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名 [wèn míng]
1. 中国旧时婚姻礼节,在婚前男家把写有询问女方名字和生辰八字内容的书札派人送到女家。
英[frequent brothels;]
问名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婚礼中六礼之一。男家具书托媒请问女子的名字和出生的年月日。女家复书具告。
引《仪礼·士昏礼》:“宾执鴈,请问名。”
郑玄 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
贾公彦 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谀佞》:“﹝ 许敬宗 ﹞弃长子於叶徼,嫁少女於夷落。闻《诗》闻《礼》,事絶於家庭;纳采问名,唯同於黷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果有 展孝廉,生一女,貌极端好;但病痴,又常以舌出脣外,类犬喘日。年十六岁,无问名者。”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旧的是什么‘问名’‘纳采’,磕头作揖。”
国语词典
问名 [wèn míng]
⒈ 古代婚嫁六礼中的第二礼。在纳采之后,由男方派人到女家问新娘的姓名及生年月日,用来占卜吉凶、合八字。
引《礼记·昏义》:「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问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书六礼释义:旧时婚礼,男家须具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礼仪,谓之“六礼”。在纳采、纳征、亲迎时,男家还要备置礼物,以书面致送女家,谓之“三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侯虎 却不敢怠慢,备了三书六礼,迎娶过来。”
- 2.
六礼释义:⒈谓古代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和乡射礼、相见礼。 ⒉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⒊古享祭宗庙之礼有六:肆献祼、馈食、祠、禴、尝、烝。⒋诸侯朝见天子之礼有六。
- 3.
娉内释义:⒈亦作“娉纳”。 古代婚礼中的问名、纳币。⒉借指娶妻。
- 4.
娉命释义:男方遣媒问名和女方家长许婚。借指缔结婚约的程序。
- 5.
娉币释义:⒈行聘礼时所致币帛财物。 ⒉古代婚礼六礼中的问名和纳币。
- 6.
定问释义:⒈确切的消息。问,消息音信。《晋书·孝愍帝纪》:“又詔 琅琊王 曰:‘……间遣使适还,具知 平阳 定问,云 幽 并 隆盛,餘胡衰破,然犹恃险,当须大举。’”《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元年》:“﹝ 楚王 ﹞ 瑋 之起兵也,陇西王 泰 严兵将助 瑋,祭酒 丁绥 諫曰:‘公为宰相,不可轻动。且夜中仓猝,宜遣人参审定问。’”清 曾国藩《仁和邵君墓志铭》:“国藩 心知 位西 烈士也,必不苟免。其家固知之,以无定问,不敢发丧。”⒉指“问名”等聘婚手续。定,聘定。宋 秦醇《谭意哥传》:“张 内逼慈亲之教,外为物议之非,更朞
- 7.
搜奇访古释义:搜寻奇山异水,访问名胜古迹。出处:宋·赵佶《宣和画谱·山水二·高克明》:“喜游佳山水,搜奇访古,穷幽探绝,终日忘归。
- 8.
昏礼释义:婚娶之礼。古时于黄昏举行,故称。古代昏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 9.
白鴈释义:亦作“白雁”。 候鸟。体色纯白,似雁而小。古时多用作贽礼。《左传·哀公七年》:“曹 鄙人 公孙权 好弋,获白鴈,献之。”《晋书·礼志下》:“其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皆用白雁、白羊各一头,酒米各十二斛。”唐 李白《幽州胡马客歌》:“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白雁为霜信》:“北方有白鴈,似鴈而小,色白。秋深至则霜降,河 北人谓之霜信。”明 夏完淳《大哀赋》:“拜 蒋侯 为 灵帝,弋白雁为国宾。”
- 10.
聘纳释义:谓以礼娶亲。 古代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聘指问名,纳指纳征,亦称纳币。《淮南子·泰族训》:“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取妇,紱絻而亲迎,非不烦也,然而不可易者,所以防淫也。”《文选·范晔<后汉书·皇后纪论>》:“所以明慎聘纳,详求淑哲。”李周翰 注:“聘,问;纳,取也。”《太平广记》卷三七二引 唐 谷神子《博异志·张不疑》:“聘纳则无,市一婢耳。”
- 11.
请期释义:⒈古婚礼六礼之一。男家行聘之后,卜得吉日,使媒人赴女家告成婚日期。形式上似由男家请示女家,故称“请期”。《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鴈。”郑玄 注:“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这里 金员外 晓得外甥归来快了,定了成婚吉日,先到 冯 家下那袍段釵鐶请期的大礼。”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一》:“古昏礼有六礼,今《朱子家礼》略去问名、纳吉、请期,止用纳采、纳币、亲迎。”⒉约定日期。《左传·昭公十四年》:“﹝ 南蒯 ﹞请期五日,遂奔 齐。”《晋书·庾翼传》:“又遣使东
- 12.
遍处释义:到处;处处。《禅真逸史》第三回:“侠骨天生金百炼,芳声遍处人钦羡。”清 俞蛟《梦厂杂著·轶事·双凤传觞齐昌江》:“齐昌 境内,遍处皆池沼,既可灌田,復可养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便带了全眷,来到 上海,在静安寺路租了一所洋房住下,遍处访问名医。”
- 13.
雁币释义:亦作“鴈币”。雁与币帛。古时用为聘问或婚嫁时之聘仪。古婚礼分纳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等六礼。纳征用币,其余用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