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虎步 虎步的意思

虎步

简体虎步
繁体
拼音hǔ bù
注音ㄏㄨˇ ㄅ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ǔ,(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组词】: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2) 勇猛、威武。【组词】: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bù,(1) 行走。【组词】:步兵。步行(xíng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2)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组词】: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3)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组词】:步伐。步测。寸步难行。(4)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组词】:步骤。初步。(5)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6) 同“埠”,多用于地名。(7) 姓。

基本含义

形容行走或前进的步伐有力有劲,像虎一样威武勇猛。

虎步的意思

虎步 [hǔ bù]

1. 矫健威武的脚步。

这个战士一弓身,几个虎步就蹿到小高地上。

[ (in) sturdy and vigorous steps; warrior's firm strides like the tiger's; ]

2. 形容举止威武。

龙行虎步。

[ in vigor; ]

3. 指称雄于一方。

虎步关中。

[ rule the roost; ]

虎步 引证解释

⒈ 形容举动威武;亦谓称雄于一方。

《后汉书·何进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髮耳。”
《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宋建 造为乱逆,三十餘年, 渊 一举灭之,虎步 关 右,所向无前。”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龙飞 黑水,虎步 西河。”


国语词典

虎步 [hǔ bù]

⒈ 形容举动雄武。

《三国志·卷九·魏书·夏侯渊传》:「宋建造为乱逆三十余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虎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冲释义:⒈泛指要冲之地。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雍 益 二州,顺流而东; 青 徐 战士,列江而西: 荆 、 扬 、 兗 、 豫 ,争驱八衝;征东甲卒,虎步 秣陵 。”⒉指通衢。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掷火万里’,亦用《度人经》‘掷火万里流铃八衝’之语。”
    • 2.
      兵要释义:⒈犹兵权。《左传·闵公二年》:“先友 曰:‘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子其勉之!偏躬无慝,兵要远灾,亲以无灾,又何患焉?’”《三国志·魏志·王粲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驤虎步,高下在心。”《新唐书·萧复传》:“復 尝言:‘艰难以来,始用宦者监军,权望太重,此曹正可委宫掖事,兵要政机,叵使参领。’”宋 苏辙《门下侍郎孙固乞致仕不许不允批答》之二:“卿事先帝於东宫,览兵要於西府,忠厚之节,始终不渝。”⒉用兵的要术。《荀子·议兵》:“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 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
    • 3.
      凶狡释义:⒈凶顽狡诈。《后汉书·朱穆传》:“凶狡无行之徒,媚以求官。”《旧唐书·突厥传下》:“不可使凶狡之虏,恣行侵渔,无辜之甿,久遭涂炭。”明 唐顺之《答曾石塘总制》:“譎诈凶狡,虏人所长。”⒉指凶顽狡诈之人。《宋书·礼志一》:“寇 羯 饮马於 长江,凶狡虎步於万里,遂使神州萧条,鞠为茂草,四海之内,人跡不交。”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况復邦家不造,至此横流,凶狡犹存,何所逃责?”《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康元年》:“凶狡猖狂,若待上闻,孤城必陷。”⒊凶暴。狡,暴戾。《北齐书·神武纪上》:“兆 虽劲捷
    • 4.
      武步释义:⒈半步。⒉即虎步。形容举步威武。⒊谓追随。
    • 5.
      虎步释义:⒈矫健威武的脚步:迈着虎步,噔噔噔地走上台来。⒉形容举止威武,指称雄于一方:虎步关中。
    • 6.
      贪天释义:“贪天之功”的省称。唐 元稹《将进酒》诗:“主今颠倒安置妾,贪天僭地谁不为?”王闿运《祭常都尉文》:“众人贪天,虎步龙嘘;谁谓公孙,癯守山隅。”张素《感介推事》诗:“辛苦从亡二十年,仗何功力敢贪天。”参见“贪天之功”。
    • 7.
      骑龙步释义:是南拳典型步行之一,也称跨虎步。
    • 8.
      龙步释义:犹言龙行虎步。 形容仪态庄重,气度不凡。

虎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冲释义:⒈泛指要冲之地。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雍 益 二州,顺流而东; 青 徐 战士,列江而西: 荆 、 扬 、 兗 、 豫 ,争驱八衝;征东甲卒,虎步 秣陵 。”⒉指通衢。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掷火万里’,亦用《度人经》‘掷火万里流铃八衝’之语。”
    • 2.
      兵要释义:⒈犹兵权。《左传·闵公二年》:“先友 曰:‘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子其勉之!偏躬无慝,兵要远灾,亲以无灾,又何患焉?’”《三国志·魏志·王粲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驤虎步,高下在心。”《新唐书·萧复传》:“復 尝言:‘艰难以来,始用宦者监军,权望太重,此曹正可委宫掖事,兵要政机,叵使参领。’”宋 苏辙《门下侍郎孙固乞致仕不许不允批答》之二:“卿事先帝於东宫,览兵要於西府,忠厚之节,始终不渝。”⒉用兵的要术。《荀子·议兵》:“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 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
    • 3.
      凶狡释义:⒈凶顽狡诈。《后汉书·朱穆传》:“凶狡无行之徒,媚以求官。”《旧唐书·突厥传下》:“不可使凶狡之虏,恣行侵渔,无辜之甿,久遭涂炭。”明 唐顺之《答曾石塘总制》:“譎诈凶狡,虏人所长。”⒉指凶顽狡诈之人。《宋书·礼志一》:“寇 羯 饮马於 长江,凶狡虎步於万里,遂使神州萧条,鞠为茂草,四海之内,人跡不交。”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与陈司空书》:“况復邦家不造,至此横流,凶狡犹存,何所逃责?”《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康元年》:“凶狡猖狂,若待上闻,孤城必陷。”⒊凶暴。狡,暴戾。《北齐书·神武纪上》:“兆 虽劲捷
    • 4.
      武步释义:⒈半步。⒉即虎步。形容举步威武。⒊谓追随。
    • 5.
      虎步释义:⒈矫健威武的脚步:迈着虎步,噔噔噔地走上台来。⒉形容举止威武,指称雄于一方:虎步关中。
    • 6.
      贪天释义:“贪天之功”的省称。唐 元稹《将进酒》诗:“主今颠倒安置妾,贪天僭地谁不为?”王闿运《祭常都尉文》:“众人贪天,虎步龙嘘;谁谓公孙,癯守山隅。”张素《感介推事》诗:“辛苦从亡二十年,仗何功力敢贪天。”参见“贪天之功”。
    • 7.
      骑龙步释义:是南拳典型步行之一,也称跨虎步。
    • 8.
      龙步释义:犹言龙行虎步。 形容仪态庄重,气度不凡。

虎步造句

1.架子花脸金少山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上得台来,龙骧虎步,声若洪钟,是戏曲界不可多得的奇才。

2.他生得仪表堂堂,虽说不上龙行虎步,但走起路来还挺像个样子。

3.他走路总是抬头挺胸,龙行虎步,看起来气宇轩昂,有领袖风采。

4.瞧那康熙皇帝,龙行虎步,气宇轩昂。

虎步(hub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虎步是什么意思 虎步读音 怎么读 虎步,拼音是hǔ bù,虎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虎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