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节孝 节孝的意思
jiéxiào

节孝

简体节孝
繁体節孝
拼音jié xiào
注音ㄐㄧㄝˊ ㄒㄧ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xiào,(1)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组词】:孝敬。孝廉(①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②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孝道。孝子贤孙。(2) 居丧的事。【组词】:守孝。吊孝。(3) 丧服。【组词】:戴孝。孝衣。(4) 姓。

基本含义

指在节日或特殊场合表达对父母的孝敬和尊重。

节孝的意思

节孝 [jié xiào]

1. 贞节和孝顺。

节孝 引证解释

⒈ 贞节和孝顺。

清 刘大櫆 《方节母传》:“余观女妇之以节孝著闻,惟 新安 为尤。”
《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这 武相公 老太太节孝的事,你作速办妥了,以便备文申详。”


国语词典

节孝 [jié xiào]

⒈ 有节操、有孝行的人。

《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明日要到王父母那里领先婶母举节孝的坊牌子,顺便交个钱粮。」


节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匡勑释义:亦作“匡敕”。正直谨慎。语本《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勑。”毛 传:“勑,固也。”孔颖达 疏:“既能诚正矣,既能慎固矣,於祀之礼无所失。”朱熹 集传:“匡,正;敕,戒。”清 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姑 刘孺人,端严匡敕,无所假借。”
    • 2.
      千里迢遥释义:形容路途非常遥远。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桃园记·独行千里》:“不惮千里迢遥,寻兄长,存节孝。
    • 3.
      宾祭释义:⒈谓招待贵宾和举行大祭。 《左传·襄公十年》:“鲁 有禘乐,宾祭用之。”杨伯峻 注:“鲁 用 周王 之禘乐,於享大宾及大祭时用之。”宋 张载《正蒙·乐器》:“采枲耳,议酒食,女子所以奉宾祭、厚君亲者足矣。”清 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勤其力以率其妯娌,与其子姓佣奴,各有专职,土无寸旷,人无晷暇,俛拾仰取,宾祭有经。”⒉设尸而祭。《逸周书·大匡》:“祈而不宾祭,服潄不制,车不雕饰。”朱右曾 校释:“宾,尸也。”
    • 4.
      方朔桃释义:神话传说,西王母 种桃,三千年一结果,东方朔 曾偷食,事见《汉武故事》。后用以喻仙果。唐 元稹《和乐天赠吴丹》:“冥搜 方朔 桃,结念 安期 枣。”清 许光治《水仙子·寿云骑尉安吉守备王雨樵母节孝谢太恭人》曲:“进枣尉 安期 枣,熟桃城 方朔 桃,羡春暉 王谢 门高。”
    • 5.
      玉颗释义:⒈丸状的玉。泛指珍宝。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看成的似玉颗神珠,终不似他娘肚。”明 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一折:“见了他那两箇孩儿,恰便似珍珠玉颗般看承。”⒉果实之类的美称。宋 陈亮《点绛唇·圣诞》词:“深深愿,万年天算,玉颗常来献。”此指蟠桃。明 高濂《节孝记·白衣送酒》:“金风簫瑟,池塘已堕红莲;虆虆玉颗,叠叠金钱。”此指莲蓬。明 吴宽《谢屠公送新榛》诗:“三年不到 燕山 下,又喜频将玉颗尝。”此指榛实。
    • 6.
      申详释义:向上级官府详细呈报。《唐六典·刑部》:“凡有冤滞不申欲诉理者……至尚书省左右丞为申详之。”《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这 武相公 老太太节孝的事,你作速办妥了,以便备文申详。”清 曾国藩《湘乡县宾兴堂记》:“越二年,申详大宪,奏请增广文武学额。”
    • 7.
      相庄释义:相互敬重。 多用于夫妇之间。明 沉德符《敝帚轩剩语·惧内》:“近年 吴中 申 王 二相公,亦与夫人白首相庄,不敢有二色。”清 冯桂芬《吴氏节孝祠记》:“太安人年十有六归 儒林君,逮事舅姑,以孝闻。相庄十有三载,而 儒林君 病瘵卒。”参见“相庄如宾”。
    • 8.
      舞象释义:⒈学象舞。 象舞,武舞。古代成童所学。《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 注:“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孔颖达 疏:“舞象,谓舞武也。熊氏 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后以指成童之年。唐 邢璹《<周易略例>序》:“臣舞象之年,鼓篋鱣序,渔猎坟典,徧习《周易》,研穷耽玩,无舍寸阴。”明 张煌言《<奇零草>序》:“余自舞象,輒好为诗歌。”清 钱谦益《泽州王氏节孝阡表》:“府君父殁时,纔舞象耳。”⒉会舞蹈的象。《旧唐书·德宗纪上》:“丁亥,詔 文单国
    • 9.
      节孝坊释义:旧时旌表节孝妇女的牌坊。 清 黄遵宪《为同年吴德潚寿其母夫人》诗:“盘龙恭人誥,雕螭节孝坊。”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参见“节孝祠”。
    • 10.
      蒇工释义:亦作“蕆功”。竣工;完工。清 冯桂芬《苏太义园记》:“是役也,经始于乙巳,越四年戊申既蕆功。”清 薛福成《宁波府学记》:“同治 元年,知府 边葆诚 修葺大成殿……忠义节孝等祠墙垣,以三年二月蕆工。”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儒林传稿》:“《清容传》盖 文达 所撰,《文苑传》之嚆矢,以《儒林传》尚未蕆工,出持漕节,此事遂已。”《清史稿·德宗纪一》:“﹝ 光绪 十七年夏四月辛酉﹞ 颐和园 蕆工,上奉皇太后临幸自此始。”

节孝(jiex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节孝是什么意思 节孝读音 怎么读 节孝,拼音是jié xiào,节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节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