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组词】: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例句】:下了三指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组词】: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4) 点明,告知。【组词】: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5) 直立,竖起。【例句】:令人发(fà)指(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组词】:指标。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nán nā,(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组词】: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2) 姓。 ◎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zhēn,(1) 缝织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组词】:针线。(2) 细长像针的东西。【组词】:时针。(3) 用针扎治病。【组词】:针灸。(4) 注射用的器具和药物。【组词】:针头。
1. 利用磁针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磁针的一端总是指着南方。
英[ compass; ]
2. 比喻辩别方向的依据。
英[ guide; ]
⒈ 利用磁针指着南北两方的性能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是我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参阅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仪》。
⒉ 比喻辨别正确方向的依据。
引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真是箇试金石、指南针。”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二》:“假使我真有指导青年的本领……我决不藏匿起来,但可惜我连自己也没有指南针,到现在还是乱闯。”
⒈ 一种利用磁针常指向南北的特性所制的仪器。参见「罗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