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gōng gào]
1. 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如公告、布告或命令)
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英[ proclamation; ]
2. 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
例所有的学会都张贴了活动的公告。
英[ notice; ]
公告 引证解释
⒈ 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发布的通告。如《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公告》。
⒉ 公开宣告;宣布。
引邹韬奋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领导机构的几个要点》:“我如有事被处分,我只静候公告,决不愿缠夹不清地向着参加领导机构的同事探听谁人在会议时说我好话,或谁人当时说我坏话。”
国语词典
公告 [gōng gào]
⒈ 一种现行的公文。对公众有所宣布时所用。
近布告 通告 告示 公布 宣布
公告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公布释义:(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文告,团体的通知事项)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公布于众。 公布新条例。食堂的账目每月公布一次。
- 2.
宣布释义:公开正式告诉(大家):宣布命令。
- 3.
通告释义:⒈普遍地通知:通告周知。⒉普遍通知的文告:布告栏里贴着一张通告。
- 4.
告示释义:旧指官府所张贴的布告。 现有时也借指口头或文字通知。
- 5.
布告释义:⒈(机关、团体)张贴出来告知群众的文件:出布告。张贴布告。⒉用张贴布告的方式告知(事项):特此布告。布告天下。
公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谕释义:皇帝发布的命令或公告。
- 2.
借绯释义:唐 宋 时规定官员的服色,四、五品服緋,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緋”。绯,大红色。《通典·礼二十三》:“开元 八年二月,敕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緋及鱼袋。”亦称“借牙緋”。牙,即象笏。宋 制五品以上用象笏,借绯时并借象笏,故云。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王嘉叟 自 洪 倅召为光禄丞,李德远 亦召为太常丞。一日相遇於 景灵 幕次,李 谓 王 曰:‘见公告词云:其鐫月廩,仍褫身章。’谓通判借牙緋,入朝则服緑,又俸薄也。”参见“借紫”。
- 3.
公告牌释义:用来发布公告的牌子,特指电子公告牌。
- 4.
公告送达释义: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通过公告将诉讼文书有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的一种特殊的送达方式。
- 5.
公告释义:⒈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如公告、布告或命令)⒉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
- 6.
国标释义:一般指国家标准。 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并在公告后需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文件,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以外,一般有一定的推荐意义。
- 7.
土地挂牌释义:挂牌是土地公开出让的重要方式。 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简称土地挂牌),是指通过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市土地交易市场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人的行为。
- 8.
广而告之释义:是广而告之的简称,可以泛指一切不针对特定对象的公告,包括公益广告、旅游广告、商业广告等等。 然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广告”往往特指商业广告,即用于推广货品、服务、或理念的付费公告。
- 9.
应用文释义: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处理事务、有惯用格式的文体。如公告、简报、报告、计划、总结、合同、诉状等。
- 10.
征集释义:⒈用公告或口头询问的方式收集:征集资料。⒉征募并聚集:征集新兵。
- 11.
投标释义:承包建筑工程或承买大宗商品时,承包人或买主按照招标公告的标准和条件提出价格,填具标单,叫做投标。
- 12.
招考释义:用公告的方式叫人来应考:招考新生。招考学徒工。
- 13.
招聘释义:用公告的方式聘请:招聘技术人员。
- 14.
招领释义:用出公告的方式叫丢失物品的人来领取:招领失物。
- 15.
挂牌出让释义:是指出让人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 16.
敬请周知释义:敬请周知是一种恭敬的表达,意思是:请大家都知道。 多用于通知,公告等。
- 17.
新闻公报释义:政党或国家机关就重大事件发表的政治性的公告和声明。有直接发表的,有委托通讯社发表的。
- 18.
榜格释义:⒈指悬赏捉拿的公告。⒉泛指用刑。
- 19.
波茨坦会议释义:也叫柏林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偕外长于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的会议。通过了处理德国问题的原则和其他有关的决定。签订并发表了《波茨坦协定》。会议过程中,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 20.
特此释义:公文、书信用语,表示为某件事特别在这里(通知、公告、奉告等):特此声明。
公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谕释义:皇帝发布的命令或公告。
- 2.
借绯释义:唐 宋 时规定官员的服色,四、五品服緋,未至五品者特许服绯,称为“借緋”。绯,大红色。《通典·礼二十三》:“开元 八年二月,敕都督、刺史品卑者借緋及鱼袋。”亦称“借牙緋”。牙,即象笏。宋 制五品以上用象笏,借绯时并借象笏,故云。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王嘉叟 自 洪 倅召为光禄丞,李德远 亦召为太常丞。一日相遇於 景灵 幕次,李 谓 王 曰:‘见公告词云:其鐫月廩,仍褫身章。’谓通判借牙緋,入朝则服緑,又俸薄也。”参见“借紫”。
- 3.
公告牌释义:用来发布公告的牌子,特指电子公告牌。
- 4.
公告送达释义: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人民法院通过公告将诉讼文书有关内容告知受送达人的一种特殊的送达方式。
- 5.
公告释义:⒈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如公告、布告或命令)⒉书面的或印刷的通告。
- 6.
国标释义:一般指国家标准。 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并在公告后需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文件,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以外,一般有一定的推荐意义。
- 7.
土地挂牌释义:挂牌是土地公开出让的重要方式。 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简称土地挂牌),是指通过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市土地交易市场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人的行为。
- 8.
广而告之释义:是广而告之的简称,可以泛指一切不针对特定对象的公告,包括公益广告、旅游广告、商业广告等等。 然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广告”往往特指商业广告,即用于推广货品、服务、或理念的付费公告。
- 9.
应用文释义: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处理事务、有惯用格式的文体。如公告、简报、报告、计划、总结、合同、诉状等。
- 10.
征集释义:⒈用公告或口头询问的方式收集:征集资料。⒉征募并聚集:征集新兵。
- 11.
投标释义:承包建筑工程或承买大宗商品时,承包人或买主按照招标公告的标准和条件提出价格,填具标单,叫做投标。
- 12.
招考释义:用公告的方式叫人来应考:招考新生。招考学徒工。
- 13.
招聘释义:用公告的方式聘请:招聘技术人员。
- 14.
招领释义:用出公告的方式叫丢失物品的人来领取:招领失物。
- 15.
挂牌出让释义:是指出让人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确定土地使用者的行为。
- 16.
敬请周知释义:敬请周知是一种恭敬的表达,意思是:请大家都知道。 多用于通知,公告等。
- 17.
新闻公报释义:政党或国家机关就重大事件发表的政治性的公告和声明。有直接发表的,有委托通讯社发表的。
- 18.
榜格释义:⒈指悬赏捉拿的公告。⒉泛指用刑。
- 19.
波茨坦会议释义:也叫柏林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偕外长于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的会议。通过了处理德国问题的原则和其他有关的决定。签订并发表了《波茨坦协定》。会议过程中,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 20.
特此释义:公文、书信用语,表示为某件事特别在这里(通知、公告、奉告等):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