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六院 六院的意思
liùyuàn

六院

简体六院
繁体
拼音liù yuàn
注音ㄌ一ㄡˋ ㄩ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ù lù,(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例句】: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1) 〔六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2) 〔六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yuàn,(1)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组词】:院子。院墙。庭院。(2)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组词】:法院。医院。戏院。

基本含义

六院指的是六个院子,比喻事情的发展趋势或结果已经显而易见。

六院的意思

六院 [liù yuàn]

1. 唐山南道之精兵。

2. 宋官署名,登闻检院、登闻鼓院、官告院、都进奏院、诸军司粮料院、审计院之合称。

3. 院,指行院,歌妓集聚之地。明初南京妓院著名者有来宾、重译、轻烟、淡粉、梅妍、柳翠六院,后遂以为妓院的代称。

5. 犹六宫。明清时后妃所居之地。皇宫之内廷,在三宫的两边,有东西六宫,东六宫是:斋宫、景仁宫、承干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西六宫是: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重华宫。此即旧时民间流传所谓“六院”。

六院 引证解释

⒈ 唐 山南道 之精兵。

《新唐书·李愬传》:“愬 乃令佩刀出入帐下,署六院兵马使。六院者, 隋 唐 兵也,凡三千人,皆 山南 奇材鋭士,故委 祐 统之。”

⒉ 宋 官署名,登闻检院、登闻鼓院、官告院、都进奏院、诸军司粮料院、审计院之合称。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六院》、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六院四辖》。

《宋史·职官志一》:“中兴后,检、鼓、粮、审计、官告、进奏,谓之六院。例以京官知县有政绩者充;亦有自郡守除者,继即除郎。”

⒊ 院,指行院,歌妓集聚之地。 明 初 南京 妓院著名者有 来宾、重译、轻烟、淡粉、梅妍、柳翠 六院,后遂以为妓院的代称。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恩卿妙音,六院推首。”
明 屠隆 《綵毫记·散财结客》:“昨日取醉平康,六院诸姬齐来相见。”

⒋ 犹六宫。 明 清 时后妃所居之地。皇宫之内廷,在三宫的两边,有东西六宫,东六宫是: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西六宫是: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重华宫。此即旧时民间流传所谓“六院”。


国语词典

六院 [liù yuàn]

⒈ 宋朝登闻检院、登闻鼓院、官告院、都进奏院、诸军司粮料院、审计院的合称。

《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中兴后,检、鼓、粮、审计、官告、进奏,谓之六院。」

⒉ 行院,歌妓聚集的地方。明初南京妓院最著名的有来宾、重译、轻烟、淡粉、梅妍、柳翠等六院,故将六院作为妓院的代名词。

《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恩卿妙音,六院推首。某相遇之初,每闻绝调,辄不禁神魂之飞动。」

⒊ 六宫,皇宫内廷。明、清时后妃所住的地方,在三宫的两边,有东西六宫。

如:「三宫六院」。


六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六院释义:隋炀帝 于西苑所筑的十六宫院。 唐 冯贽《南部烟花记·十六院》:“煬帝 十六院,皆自製名,择宫中佳丽厚有容色美人实之。”《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五月,筑西苑,周二百里……缘渠作十六院,门皆临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堂殿楼观,穷极华丽。”
    • 2.
      夷离堇释义:官名。契丹族各部军事首领的名称。《辽史·营卫志下》:“天赞 元年,以强大难制,析五石烈为五院,六爪为六院,各置夷离堇。”按,《辽史·国语解》:“夷离堇,统军马大官。”
    • 3.
      官告释义:即告身。 古代官吏的委任状。唐 白居易《与高固诏》:“表朕念功之心,仍赐卿官告,卿宜即赴闕庭。”《旧唐书·宪宗纪下》:“新授 桂管 观察使 房启 降为太僕少卿。启 初拜 桂管,启 吏赂吏部主者,私得官告以授 启。”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本朝枢密本兵、礼,均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显忠 军中有中侍大夫至小使臣官告付身仅二十道,是役也,书填悉尽。”
    • 4.
      市买司释义:官署名。宋 初置,为宫廷采购货物的机构。宋 吴自牧《梦粱录·六院四辖》:“杂买务、杂卖场,在榷货务内。唐 制谓之‘宫市’,宋 初为‘市买司’。太平兴国 年,方更名杂买务。奉禁中买卖,而平其直。”
    • 5.
      杂卖场释义:宋 代处理剩馀物资的官署。宋 吴自牧《梦粱录·六院四辖》:“杂买务、杂卖场,在榷货务内。唐 制谓之‘宫市’,宋 初为‘市买司’。太平兴国 年,方更名杂买务。奉禁中买卖,而平其直。南渡后,合局于此。凡宫禁月料,朝省纸札,文思製造,和剂佾合,封桩所积,编估以时其直,打套以籍其数,而就售焉。”《宋史·食货志下》:“﹝ 熙寧 三年﹞七月,以榷货务为市易西务下界,市易务为东务上界,以在京商税院、杂买务、杂卖场隶焉。”《文献通考·职官十四》:“杂卖务,景德 四年置,掌受内外币餘之物,计直以待出货,或準折支用,以内侍及
    • 6.
      粮料院释义:官署名。 宋 初以武臣为都粮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诸司粮料院及诸军粮料院之别,分掌官俸及军饷。南渡后,设有分差各处的粮料院。宋 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粮料院》:“国初承旧制,有粮料院使。《会要》曰:太平兴国 五年正月,分粮料诸司、马、步军为三院。雍熙 四年四月,改用使臣勾当,端拱 二年改以京朝官主之。神宗 元丰 末併马、步军为诸军,与诸司为二院。”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本朝枢密本兵、礼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
    • 7.
      超烘释义:打趣;凑趣。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多忔戏,本事实风骚。使拍超烘非乐事,筑毬打弹谩徒劳,设意品笙簫。”钱南扬 校注:“超,市语谓打。《金陵六院市语》‘超者打之谓’,可见 明 初犹然。”
    • 8.
      进奏释义:向皇帝报告。《敦煌变文集·张淮深变文》:“自从司徒归闕后,有我尚书独进奏。”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本朝枢密本兵、礼,均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开元 末年,外间进奏文表,都得先经 高力士 阅看,小事便直接处理,大事才告诉 唐玄宗。”

六院(liuy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六院是什么意思 六院读音 怎么读 六院,拼音是liù yuàn,六院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六院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