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 [liú yuān]
1. 十六国时汉国的建立者,匈奴族。冒顿单于的后裔。以自己是汉朝皇帝的外孙为由,自称姓刘。从小学习儒家经典和《孙子兵法》。公元304年在山西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308年称汉帝,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刘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指期释义:犹指日,不日。 限期。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赵·刘渊》:“陛下诚能发 匈奴 五部之众,假 元海 一将军之号,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周书·武帝纪下》:“可分命众军,指期进发。”唐 皇甫曾《遇风雨作》诗:“望路殊未穷,指期今已促。”《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若以大军临之,指期可取。”
- 2.
无当释义:⒈不值,不逢。《楚辞·九辩》:“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销鑠而瘀伤;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时而无当。”王逸 注:“不值圣王,而年老也。”⒉不合乎;不符合。《礼记·学记》:“鼓无当於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⒊指物体无底部。《晏子春秋·谏下一》:“寸之管无当,天下不能足之以粟。”吴则虞 集释引 孙星衍 曰:“刘渊林 注:‘当,底也,去声。’”晋 左思《<三都赋>序》:“玉巵无当,虽寳非用。”唐 元稹《赋得玉卮无当》:“共惜连城寳,飜成无当卮。”⒋不恰当;不相称。《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 3.
榦宇释义:才干,风度。 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前赵·刘渊》:“左贤王 渊,姿器絶人,榦宇超世,天不恢崇单于,终不虚生此人也。”
- 4.
王夷甫识石勒释义:晋 王衍,字 夷甫,位望隆重,有识鉴。石勒 年十四,行贩 洛阳,倚啸上东门。衍 见而异之,谓将为天下患。长而为群盗,归 刘渊,屡将兵陷州郡。晋 太兴 中,自称 赵王,旋杀 刘曜 称帝,建立 后赵 政权,于十六国中,最为强盛。事见《晋书·石勒载记》后以“王夷甫识石勒”喻能预识心怀异志者。唐 刘肃《大唐新语·匡赞》:“﹝ 九龄 ﹞因奏曰:‘禄山 狼子野心,而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絶后患。’玄宗 曰:‘卿勿以 王夷甫 识 石勒 之意,误害忠良。’”元 白朴《梧桐雨》楔子:“[ 张九龄 云]‘陛下,此人有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