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白 [kāi bái]
1. 解释表白。
开白 引证解释
⒈ 解释表白。
引《新唐书·李绛传》:“李吉甫 谓 郑絪 漏其谋,帝召 絳 议,欲逐 絪,絳 为开白,乃免。”
开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佛头菊释义:植物名。 菊科。多年生草本,茎高一二尺,多分枝,下部为木质。叶互生,秋天茎顶开头状花,故名。宋 范成大《菊谱·白花》:“佛顶菊,亦名佛头菊。中黄心极大,四傍白花一层绕之,初秋先开白花,渐沁微红。”
- 2.
六月雪释义:⒈茜草科植物名。又称“白马骨”。常绿小灌木,夏秋间开白色漏斗形花。可供观赏,茎、叶可入药,治肝炎及风湿痛等。另种“六月雪”,也叫“满天星”,与白马骨相似,花冠较长,可供观赏。⒉京剧剧目名。由元关汉卿《窦娥冤》杂剧演变而成。又名《斩窦娥》、《金锁记》、《羊肚汤》。
- 3.
刺槐释义:也叫洋槐。 落叶乔木。小枝有托叶刺。初夏开白色花,有芳香。荚果扁带状,熟时深褐色。是行道树、观赏树及沙地造林树种,也是蜜源植物。
- 4.
南天竹释义:又称天竹。常绿灌木,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春夏开白花,果实球形丛生,白色、淡红色或紫色。原产我国和 日本,现广泛栽培。除供观赏外,根、茎、果实均供药用。旧时多与“南天竺”、“南天烛”混为一种植物。参见“南天竺”。
- 5.
及己释义:植物名。二月生苗,先开白花,后方生叶三片,状如獐耳,根如细辛,故又名獐耳细辛。喜生山谷阴湿之地。根入药,外用治诸恶疮及皮肤虫痒等。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
- 6.
山楂释义:也叫红果。 落叶乔木。叶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羽状5—9裂。开白花,果实近球形,红色,有淡褐色斑。果实味酸,可生食,也可加工成食品,还可供药用。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 7.
山矾释义:⒈花名。常绿灌木。春开白花,芳香。⒉代指弟弟。
- 8.
慈姑释义:⒈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田里,叶子像箭头,开白花。地下有球茎,黄白色或青白色,可以吃。⒉这种植物的球茎。‖也作茨菰。
- 9.
杜若释义: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唐 皮日休《端忧》诗:“篔簹颯兮雨岸,杜若死兮霜洲。”清 龚自珍《此游》诗:“悠扬闻杜若,髣彿邀蛾眉。”
- 10.
栟柑释义:⒈常绿灌木。茎高三四米,叶椭圆形,开白花,果实橙黄色。⒉指栟柑的果实。
- 11.
槀本释义:⒈香草。茎叶有细毛,叶呈羽状,夏开白花。根可入药。⒉著作的底稿。
- 12.
水芹释义:伞形科。 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木。有匍匐茎,茎节易生根。二回羽状复叶,最终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边缘有不整齐尖齿或圆锯齿。夏季开白花,复伞形花序。不结种子或种子空瘪,以母茎各节上腋芽进行无性繁殖。性喜温暖湿润,适于泥层深厚的水田栽培。一般春季培育母株,秋季栽植,冬季或早春采收。原产 亚洲。茎叶可作蔬菜。
- 13.
油茶释义: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树皮淡褐灰色,平滑不裂。叶互生,椭圆形,有锯齿,革质。秋季开白花。是木本油料树种,种子黑褐色,含油率20%—35%,榨出的油供食用及工业用。主要产于中国南方丘陵地区。
- 14.
白丁香释义:⒈开白花的丁香。沈从文《天安门前》:“因此 天安门 前有一时曾经各处都种满了白丁香和黄刺玫,不知道的还以为军阀官僚在美化旧都,事实上原来只是有意把广场面积缩小,消极防止爱国青年的示威活动。”⒉雄雀粪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雀》。
- 15.
白英释义:⒈白色花瓣。 唐 鲍溶《云溪竹园翁》诗:“苍松含古貌,秋桂儼白英。”⒉多年生蔓性草本。茎、叶密生白色长柔毛。叶互生,上部叶多作戟状,有的三至五裂。夏秋开白色小花,成聚伞花序,浆果球形,熟时红色。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通称白毛藤。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白英》。
- 16.
肥珠子释义:无患子的别名。其实可供洗涤,也可入药。树生高山中,甚高大,枝叶皆如椿,五六月开白花,结实大如弹丸。实中一核,坚黑似肥皂荚之核,正圆如珠。十月采实,煮熟去核,捣和麦面或豆面作澡药。因其实如肥油而子圆如珠,故名。参阅 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无患子》。
- 17.
胡萝卜释义:⒈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开白色小花,果实长圆形。根圆锥形或圆柱形,肉质,有紫红、橘红、黄色等多种,是常见蔬菜。⒉这种植物的根。
- 18.
芄兰释义: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蔓生,夏日开白色小花。子实、茎可供药用。
- 19.
芎藭释义: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叶似芹,秋开白花,有香气。根茎皆可入药。
- 20.
芳香释义:⒈香味(多指花草):梅花的芳香沁人心脾。⒉香(多指花草):茉莉开白色小花,气味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