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焦尾 焦尾的意思
jiāowěi

焦尾

简体焦尾
繁体
拼音jiāo wěi
注音ㄐㄧㄠ ㄨㄟ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āo,(1) 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发脆。【组词】:烧焦。焦土。焦头烂额。(2) 烦躁,着急。【组词】:焦急。焦虑。焦灼。焦躁不安。(3) 酥,脆。【组词】:焦脆。焦枣。(4) 喻干燥到极点。【组词】:唇焦口燥。焦枯。焦裂。焦渴。(5) 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组词】:焦炭。焦煤。焦炼。(6) 姓。

wěi yǐ,(1)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组词】:尾巴。尾鳍。鸟尾。(2) 末端。【组词】: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3) 在后面跟。【组词】:尾随。尾追。(4) 量词,指鱼。【组词】:三尾鱼。(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 特指马尾(wěi )巴上的毛。【组词】:马尾罗。马尾儿提豆腐―提溜不起来。(2) 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例句】:三尾儿(雌蟋蟀)。

基本含义

形容事情到了最后阶段,却因一点小事而失败或受挫。

焦尾的意思

焦尾 [jiāo wěi]

1. 见“焦尾琴”。

焦尾 引证解释

⒈ 见“焦尾琴”。


国语词典

焦尾 [jiāo wěi]

⒈ 东汉蔡邕以尾端烧焦的桐木所制成的名琴。

唐·李颀〈题僧房双桐〉诗:「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
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锦囊琴七弦焦尾,宝缑悬三尺龙泉。」


焦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抚桐释义:弹琴。 古琴多以桐木制成,故云。桐代指琴。清 钱学纶《语新》卷上:“少年曰:‘家君久仰先生精于抚桐,适有佳客亦嗜此。’”参见“焦尾琴”。
    • 2.
      枯桐释义:⒈《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后遂以“枯桐”为琴的别称。⒉《晋书·张华传》:“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则鸣矣。’於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后因以“枯桐”代指击钟的直长形木鱼。
    • 3.
      桐爨释义:语本《后汉书·蔡邕传》:“吴 人有烧桐以爨者,邕 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后因以“桐爨”喻良材被毁或大材小用。爨,烧火做饭。
    • 4.
      焦尾释义:见“焦尾琴”。
    • 5.
      燋尾释义:同“焦尾”。琴名。
    • 6.
      爨下焦释义:即焦尾琴。借指高雅之古曲。
    • 7.
      爨桐释义:⒈谓焚烧桐木为炊。 事本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蔡邕)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后以“爨桐”指遭毁弃的良材。⒉指焦尾琴。
    • 8.
      爨薪释义:⒈烧火煮饭。泛指料理家务。⒉指焦尾琴。
    • 9.
      蛇腹断纹释义:同“蛇腹纹”。指古琴。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琴呵,小生与足下湖海相随数年,今夜这一场大功,都在你这神品金徽玉軫、蛇腹断纹、嶧阳 焦尾冰絃之上。”
    • 10.
      遗焦释义:《后汉书·蔡邕传》:“吴 人有烧桐以爨者,邕 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后以“遗焦”谓遗弃表面烧焦的良木。引申为遗弃人才而不用。
    • 11.
      龙池释义:⒈琴底的二孔眼之一。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沼。宋 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琴辩》:“雷 张 製槽腹有妙诀,於琴底悉洼,微令如仰瓦,盖谓於龙池凤沼之弦,微令有脣,餘处悉洼之。”《红楼梦》第八九回:“黛玉 笑道:‘这张琴不是短,因我小时学抚的时候,别的琴都彀不着,因此特地做起来的。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仙凤尾,还配得齐整;龙池雁足,高下还相宜。’”⒉池名。所名之池非一。其一在 唐 长安 隆庆坊 玄宗 未即位时所居的旧邸旁,中宗 曾泛舟其中。玄宗 即位后于 隆庆坊 建 兴庆宫,龙池 被包容于内。在今 陕西 西安 兴庆公

焦尾(jiao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焦尾是什么意思 焦尾读音 怎么读 焦尾,拼音是jiāo wěi,焦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焦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