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可乘 可乘的意思
chéng

可乘

简体可乘
繁体
拼音kě chéng
注音ㄎㄜˇ ㄔ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ě kè,(1) 允许。【组词】:许可。认可。宁可。(2) 能够。【组词】: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3) 值得,认为。【组词】: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4) 适合。【组词】:可身。可口。可体。(5) 尽,满。【组词】:可劲儿干。(6) 大约。【组词】: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组词】:他可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11) 姓。 ◎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chéng shèng,(1) 骑,坐。【组词】:乘马。乘车。乘客。乘警。(2) 趁着,就着。【组词】: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xìng)。因利乘便。(3)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组词】:乘法。乘幂(mì)。乘数。(4)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组词】:大乘。小乘。上乘。下乘。(5) 姓。(1) 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组词】:乘舆。千乘之国。(2) 古代称四为乘。【组词】: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3) 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组词】:史乘。野乘。

基本含义

可以利用、可以乘机而行的机会

可乘的意思

可乘 [kě chéng]

1. 可以利用。

可乘 引证解释

⒈ 可以利用。

宋 岳飞 《奏审已条具曲折未准指挥札子》:“臣自去冬闻 金 人废 刘豫,有可乘之机,是以屡貰管见,尘瀆天听。”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虏遁》:“当取不取,倚可乘之势,弃千载之利,非智也。”


可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石释义:往井下丢石块。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六:“已挤沟壑,犹下石不休;方困蒺藜,尚弯弓而相射。”清 唐孙华《赠同年赵蒙泉》诗:“临危翻下石,颠岸復弯彀。”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参见“落井下石”。
    • 2.
      伺衅释义:亦作“伺舋”。 寻找可乘之机。《魏书·程骏传》:“拾夤 侥倖於西南,狂虏伺舋於漠北。”《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今 康寧 在南,伺衅而动。”清 谭嗣同《仁学》二十:“伺衅劫夺焚杀。”
    • 3.
      刮阴风释义:⒈比喻散布不满情绪或传播谣言⒉当他们有了可乘之机,就刮阴风放暗箭
    • 4.
      可乘之机释义:可以利用的机会。也说可乘之隙。
    • 5.
      小轿车释义:一种有两门的、封闭式车身、固定顶盖、一个车厢可乘坐四人的汽车。
    • 6.
      微密释义:精微周密。《管子·霸言》:“独断者,微密之营垒也。”宋 苏辙《上两制诸公书》:“推其精粗而后至於微密之际,则讲之当益深,守之当益固。”明 唐顺之《与胡林梅总督书》之一:“乘此閒暇,恰好汲汲料理,弥缝微密,使百十年间海隅内外更无一罅可乘。”清 俞樾《群经平议·礼记二》:“‘圣人之纪事’,犹言圣人之理事。下文‘虑之以大’、‘爱之以敬’数语,正见其综理之微密也。”
    • 7.
      无间可乘释义:犹无隙可乘。没有空子可钻。
    • 8.
      无间可伺释义:犹无隙可乘。没有空子可钻。
    • 9.
      有蠙可乘释义:指事情有漏洞可以利用。同“有隙可乘”。
    • 10.
      有衅释义:⒈谓有可乘之机。 《左传·桓公八年》:“讎有衅,不可失也。”杜预 注:“衅,瑕隙也。”杨伯峻 注:“犹今言空子。”⒉有缺失。《国语·晋语五》:“合而后行,离则有衅。”韦昭 注:“衅,瑕也。”⒊有嫌隙,有怨恨。《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时 元昊 与 辽 有衅,故请款塞。”
    • 11.
      没空释义:⒈没有空子,无可乘之机。⒉没有空闲。如:今天我没空,这个会议请你去参加吧。
    • 12.
      瑕衅释义:⒈亦作“瑕舋”。可乘之隙;嫌隙,隔阂。《史记·李斯列传论》:“李斯 以閭阎歷诸侯,入事 秦,因以瑕衅,以辅 始皇,卒成帝业。”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每览古今,所由改趣,因缘侵辱,或起瑕舋。”清 方苞《蜀汉后主论》:“夫 孔明 之殁,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天假之年,而得乘 司马 氏君臣之瑕衅,虽北定中原可也。”清 陈梦雷《绝交书》:“海贼虽已连和,彼此未忘瑕衅,不若各散流言,使二逆相图,以分兵势。”⒉引申指事端。清 薛福成《乙亥应诏陈言疏》:“﹝西人﹞恃其诈力,要挟多端。违一言而瑕衅迭生,牵一髮而全
    • 13.
      瑕隙释义:指可乘的间隙,嫌隙。 《左传·桓公八年》“讎有衅,不可失也”晋 杜预 注:“衅,瑕隙也。”《宋书·范泰传》:“近者东寇纷扰,皆欲伺国瑕隙。”《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申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畏》:“﹝吾国人﹞常含有离携扰乱之种性,他人乃得以蹈我瑕隙,施其交乱之谋。”
    • 14.
      相乘释义:⒈五行学说术语。借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互相过分制约和排斥的反常变化,来说明一脏偏亢、导致另一脏偏虚的病理。如肝气过亢可乘袭脾胃。⒉交互侵袭(乘,趁,意为侵袭)⒊运算方法中的一则。
    • 15.
      空子释义:⒈尚未占用的地方或时间:找了个空子往里挤。抽个空子到我们这里看一看。⒉可乘的机会(多指做坏事的):钻空子。
    • 16.
      窥伺释义: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窥伺可乘之机。
    • 17.
      衅会释义:有隙可乘的时机。
    • 18.
      车客释义:⒈战国时有车可乘的食客。 ⒉指驾车的人。
    • 19.
      辇道释义:⒈可乘辇往来的宫中道路。 ⒉指皇帝车驾所经的路。⒊古星名。属天琴、天鹅两座。
    • 20.
      飙然释义:亦作“飈然”。犹骤然。元 郝经《浑源刘先生哀辞》:“飈然声价腾且驤,飞蒙茸兮走陆梁。”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禽侠》:“大鸟必羽族之剑仙也,飆然而来,一击而去,妙手空空儿 何以加此?”《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抵制美约》:“彼有一隙之可乘,未有不飈然而起,以谋挠乱吾议。”

可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石释义:往井下丢石块。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六:“已挤沟壑,犹下石不休;方困蒺藜,尚弯弓而相射。”清 唐孙华《赠同年赵蒙泉》诗:“临危翻下石,颠岸復弯彀。”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参见“落井下石”。
    • 2.
      伺衅释义:亦作“伺舋”。 寻找可乘之机。《魏书·程骏传》:“拾夤 侥倖於西南,狂虏伺舋於漠北。”《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今 康寧 在南,伺衅而动。”清 谭嗣同《仁学》二十:“伺衅劫夺焚杀。”
    • 3.
      刮阴风释义:⒈比喻散布不满情绪或传播谣言⒉当他们有了可乘之机,就刮阴风放暗箭
    • 4.
      可乘之机释义:可以利用的机会。也说可乘之隙。
    • 5.
      小轿车释义:一种有两门的、封闭式车身、固定顶盖、一个车厢可乘坐四人的汽车。
    • 6.
      微密释义:精微周密。《管子·霸言》:“独断者,微密之营垒也。”宋 苏辙《上两制诸公书》:“推其精粗而后至於微密之际,则讲之当益深,守之当益固。”明 唐顺之《与胡林梅总督书》之一:“乘此閒暇,恰好汲汲料理,弥缝微密,使百十年间海隅内外更无一罅可乘。”清 俞樾《群经平议·礼记二》:“‘圣人之纪事’,犹言圣人之理事。下文‘虑之以大’、‘爱之以敬’数语,正见其综理之微密也。”
    • 7.
      无间可乘释义:犹无隙可乘。没有空子可钻。
    • 8.
      无间可伺释义:犹无隙可乘。没有空子可钻。
    • 9.
      有蠙可乘释义:指事情有漏洞可以利用。同“有隙可乘”。
    • 10.
      有衅释义:⒈谓有可乘之机。 《左传·桓公八年》:“讎有衅,不可失也。”杜预 注:“衅,瑕隙也。”杨伯峻 注:“犹今言空子。”⒉有缺失。《国语·晋语五》:“合而后行,离则有衅。”韦昭 注:“衅,瑕也。”⒊有嫌隙,有怨恨。《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三年》:“时 元昊 与 辽 有衅,故请款塞。”
    • 11.
      没空释义:⒈没有空子,无可乘之机。⒉没有空闲。如:今天我没空,这个会议请你去参加吧。
    • 12.
      瑕衅释义:⒈亦作“瑕舋”。可乘之隙;嫌隙,隔阂。《史记·李斯列传论》:“李斯 以閭阎歷诸侯,入事 秦,因以瑕衅,以辅 始皇,卒成帝业。”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每览古今,所由改趣,因缘侵辱,或起瑕舋。”清 方苞《蜀汉后主论》:“夫 孔明 之殁,其年乃五十有四耳,使天假之年,而得乘 司马 氏君臣之瑕衅,虽北定中原可也。”清 陈梦雷《绝交书》:“海贼虽已连和,彼此未忘瑕衅,不若各散流言,使二逆相图,以分兵势。”⒉引申指事端。清 薛福成《乙亥应诏陈言疏》:“﹝西人﹞恃其诈力,要挟多端。违一言而瑕衅迭生,牵一髮而全
    • 13.
      瑕隙释义:指可乘的间隙,嫌隙。 《左传·桓公八年》“讎有衅,不可失也”晋 杜预 注:“衅,瑕隙也。”《宋书·范泰传》:“近者东寇纷扰,皆欲伺国瑕隙。”《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申论外人谋我教育权之可畏》:“﹝吾国人﹞常含有离携扰乱之种性,他人乃得以蹈我瑕隙,施其交乱之谋。”
    • 14.
      相乘释义:⒈五行学说术语。借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互相过分制约和排斥的反常变化,来说明一脏偏亢、导致另一脏偏虚的病理。如肝气过亢可乘袭脾胃。⒉交互侵袭(乘,趁,意为侵袭)⒊运算方法中的一则。
    • 15.
      空子释义:⒈尚未占用的地方或时间:找了个空子往里挤。抽个空子到我们这里看一看。⒉可乘的机会(多指做坏事的):钻空子。
    • 16.
      窥伺释义: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窥伺可乘之机。
    • 17.
      衅会释义:有隙可乘的时机。
    • 18.
      车客释义:⒈战国时有车可乘的食客。 ⒉指驾车的人。
    • 19.
      辇道释义:⒈可乘辇往来的宫中道路。 ⒉指皇帝车驾所经的路。⒊古星名。属天琴、天鹅两座。
    • 20.
      飙然释义:亦作“飈然”。犹骤然。元 郝经《浑源刘先生哀辞》:“飈然声价腾且驤,飞蒙茸兮走陆梁。”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禽侠》:“大鸟必羽族之剑仙也,飆然而来,一击而去,妙手空空儿 何以加此?”《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抵制美约》:“彼有一隙之可乘,未有不飈然而起,以谋挠乱吾议。”

可乘造句

1.我们必须加强防备,不能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隙。

2.我军必须设防严密,决不能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3.我们一定要做到严查实防,使洪水无隙可乘

4.我们的战士为祖国人民站岗放哨,不让敌人有隙可乘

5.他之所以被人拉下水,是由于他自己思想作风有问题,物腐虫生,这才给坏人以可乘之隙。

6.我们要提高警惕,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

7.在财务管理上,必须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不给贪污盗窃分子以可乘之机。

8.只要内部团结一致,敌人就没有可乘之机。

9.只要干部廉洁奉公,坏分子便无隙可乘

10.有些不法商人见有机可乘,就大搞投机倒把活动。

11.大家提高了警惕,坏分子便无隙可乘

12.那些犯罪分子看到这里警卫森严无隙可乘,便又窜到另一处,伺机作案。

13.我们要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让犯罪分子无隙可乘

14.有些不法商人,利用我国制度法规有机可乘。大肆倒卖国家文物,结果落入法网。

15.我们不能随便的宽容,随便宽容会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16.有些干部认为我国制度法规有机可乘,于是偷机取巧,结果落入法网。

17.对方走了一着棋后,他心里不禁一喜:有机可乘,这盘棋我肯定赢了。

18.我正左右为难要不要上公车时,见大家争先恐后上车,我左思右想,见有隙可乘便一拥而上。

19.如果事到临头还优柔寡断的话,那么对方一定会有可乘之机。

20.与家人闹矛盾,不要离家出走,避免给坏人可乘之机。

可乘(kec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可乘是什么意思 可乘读音 怎么读 可乘,拼音是kě chéng,可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可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