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ǔ,(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组词】: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2) 勇猛、威武。【组词】: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bù,(1) 行走。【组词】:步兵。步行(xíng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2)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组词】: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3)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组词】:步伐。步测。寸步难行。(4)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组词】:步骤。初步。(5)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6) 同“埠”,多用于地名。(7) 姓。
1. 矫健威武的脚步。
例这个战士一弓身,几个虎步就蹿到小高地上。
英[ (in) sturdy and vigorous steps; warrior's firm strides like the tiger's; ]
2. 形容举止威武。
例龙行虎步。
英[ in vigor; ]
3. 指称雄于一方。
例虎步关中。
英[ rule the roost; ]
⒈ 形容举动威武;亦谓称雄于一方。
引《后汉书·何进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髮耳。”
《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宋建 造为乱逆,三十餘年, 渊 一举灭之,虎步 关 右,所向无前。”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龙飞 黑水,虎步 西河。”
⒈ 形容举动雄武。
引《三国志·卷九·魏书·夏侯渊传》:「宋建造为乱逆三十余年,渊一举灭之。虎步关右,所向无前。」
1.架子花脸金少山身材高大,气宇轩昂,上得台来,龙骧虎步,声若洪钟,是戏曲界不可多得的奇才。
2.他生得仪表堂堂,虽说不上龙行虎步,但走起路来还挺像个样子。
3.他走路总是抬头挺胸,龙行虎步,看起来气宇轩昂,有领袖风采。
4.瞧那康熙皇帝,龙行虎步,气宇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