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丝光棉释义:经过丝光处理后呈绢丝光泽的棉纱或棉布。其法以棉纱或布匹浸入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之溶液中,则其纤维紧缩而坚韧,且能多吸收颜料,再压之使展平,即呈绢丝光泽。
- 2.
凉鞵释义:凉鞋。 清 钱大昕 《竹枝词和王凤喈韵》之五十“黄艸鞵轻棉布暖,生来不识上山蚕”自注:“凉鞵出 新涇 ,取黄艸织之。”
- 3.
吉贝释义:⒈梵语或马来语的译音。 古时兼指棉花和木棉。自我国中原地区广泛栽培和利用棉花后,古籍记载中的吉贝,实多指草棉,但仍常将棉花与木棉科的木棉树相混淆。⒉指棉布。
- 4.
地平川释义:平地。《白雪遗音·剪靛花·硃红一点》:“记得你初到高楼上,双膝跪在地平川。”民歌《千年岩石把家搬》:“清泉象匹白棉布,天上挂到地平川。”
- 5.
士林布释义:一种蓝色的细棉布。
- 6.
市布释义:一种原色平纹棉布,质地比较细密。
- 7.
干漫释义:亦作“干縵”。 即纱笼。用棉布制成的围在腰部以下的一种服饰。
- 8.
扣布释义:土制棉布。
- 9.
抽纱释义:⒈刺绣的一种。在亚麻布或棉布等材料上,根据图案设计,抽去花纹部分的经线或纬线,形成透空的花纹:抽纱工艺。⒉用抽纱方法制成的窗帘、台布、手帕等工艺品。
- 10.
抽纱服装释义:又称“抽丝服装”。 一种工艺服装。根据图案设计,在服装面料的一定范围内抽走数根不需要的经纱或纬纱,再经扎、绕、编、缝等线绣法,使面料上呈现孔洞的空花效果。一般采用平纹布、棉布、亚麻布、牛津布、刺绣底布等。产品有衬衫、连衣裙和内衣等。针法精巧,色彩谐调。
- 11.
挑花释义:手工艺的一种,在棉布或麻布的经纬线上用彩色的线挑出许多很小的十字,构成各种图案,一般挑在枕头、桌布、服装等上面,作为装饰。
- 12.
斑布释义:木棉布。
- 13.
机织布释义:指用现代化大机器纺织的布。与用手工纺织的“土布”相对。《人民日报》17:“每人每年棉布的实际消费量也不过一二十尺,有的每年只买五尺布,有的只用少量土布,根本不用机织布。”
- 14.
桂布释义:桂林 一带出产的棉布。
- 15.
桂管布释义:古代 广西 桂管 产的棉布。
- 16.
梧桐木释义:一种多年生木本棉。花絮可织布,称橦花布或桐花布,即棉布。晋 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永昌郡 古 哀牢国 ﹞有梧桐木,其华柔如丝,民绩以为布,幅广五尺以还,洁白不受污,俗名桐华布。”
- 17.
漂布释义:漂白的棉布。
- 18.
火浣布释义:亦作“火澣布”。即石棉布。
- 19.
班丝布释义:即班布。 一种染以杂色的木棉布。班,通“斑”。
- 20.
班布释义:⒈犹公布。 《后汉书·寇荣传》:“如臣犯元恶大憝……陛下当班布臣之所坐,以解众论之疑。”⒉犹散布。宋 张载《正蒙·参两》:“故云物班布太虚者,阴为风驱,敛聚而未散者也。”⒊一种染以杂色的木棉布。班,通“斑”。《三国志·魏志·东夷倭传》:“都市牛利 奉汝所献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以到。”《隋书·地理志下》:“诸蛮本其所出,承 盘瓠 之后,故服章多以班布为饰。”《农书》卷二一引 三国 吴 万震《南州异物志》:“班布,古贝木所生,熟时状如鹅毳,细过丝棉,中有核如珠玽,用之则治出其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