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趣 [còu qù]
1. 亦作“凑趣”。
2. 投合别人的兴趣,使人高兴。
4. 逗笑取乐。
凑趣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凑趣”。
⒉ 投合别人的兴趣,使人高兴。
引《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恨地者,恨他树木生得不凑趣;若是凑趣,生得齐整如意,树本就好做屋柱。”
《红楼梦》第三七回:“又有二奶奶在旁边凑趣儿,夸赞 宝二爷 又是怎么孝顺,又是怎么知好歹,有的没的,説了两车话。”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老爷正在为难,将将船顶码头,不想恰巧这位凑趣儿的舅太太接出来了。”
《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田小辫子 还当制臺有心説笑话,同他呕着玩耍,便亦笑嘻嘻的凑趣説道:‘ 江 南本来有个口号,是:婊子多,驴子多,候补道多。’”
茅盾 《子夜》十五:“‘对啦!先得弄好了这回的风潮!’看见 钱葆生 没有话, 李麻子 又插进来凑趣说了一句。”
⒊ 逗笑取乐。
引巴金 《秋》五:“‘我也要来试一试,’ 张氏 凑趣地说。”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如果朋友们凑趣地说:‘那是怕你纳第三个姨太太。’那他就高兴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乐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嘻嘻地笑。”
凑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讨好释义:⒈迎合别人,取得别人的欢心或称赞:讨好卖乖。你用不着讨他的好。⒉得到好效果(多用于否定式):费力不讨好。
- 2.
巴结释义:⒈趋炎附势,奉承讨好:巴结上司。 ⒉努力;勤奋:他工作一直很巴结。
- 3.
奉承释义:用好听的话恭维人,向人讨好:奉承话。
- 4.
逢迎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百般逢迎。阿谀逢迎。
- 5.
奉迎释义:⒈奉承;逢迎:奉迎上级。 ⒉敬辞,迎接:他是专程前来奉迎诸位的。
- 6.
市欢释义:博取别人欢心。《新唐书·裴胄传》:“是时,方镇争剥下希恩,製重锦异綾,名贡奉。有中使者,即悉公帑市欢。”
- 7.
趋奉释义:趋附奉承:阿谀趋奉。
凑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兴头话释义:凑趣的话,助兴的话。
- 2.
凑趣释义:⒈亦作“凑趣”。投合别人的兴趣,使人高兴。⒉逗笑取乐。
- 3.
凑趣儿释义:⒈迎合别人的兴趣,使高兴。⒉逗笑取乐:他跟我很熟,所以故意拿我凑趣儿。没事时姐妹们在一起凑趣儿。
- 4.
助意儿释义:犹言凑趣儿,解闷儿。
- 5.
和哄释义:⒈犹言赶热闹;凑趣。《水浒传》第二六回:“何九叔 收藏了,也来斋堂里和哄了一回。”《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只见几个隣人都来和哄道:‘吴小官人,恭喜!恭喜!’”⒉哄骗。元 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你省的古墓里摇铃,则是和哄我那死尸哩。”明 汤显祖《牡丹亭·闹殇》:“甚春归无端廝和哄,雾和烟两不玲瓏。”清 洪昇《长生殿·倖恩》:“瑶池陪从,何意承新宠,怪青鸞把人和哄。”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下:“足知絶律四句之説,牙行赚客语,皮下有血人不受他和哄。”⒊和鬨:犹言赶热闹;凑趣。元 顾德润《点绛唇
- 6.
哈哈释义:⒈〈动〉用于“打哈哈”。 指开玩笑;凑趣。⒉〈名〉用于“哈哈儿”。指可笑的事。⒊〈拟〉笑声。⒋〈叹〉表示得意或满意。
- 7.
小丑释义:⒈戏曲中的丑角或在杂技中做滑稽表演的人。⒉比喻举动不庄重、善于凑趣儿的人。⒊指小人:跳梁小丑。
- 8.
帮闲抹嘴释义:逢迎凑趣,油嘴滑舌。
- 9.
帮闲释义:⒈(文人)受有钱有势的人豢养,给他们装点门面,为他们效劳:帮闲凑趣。⒉帮闲的文人。
- 10.
打勤献趣释义:献殷勤,凑趣。 形容阿谀奉承。
- 11.
掉趣释义:凑趣;打趣。
- 12.
搊趣释义:凑趣。
- 13.
清客相公释义:旧时依附于官僚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文人。
- 14.
狎徒释义:指陪主人嬉戏凑趣的人。
- 15.
篾片释义:⒈竹子劈成的薄片。 ⒉旧时称在豪富人家帮闲凑趣的人。
- 16.
老帮闲释义:指没有正当职业,专为富贵人家效劳、凑趣的人。
- 17.
超烘释义:打趣;凑趣。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二出:“多忔戏,本事实风骚。使拍超烘非乐事,筑毬打弹谩徒劳,设意品笙簫。”钱南扬 校注:“超,市语谓打。《金陵六院市语》‘超者打之谓’,可见 明 初犹然。”
- 18.
钻懒帮闲释义:指逢迎凑趣,耍弄乖巧。 亦指逢迎凑趣,耍弄乖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