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洹水 洹水的意思
huánshuǐ

洹水

简体洹水
繁体
拼音huán shuǐ
注音ㄏㄨㄢˊ ㄕㄨㄟ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án, ◎ 〔洹水〕水名,在中国河南省。亦称“安阳河”。

shuǐ,(1)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组词】: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2) 河流。【组词】:汉水。湘水。(3)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4) 液汁。【组词】:水笔。墨水。(5) 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组词】:贴水。外水。肥水。(6) 指洗的次数。【例句】:这衣服洗过两水了。(7) 姓。

基本含义

洹水是指洹河,也用来比喻宽广的水域或广阔的胸怀。

洹水的意思

洹水 [huán shuǐ]

2. 水名。 又名 安阳河,在 河南省 北部。源出 林县,流经 安阳市 至 内黄县,入 卫河。战国 时 苏秦 说 赵肃侯,使 韩、魏、齐、楚、燕、赵 六国将相会于此,定盟合力抗 秦。《战国策·赵策二》:“令天下之将相,相与会于 洹水 之上。”《韩非子·初见秦》:“昔者 紂 为天子,将率天下甲兵百万,左饮於 淇溪,右饮於 洹谿,淇水 竭而 洹水 不流,以与 周武王 为难。”

3. 水名。又名 胡良河。在 北京市 房山区 大安山,注入 拒马河。


洹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盟亭释义:在河南省安阳市洹水公园中,楚项羽与章邯盟于此,章邯求和于项羽,后人作亭其处以致纪念。
    • 2.
      凉马台释义:古代台名。 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境内。晋 陆翽《邺中记》:“凉马臺 高三十尺,周迴五百步。后赵 石虎 所筑,建武 六年,虎 都 鄴,洗马于 洹水,筑此臺以凉马,故以名云。”后燕 慕容垂 自 渑池 由 凉马台 结筏渡 河,即此。参阅《晋书·慕容垂载记》。
    • 3.
      殷虚释义:⒈殷墟。商 代后期都城的遗址。《史记·项羽本纪》:“项羽 乃与期 洹水 南 殷虚 上。”裴駰 集解:“《汲冢》曰:‘殷虚 南去 鄴 三十里。’是旧 殷虚,然则 朝歌 非 盘庚 所迁者。”⒉指 朝歌。在今 河南省 淇县。《左传·定公四年》:“﹝ 康叔 ﹞封于 殷虚。”杜预 注:“殷虚,朝歌 也。”
    • 4.
      泰山其頽释义:《礼记·檀弓上》:“孔子 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泰山 其頽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孔子 将死时作此歌,自称“哲人”,把自己的死比作 泰山 崩塌。 后用来比喻众所仰望的人去世。多用作悼辞。叶圣陶《乡里善人》:“学人文人同声哀悼,‘泰山 其颓,哲人其萎’的成语,在祭文挽联哀诗中随处露脸。”亦省作“泰山頽”。唐 王湾《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诗:“泣为 洹水 化,叹作 泰山 頽。”
    • 5.
      洹水释义:⒈水名。 又名 安阳河,在 河南省 北部。源出 林县,流经 安阳市 至 内黄县,入 卫河。战国 时 苏秦 说 赵肃侯,使 韩、魏、齐、楚、燕、赵 六国将相会于此,定盟合力抗 秦。《战国策·赵策二》:“令天下之将相,相与会于 洹水 之上。”《韩非子·初见秦》:“昔者 紂 为天子,将率天下甲兵百万,左饮於 淇溪,右饮於 洹谿,淇水 竭而 洹水 不流,以与 周武王 为难。”⒉水名。又名 胡良河。在 北京市 房山区 大安山,注入 拒马河。
    • 6.
      通质释义:犹交质。古代列国互派人质,作为守信的保证。《史记·苏秦列传》:“令天下之将相会於 洹水 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司马贞 索隐:“以言通交质之情。”

洹水(huansh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洹水是什么意思 洹水读音 怎么读 洹水,拼音是huán shuǐ,洹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洹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