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并驾 并驾的意思
bìngjià

并驾

简体并驾
繁体並駕
拼音bìng jià
注音ㄅ一ㄥˋ ㄐ一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ìng bīng,(1) 合在一起。【组词】:并拢。合并。兼并。(2) 一齐,平排着。【组词】:并驾齐驱。并重(zhòng )。并行(xíng )。(3)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组词】:并且。(4)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组词】:并不容易。 ◎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

jià,(1) 把车套在牲口身上,使拉(车或农具)。【组词】:驾车。驾辕。(2) 古代车乘的总称,亦特指帝王的车,转指帝王。【组词】:车驾。法驾(帝王车乘的一种)。(3) 使开动,操纵。【组词】:驾驶。驾机。驾驭(亦作“驾御”)。(4) 在……上面,超出。【组词】:驾云。凌驾(高出、压倒谁或什么)。(5) 对人的敬辞。【组词】:大驾。尊驾。劳驾。驾临。

基本含义

指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地位、能力相等,平等并列,不分高低。

并驾的意思

并驾 [bìng jià]

1. 两马并驰。

3. 犹言并驾齐驱。

并驾 引证解释

⒈ 两马并驰。

南朝 梁 何逊 《送韦司马别》诗:“归衢并驾奔,别馆空筵卷。”
清 曹寅 《题楝亭夜话图》诗:“庐江 太守访故人, 建康 并驾能倾倒。”

⒉ 犹言并驾齐驱。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卷一:“昔 韩子苍 尝论此笔力变化,当与 太史公 诸《赞》并驾。”
明 胡应麟 《诗薮·杂言》:“体虽不同,诗实并驾,皆变之善者也。”
清 周亮工 《瓯香买得芍药数枝》诗:“但结云旗谁并驾,岂无膏沐若为容。”


国语词典

并驾 [bìng jià]

⒈ 二马齐头前进。比喻双方势均力敌。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假如有一种能文的女子,……,上可以并驾班、扬,下可以齐驱卢、骆。」


并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檐四马释义:三层伞盖、四马并驾的车。 为古代贵官之车乘。
    • 2.
      下驷释义:⒈劣等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 曰:‘今以君之下駟与彼上駟,取君上駟与彼中駟,取君中駟与彼下駟。’既驰三辈毕,而 田忌 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宋书·颜俊传》:“议者不过言互市之利在得马,今弃此所重,得彼下駟,千匹以上,尚不足言,况所得之数,裁不十百邪。”唐 薛用弱《集异记·裴珙》:“仲夏自 郑 西归,及端午以覲亲焉。下駟蹇劣,日势已晚,方至石桥。”⒉比喻物之粗劣者,犹言下品或下等。宋 李纲《荔支后赋》:“汉 贡 南海,唐 驛 西川,皆荔支之下駟,乃并驾于中原,当时所见,得其粗焉。”清 陈
    • 3.
      云母车释义:车名。以云母为饰,故名。一说用云母代替车上的窗纱,四望透明。古为帝后所乘。《太平御览》卷七七五引 晋 傅玄《傅子》:“以云母饰车,谓之云母车。臣下不得乘,。时赐王公贵臣。”《隋书·礼仪志五》:“太常卿 穆绍 议皇后之輅,其从祭则御金根车,亲桑则御云母车,并驾四马。”《晋书·谢玄传》:“获 坚 乘舆云母车。”《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赵彦絟《续古今註》:石虎 皇后乘輦,以纯云母代纱,四望皆通彻。”
    • 4.
      亢轭释义:谓齐驱并驾。
    • 5.
      参丽释义:亦作“参儷”。 参乘并驾;并列。
    • 6.
      参轨释义:犹并驾。
    • 7.
      同规释义:⒈谓取法相同。 《文选·张衡<东京赋>》:“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 殷 盘;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薛综 注:“规,法也。”⒉谓统一。《三国志·蜀志·许靖传》:“知圣主允明,显授足下专征之任,凡诸逆节,多所诛讨,想力竞者一心,顺从者同规矣。”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逮乎中阳受命,天下同规。”⒊谓并驾,匹敌。规,通“轨”。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谅以齐徽二南,同规往哲。”《北齐书·陈元康传》:“扫平逋寇,廓清 荆楚,申 甫 之在隆 周,子房 之处盛 汉,旷世同规,殊年共美。
    • 8.
      同辔释义:犹并驾。
    • 9.
      媲迹释义:⒈见“媲迹”。⒉犹比肩。谓并驾齐驱。
    • 10.
      并辔而行释义:并驾齐驱的意思。
    • 11.
      并驾释义:⒈两马并驰。⒉犹言并驾齐驱。
    • 12.
      并驾齐驱释义: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一齐快跑。比喻齐头并进。《文心雕龙·附会》:“并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13.
      方毂释义:犹并驾。两车并行。
    • 14.
      方辔释义:并辔;并驾。
    • 15.
      方辕释义:犹并驾。 两车并行。
    • 16.
      方骖并路释义:犹并驾齐驱。
    • 17.
      方驾释义:⒈两车并行。《后汉书·马防传》:“临洮 道险,车骑不得方驾。”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诗:“方驾振飞轡,远游入 长安。”唐 褚亮《伤始平李少府正己》诗:“同游祕府日,方驾直城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一年》:“周天元 如 洛阳 ……仍令四后方驾齐驱,或有先后,輒加谴责,人马顿仆,相及於道。”胡三省 注:“方驾,并驾也。”⒉比肩;媲美。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遒文丽藻,方驾 曹 王;英跱俊迈,联横 许 郭。”《北史·周纪论》:“黷武穷兵,虽见讥於良史;雄图远略,足方驾於前王。”唐 杜甫《戏为六绝
    • 18.
      比迹释义:⒈亦作“比蹟”。齐步;并驾。谓彼此相当。⒉见“比跡”。
    • 19.
      比驱释义:并驾齐驱。
    • 20.
      班扬释义:⒈犹宣扬。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广宣恩信,班扬符赏。”三国 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奉遵科教,班扬明令。”⒉汉 班固 和 扬雄 的并称,二人以擅辞赋著名。南朝 宋 王僧达《祭颜光禄文》:“义穷几彖,文蔽 班 扬。”唐 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班 扬 名甚盛,嵇 阮 逸相须。”明 张居正《祭秦白崖先生文》:“揖 班 扬,掩 陆 谢。”沉德镛《杜子美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纪念赋此以申私仰》诗:“异代 班 扬 原并驾,旧时 高 李 共登臺。”

并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檐四马释义:三层伞盖、四马并驾的车。 为古代贵官之车乘。
    • 2.
      下驷释义:⒈劣等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 曰:‘今以君之下駟与彼上駟,取君上駟与彼中駟,取君中駟与彼下駟。’既驰三辈毕,而 田忌 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宋书·颜俊传》:“议者不过言互市之利在得马,今弃此所重,得彼下駟,千匹以上,尚不足言,况所得之数,裁不十百邪。”唐 薛用弱《集异记·裴珙》:“仲夏自 郑 西归,及端午以覲亲焉。下駟蹇劣,日势已晚,方至石桥。”⒉比喻物之粗劣者,犹言下品或下等。宋 李纲《荔支后赋》:“汉 贡 南海,唐 驛 西川,皆荔支之下駟,乃并驾于中原,当时所见,得其粗焉。”清 陈
    • 3.
      云母车释义:车名。以云母为饰,故名。一说用云母代替车上的窗纱,四望透明。古为帝后所乘。《太平御览》卷七七五引 晋 傅玄《傅子》:“以云母饰车,谓之云母车。臣下不得乘,。时赐王公贵臣。”《隋书·礼仪志五》:“太常卿 穆绍 议皇后之輅,其从祭则御金根车,亲桑则御云母车,并驾四马。”《晋书·谢玄传》:“获 坚 乘舆云母车。”《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赵彦絟《续古今註》:石虎 皇后乘輦,以纯云母代纱,四望皆通彻。”
    • 4.
      亢轭释义:谓齐驱并驾。
    • 5.
      参丽释义:亦作“参儷”。 参乘并驾;并列。
    • 6.
      参轨释义:犹并驾。
    • 7.
      同规释义:⒈谓取法相同。 《文选·张衡<东京赋>》:“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 殷 盘;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薛综 注:“规,法也。”⒉谓统一。《三国志·蜀志·许靖传》:“知圣主允明,显授足下专征之任,凡诸逆节,多所诛讨,想力竞者一心,顺从者同规矣。”南朝 陈 徐陵《与杨仆射书》:“逮乎中阳受命,天下同规。”⒊谓并驾,匹敌。规,通“轨”。南朝 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谅以齐徽二南,同规往哲。”《北齐书·陈元康传》:“扫平逋寇,廓清 荆楚,申 甫 之在隆 周,子房 之处盛 汉,旷世同规,殊年共美。
    • 8.
      同辔释义:犹并驾。
    • 9.
      媲迹释义:⒈见“媲迹”。⒉犹比肩。谓并驾齐驱。
    • 10.
      并辔而行释义:并驾齐驱的意思。
    • 11.
      并驾释义:⒈两马并驰。⒉犹言并驾齐驱。
    • 12.
      并驾齐驱释义: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一齐快跑。比喻齐头并进。《文心雕龙·附会》:“并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 13.
      方毂释义:犹并驾。两车并行。
    • 14.
      方辔释义:并辔;并驾。
    • 15.
      方辕释义:犹并驾。 两车并行。
    • 16.
      方骖并路释义:犹并驾齐驱。
    • 17.
      方驾释义:⒈两车并行。《后汉书·马防传》:“临洮 道险,车骑不得方驾。”晋 陆机《拟青青陵上柏》诗:“方驾振飞轡,远游入 长安。”唐 褚亮《伤始平李少府正己》诗:“同游祕府日,方驾直城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一年》:“周天元 如 洛阳 ……仍令四后方驾齐驱,或有先后,輒加谴责,人马顿仆,相及於道。”胡三省 注:“方驾,并驾也。”⒉比肩;媲美。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遒文丽藻,方驾 曹 王;英跱俊迈,联横 许 郭。”《北史·周纪论》:“黷武穷兵,虽见讥於良史;雄图远略,足方驾於前王。”唐 杜甫《戏为六绝
    • 18.
      比迹释义:⒈亦作“比蹟”。齐步;并驾。谓彼此相当。⒉见“比跡”。
    • 19.
      比驱释义:并驾齐驱。
    • 20.
      班扬释义:⒈犹宣扬。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广宣恩信,班扬符赏。”三国 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奉遵科教,班扬明令。”⒉汉 班固 和 扬雄 的并称,二人以擅辞赋著名。南朝 宋 王僧达《祭颜光禄文》:“义穷几彖,文蔽 班 扬。”唐 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班 扬 名甚盛,嵇 阮 逸相须。”明 张居正《祭秦白崖先生文》:“揖 班 扬,掩 陆 谢。”沉德镛《杜子美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纪念赋此以申私仰》诗:“异代 班 扬 原并驾,旧时 高 李 共登臺。”

并驾造句

1.我们两个班在学习上不相上下,并驾齐驱。

2.李白和杜甫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可说是并驾齐驱而各有千秋。

3.这对双胞胎兄弟并驾齐驱地冲过了终点。

4.有时候新市场和新技术并驾齐驱。

5.最后冲刺时,两个运动员并驾齐驱,一齐到达终点。

6.他骑着三轮摩托车,居然和轿车并驾齐驱。

7.本届篮球联赛,甲乙两小组并驾齐驱,不分高低。

8.驾驶小型车在高速公路上和其他大型车辆并驾齐驱而行,是相当危险的事。

9.我国的许多电子产品已经与外国的名牌货并驾齐驱地进入世界市场。

10.我们觉得自己活力充盈,精神饱满,可与宇宙并驾齐驱。

11.生活是运动,无论你是否喜欢,你必须与之并驾齐驱。

12.你要想与第一名的同学并驾齐驱,可得经过一番努力。

13.两列火车在平行的轨道上同速并驾齐驱。

14.国庆阅兵时,宪兵车队并驾齐驱地从司令台前方通过,看起来实在很壮观。

15.他们的才华和年龄均相当,未来的成就可能是并驾齐驱,难分轩轾。

16.这几位研究生并驾齐驱,都取得了好成绩。

17.看他进步的状况,用不了几年,他的棋艺就能与国内一流好手并驾齐驱。

18.国庆阅兵时,宪兵车队并驾齐驱地从司令臺前方通过,看起来实在很壮观。

19.他们的才华和年龄均相当,未来的成就可能是并驾齐驱,难分轩輊。

20.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在掌中戏一行中的地位,已逐渐和师父并驾齐驱。

并驾(bingj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并驾是什么意思 并驾读音 怎么读 并驾,拼音是bìng jià,并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并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