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律 [jié lǜ]
1. 节奏与规律。
例心节律。
脉搏节律。
英[rhythm;]
节律 引证解释
⒈ 季节时令。
引金 麻革 《置酒半山亭得秋字》诗:“况当节律变,万物颯以秋。”
《解放日报》1984.2.4:“要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顺天时之变,按节律而行。”
⒉ 某些物体运动的节奏和规律。
引刘师培 《<骈文读本>序》:“至若龙璪齐辉,上下异昭,笙鏞节律,间代而鸣,彰彩谐音,率由世巧。”
《花城》1981年第6期:“就在这时,忽然她的心脏失去了节律,一阵痉挛,绞痛起来。”
国语词典
节律 [jié lǜ]
⒈ 节奏和规律。
例如:「激烈运动会使心跳节律加快。」
节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疾不徐释义: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2.
人工呼吸释义:一种急救方法。在自然呼吸停止或严重抑制时(如溺水、电击、一氧化碳中毒等),借外力使胸腔发生节律性扩张与缩小,使气体进出于肺,促使呼吸运动恢复。一般用口对口法、仰卧提臂压胸法或使用呼吸器等。
- 3.
凌节释义:⒈谓超越职权范围。⒉谓越出音乐的节律。⒊淩節:逾越法度。
- 4.
呼吸困难释义:一种严重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呼吸型、呼气相和吸气相比例等有不同程度改变的异常状态。 常见的原因是呼吸道梗阻、心肺代谢功能代偿不全、呼吸肌麻痹、呼吸中枢衰竭、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等。
- 5.
天律释义:⒈天时变化的节律。 ⒉天然的音律。⒊天界的律令。
- 6.
天节释义:⒈天运之节律、周期。《国语·越语下》:“天节固然,唯谋不迁。”《国语·越语下》:“天节不远,五年復反。”韦昭 注:“节,期也。”⒉天然的节奏。宋 苏轼《崔文学申携文见过》诗:“簣桴和苇籥,天节非人均。”⒊星名。《晋书·天文志上》:“毕附耳南八星曰天节,主使臣之所持者也。”
- 7.
常节释义:⒈谓常有节制。⒉一定的时节。⒊一定的节度。⒋固有的操节。⒌正常的节律。
- 8.
年节律释义:“整年’的节律。
- 9.
心律不整释义:心脏搏动的速率或节律的异常,常由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引起。
- 10.
心律失常释义:也叫心律不齐、心律紊乱。心脏的正常节律(窦性心律)发生变化。常见的有心动过速或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心脏传导阻滞等。主要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胸痛等。
- 11.
心律紊乱释义: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
- 12.
心律释义:心脏跳动的节律:心律不齐。
- 13.
心肌释义:肌肉的一种。是组成心脏的肌肉。肌细胞较短而分支,互相连接呈网状,含一个或两个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有不明显的横纹。心肌能进行有节律而不受意志支配的收缩。是不随意肌。
- 14.
振颤法释义:用指端或手掌按压在治疗部位上作连续不断的有节律的颤动。
- 15.
时间观念释义:来自人类观察感知到的自然时间或物理时间。人类的时间观念主要来源于观察到的自然运动(含天体运动)和人文运动(含历史进程)的有序性,来源于此等有序运动的节律性或律动性。可观察感知的事象世界的有序性运动及其周而复始、循环渐进的节律或律动,才是人类形成时间观念的真正源泉。
- 16.
月节释义:⒈指旧历一个月。 因月相变化的节律为农历一个月。《太平御览》卷四引《范子计然》:“月行疾二十九日三十日间,一与日合,取日之度,以为月节。”《参同契》卷下:“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蒋一彪 集解引 彭晓 曰:“月节有五六乃三十日也,昼夜各一卦乃六十卦也。”《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四·西曲歌下》有《月节折杨柳歌》一月一歌,共十二歌,叙一年十二月的月令。⒉指朔日。因新月之生,必于初一,故称。《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昬参中,旦尾中”唐 孔颖达 疏:“计正月昬参中,依《三统厤》在立春之后六日,参星初度昬得
- 17.
物候型释义:根据生物发育节律与季节周期的关系划分的种以下的类群。
- 18.
生物钟释义:生物生命活动的周期性节律。 这种节律,经过长时期的适应,与自然界的节律(如昼夜变化、四季变化)相一致。植物在每年的一定季节开花、结果,候鸟在每年的一定时间迁徙,就是生物钟的表现。
- 19.
节律障碍释义:病人的睡眠-觉醒节律与所要求的(即与病人所在环境的社会要求和大多数人遵循的节律)不符;病人在主要的睡眠时段失眠,而在应该清醒时段出现嗜睡。
- 20.
韵律释义: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在诗歌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句中句末或行末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和谐,构成韵律。它能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