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克成 克成的意思
chéng

克成

简体克成
繁体
拼音kè chéng
注音ㄎㄜˋ ㄔ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è,(1) 能够。【组词】:克勤克俭。(2) 战胜,攻下。【组词】: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组词】: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4) 严格限定。【组词】:克日。克期。克扣。(5) 消化。【组词】:克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例句】: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chéng,(1) 做好,做完。【组词】: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组词】: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3) 变为。【组词】:长成。变成。(4) 可以,能行。【例句】:成,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例句】:他办事麻利,真成。(6) 够,达到一定数量。【例句】:成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组词】: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8) 十分之一。【组词】:增产三成。(9) 平定,讲和。【例句】:“会于稷,以成宋乱”。(10) 姓。

基本含义

战胜,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克成的意思

克成 [kè chéng]

1. 完成;实现。

克成 引证解释

⒈ 完成;实现。

《书·武成》:“我 文考 文王,克成厥勋,诞膺天命,以抚方 夏。”
《周书·文帝纪上》:“然凡欲立大功,匡社稷,未有不因地势,总英雄,而能克成者也。”
明 张居正 《答河道徐凤竹书》:“大功克成,当虚揆席以待。”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读书方有志於古今,学问更激切於时事,文章方望其长进,学业尤迟其克成。”


克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合尖释义:造塔工程最后一着为塔顶合尖,故以“合尖”喻克成大功的最后一步工作。
    • 2.
      德门释义:有德之家。晋 陆机《为陆思远妇作》诗:“洁己入德门,终远母与兄。”《南史·谢灵运传论》:“然 谢 氏自 晋 以降,雅道相传,景恒、景仁 以德素传美,景懋、景先 以节义流誉……可谓德门者矣。”唐 韩愈《祭左史李员外太夫人文》:“胄於茂族,配此德门。克成厥家,享有全福。”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事隔百年,诗题三代,亦德门佳话也。”
    • 3.
      扶伤释义:谓扶助受伤的人。《后汉书·刘陶传》:“伏念 高祖 之起,始自布衣,拾暴 秦 之敝,追亡 周 之鹿,合散扶伤,克成帝业。”唐 柳宗元《封建论》:“汉 有天下,矫 秦 之枉,徇 周 之制……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如:救死扶伤。
    • 4.
      诞膺释义:承受(天命或帝位)。 《书·武成》:“我文考 文王,克成厥勋,诞膺天命,以抚方夏。”孔 传:“大当天命。”唐 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陛下诞膺宝歷,思致理平。”明 归有光《封朝鲜国王妃朴氏诰文》:“制曰:‘我祖宗诞膺天命,统御万方。’”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天貺大东,数千年前,早开楛矢信义之俗,以待我祖宗诞膺景命,混一神洲。”
    • 5.
      非材释义:无能;不才。多用为谦词。《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哀帝 自言不材,天降之佑。” 明 宋濂 《郑景彝传》:“后十五年, 濂 以非材来继 吴公 。” 清 曾国藩 《诰封光禄大夫曾府君墓志》:“小子非材,微府君厚泽,曷克成立,以蒙兹光显。”

克成(kec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克成是什么意思 克成读音 怎么读 克成,拼音是kè chéng,克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克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