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券 [zuǒ quàn]
1. 古代称契约为券,用竹做成,分左右两片,左片叫左券,是索取偿还的凭证。后来说有把握叫“操左券”
例人生为农最可愿,得饱正如持左券。——宋·陆游《禽言》
英[certainty; confidence; assurance;]
左券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片,左片称左券,由债权人收执,用为索偿的凭证。参见“左契”。
引《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於 秦 韩。此其善於公而恶 张子 多资矣。”
宋 陆游 《禽言·打麦作饭》诗:“人生为农最可愿,得饱正如持左券。”
国语词典
左券 [zuǒ quàn]
⒈ 契约。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券,各执其一,合之以为信。也作「左契」。
引《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左券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公约释义:⒈国家间关于经济、技术或法律等方面专门问题的多边条约。如1874年的《万国邮政公约》、1930年的《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1949年关于保护战争受难者的四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某项重大政治问题的国际条约,也有以公约为名称的。⒉集体拟定的要求其成员必须遵守的章程:服务公约。卫生公约。
- 2.
协议释义:⒈协商。⒉泛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个人间就一定问题经谈判、协商后而达成的共同决定。通常用文件形式来体现。国家和政府间的协议往往采取条约的形式。协议有时也作为条约的一种名称。
- 3.
合同释义:⒈同(tong)。 也叫契约。双方(或数方)当事人依法订立的有关权利义务的协议。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⒉同(tóng)。军事上指以某一兵种为主,其他军兵种、专业兵种相互协同。
- 4.
契约释义: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 5.
条约释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确定的,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各种协议。分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是主要的国际法渊源。称谓可以是公约、协定、议定书、换文、宣言、宪章等。
- 6.
胜券释义:取得胜利的凭据。有把握取得胜利说“操胜券”。参见〔左券〕券(quàn)。
左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佐券释义:左券。债权人所执的左片债券。左、佐,古今字。
- 2.
可操左券释义:古代称契约为券,用竹做成,分左右两片,立约的人各拿一片,左券常用作索偿的凭证。“可操左券”比喻成功有把握。
- 3.
右券释义:古代刻木为契,分为左右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信。左半叫左券,右半叫右券。券,契据。
- 4.
如持左券释义:比喻很有把握。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持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
- 5.
如操左券释义:比喻很有把握。同“如持左券”。
- 6.
左券之操释义: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各执一联,左联作索偿的凭证。 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 7.
左券释义:也叫左契。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各执一联以为凭证。左券即左联,常用为索偿的凭证。后用以比喻事情有把握。
- 8.
左契释义:⒈左券。 《老子》:“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唐 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今权归於佛,买福卖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清 赵翼《偶书所见》诗:“皆自夙世来,徵验若左契。”⒉符契之左半。宋 司马光《送周密学沆真定安抚使》诗:“玉帐前茅举,铜鱼左契分。”《宋史·舆服志六》:“高宗 建炎 三年,改铸虎符,枢密院主之,其制以铜为之,长六寸,阔三寸,刻篆而中分之,以左契给诸路,右契藏之。”参见“左符”。
- 9.
操左券释义: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据,左券由债权人收执,右券由债务人收执。但亦有相反之说。“操左券”比喻事成有把握。
- 10.
操右券释义:即操左券。
- 11.
稳操胜券释义:比喻有胜利的把握。也说稳操胜算、稳操左券。
- 12.
胜券释义:取得胜利的凭据。有把握取得胜利说“操胜券”。参见〔左券〕券(quàn)。
- 13.
豪忽释义:⒈猛烈急骤。宋 欧阳修 《喜雪示徐生》诗:“寒风借天势,豪忽肆陵轢。”⒉细微;丝毫。豪,通“ 毫 ”。 章炳麟 《论汉字统一会》:“如执左券,以合右方之契,虽更千载,而豪忽未尝相左。”
- 14.
黎长释义:黎 族人的首领。 清 李调元《南越笔记·黎人》:“欲立长,则繫一牛射之,矢贯牛腹而出,则得立,黎 长不以文字要约,有所借贷,以绳作一结为左券,或不能偿,虽百十年子若孙皆可执绳结而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