中亦有下停之说,下停犹言下部。
    • 8.
      两翼释义:⒈两个翅膀:鸟的两翼。飞机的两翼。⒉军队作战时,在正面部队两侧的部队:敌人的正面和两翼都遭到了猛烈的攻击。
    • 9.
      中停释义:⒈中途停止。⒉星相迷信之说,面部及身体各分为上、中、下三停。面部自山根至準头为中停;身体以腰为中停。参见“三停”。
    • 10.
      丰上锐下释义:亦作“丰上兑下”。亦作“丰上削下”。面部上宽广而下瘦削。多形容贵相。
    • 11.
      丹毒释义:病,由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的小淋巴管引起。最常发病的部位是面部和小腿。症状是突发高热,病变部分呈片状红斑,疼痛,发热,与正常组织之间界限很清晰。
    • 12.
      乘袭释义:面部五脏病色的变化类型。
    • 13.
      五色诊病释义:中医据五脏反映在面部的五种气色,以诊断疾病。参见“五色”。
    • 14.
      人色释义:⒈指人面部的血色。⒉人的等类。
    • 15.
      体态语释义:又称“身体语言”。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沟通手段。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如点头、摇头、挥手、瞪眼等。常被认为是辨别说话人内心世界的主要根据。与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如在印度,点头表示不同意,摇头表示同意。
    • 16.
      佛妆释义:⒈亦作“佛粧”。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妇女的一种化妆,有保护面部皮肤的作用。⒉见“佛妆”。
    • 17.
      佛面释义:⒈指佛像面部。《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引《冥祥记》:“唐 贞观 二十年,征 龟兹。有 薛孤训 者,为行军仓曹,军及屠 龟兹 后,乃於精舍剥佛面金。”《水浒传》第八三回:“那军校道:‘皇帝赐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尅减了。不是我们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清 翟灏《通俗编·释道》:“《涌幢小品》:谚云:‘佛面上刮金’,陋之也。”⒉佛的面子,佛的情面。元 宋元怀《拊掌录》:“赵閲道 罢政閒居,每见僧,接之甚恭。一日士人以书贄见,公读之终卷,正色谓士人曰:‘朝廷有学校,有科举,何不勉以卒业?’……后
    • 18.
      做脸释义:⒈增添光荣,争光。 ⒉板起面孔。⒊指面部的化妆。
    • 19.
      八字军释义:南宋 初 河 北、河 东地区人民组织的抗 金 义军。建炎 元年(公元1127年),王彦 率抗 金 部队入 太行山,因面部刺“赤心报国,誓杀 金 贼”(或作“誓竭心力,不负赵王”)八字而得名。其后 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 等十九寨义军相继加入,人数发展至十馀万,多次击败 金 兵。其中一万多人后由 王彦 率领南下,受 宗泽 等人节制,抗击 金 兵,屡建战功。参阅 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宋史·王彦传》。
    • 20.
      冰脸释义:⒈冷脸。面部表情十分冷淡。⒉谓面色洁白细嫩。

面部造句

1.他搞怪时的面部表情令我们忍俊不禁。

2.欣喜和安定的微笑使她兴奋的面部神采奕奕。

3.旧牛仔裤颜色渐变丰富,记得要用你最喜欢的深浅的蓝色线,特别是鞋面部分,因为这是最显眼的地方。

4.要想到,药物的依赖性,还有残留物,面部神经最丰富,打不好就,流口水,两边脸不一样!笑都不自然。

5.这个演员能歌善舞,面部表情丰富。

面部(mianb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面部是什么意思 面部读音 怎么读 面部,拼音是miàn bù,面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面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