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鶗鴂 鶗鴂的意思
jué

鶗鴂

简体鶗鴂
繁体
拼音tí jué
注音ㄊㄧˊ ㄐ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í chí, ◎ 〔鶗鴂(jué)〕杜鹃鸟。 ◎ 〔鶗鵳(jiān)〕鹞子。

jué, ◎ 伯劳鸟。【例句】:“楚、越间声音特异,鴂舌踔噪,今听之恬然不怪。”

鶗鴂的意思

鶗鴂 [tí jué]

1. 亦作“鶗鴃”。 即杜鹃鸟。


鶗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烛房释义:打烛明亮的厅房。多指行乐之所。南朝 宋 谢庄《月赋》:“君王迺厌晨懽,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去烛房,即月殿。”唐 李商隐《昨夜》诗:“不辞鶗鴂妬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宋 张先《夜厌厌》词:“昨夜小筵欢纵,烛房深,舞鸞歌凤。”
    • 2.
      融风释义:⒈指东北风。 《左传·昭公十八年》:“丙子,风。梓慎 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杜预 注:“东北曰融风。融风,木也。木,火母,故曰火之始。”孔颖达 疏:“东北曰融风。《易纬》作调风,俱是东北风。一风有二名。东北,木之始,故融风为木也。木是火之母,火得风而盛,故融为火之始。”晋 陶潜《述酒》诗:“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逯钦立 校注:“鶗鴂鸣后,百草虽未黄落,但立春以来的融风(东北风)已经消散。融风兼指 祝融 之风。”唐 韩偓《有感》诗:“融风渐暖将迴鴈,涤水犹腥近斩蛟。”参见“八风”。⒉祝融 之风。
    • 3.
      鵙鵙释义:象声词。形容伯劳的鸣叫声。 三国 魏 曹植 《令禽恶鸟论》:“ 屈原 曰:‘鶗鴂之先鸣,使百草为之不芳。’其声鵙鵙然,故以音名也。”
    • 4.
      鶗鴂雕卉释义:比喻谗言伤害正直的人。鶗鴂,鸟名,杜鹃。
    • 5.
      鶗鴃释义:见“鶗鴂”。
    • 6.
      鸣雁释义:⒈《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毛 传:“雝雝,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郑玄 笺:“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后用“鸣雁”指嫁娶之事。北周 庾信《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三星照夜,佇稽鸣雁之期;七日秉秋,坐廌飞皇之兆。”倪璠 注:“婚姻六礼皆用雁,故云鸣雁之期。”⒉鸣啼的大雁。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九:“鸣雁飞南征,鶗鴂发哀音。”南朝 宋 范泰《九月九日》诗:“劲风肃林阿,鸣雁惊时候。”宋 陆游《冬晴》诗:“鸣雁过长空,纤鳞泳

鶗鴂(tij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鶗鴂是什么意思 鶗鴂读音 怎么读 鶗鴂,拼音是tí jué,鶗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鶗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