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为 [shī wéi]
1. 指所进行的行动。
例不得妄自施为。
英[ behave; conduct; ]
2. 进行某种行动。
例不敢施为。
英[ give free play to; ]
施为 引证解释
⒈ 作为。
引《列子·周穆王》:“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日。’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
唐 韩愈 《爱直赠李君房别》:“南阳公 举措施为,不失其宜。”
明 方孝孺 《黄霸》:“丙吉、魏相 之徒号为贤相,不过逡逡然行乎绳墨之内,醇谨仅足而已,非能有所创达施为可为后世法也。”
⒉ 处置;实行。
引唐 薛用弱 《集异记·奚乐山》:“徐谓主人:‘幸分别輞材,某当併力。’主人讶其贪功,笑指一室曰:‘此有六百斤,可任意施为。’”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但此物作何处置? 张铁臂 笑道:‘……二位老爷可备了筵席,广招宾客,看施为此事。’”
⒊ 行动;行事。
引《红楼梦》第四回:“守着舅舅、姨母住着,未免拘紧了,不如各自住着,好任意施为。”
欧阳山 《苦斗》四六:“何胡氏 在床上,隔着帐子看见这种情况,怕 何守义 叫 胡杏 镇住,不敢施为,心中着急,就轻轻咳嗽了两声。”
国语词典
施为 [shī wéi]
⒈ 施展作为。
引唐·韩愈〈爱直赠李君房别〉:「南阳公举措施为,不失其宜。」
《红楼梦·第四回》:「我也知道,守著舅舅姨爹处住著,未免拘紧了你,不如你各自住著,好任意施为。」
施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为而不恃释义:有所施为,但不强求。
- 2.
兴为释义:举办;施为。
- 3.
兴爲释义:举办;施为。《史记·孝武本纪》:“綰、臧 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宋 司马光《论召陕西边臣札子》:“今窃闻陛下復召 种諤 等诣闕引对,不知陛下欲何所兴为?”
- 4.
化缘释义:佛教和道教认为布施的人可与仙佛结缘,故称僧、尼、道士向人求布施为化缘。
- 5.
寡为释义:谓听任自然,少事施为。
- 6.
意度释义:⒈识见与气度。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二:“郭琼,东都人也,形貌丑劣而意度过人。”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二》:“五代诸主,鼠窃之餘,气象施为,又齐、梁、陈氏下矣。惟柴氏意度颇自可观。”清王晫《今世说·容止》:“梁苍巖襟期瀟洒,意度廓落,大类坡仙。”王闿运《丁锐义传》:“当此之时,自谓江淮群丑,可一呼而定,意度可谓壮哉!”⒉指艺术作品的意境与风格。⒊揣测;设想。
- 7.
拘紧释义:⒈管束严紧。 《红楼梦》第四回:“你的意思我早知道了:守着舅舅姨母住着,未免拘紧了,不如各自住着,好任意施为。”⒉谓局促得无法回旋。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一日》:“琿春 前造礮臺,因安礮拘紧,运用不灵,经吉林将军自备经费,改修完竣。”
- 8.
播告释义:布告,遍告。《书·盘庚上》:“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孔 传:“王布告人以所修之政,不匿其指。”宋 曾巩《辞中书舍人状》:“窃以 唐 虞 三代之君兴造政事,爵德官能之际,所以播告天下,训齐百工,必有詔号令命之文,达其施为建立之意。”《元典章·诏令一·上尊号诏》:“属兹大庆,宜布宽条,兹用播告中外,凡尔有众,自今以始,各务维新。”清 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当以某经试士,能背诵否,某史试士,能言否。其为我播告偏隅,咸使知之。”
- 9.
西村释义:⒈杭州西泠的别称。 ⒉相传西施为苧萝村西鬻薪之女,后因以“西村”为西施的代称。
- 10.
诬民释义:⒈欺蒙百姓。 《孟子·縢文公下》:“杨 墨 之道不息,孔子 之道不著,是邪説诬民,充塞仁义也。”⒉诬陷臣民。宋 王安石《谢手诏慰抚札子》:“自与闻政事以来,遂及期年,未能有所施为,而内外交搆,合为沮议,专欲诬民,以惑圣听。”
- 11.
逛悠释义:转悠;闲逛。《鸭绿江》1988年第2期:“我说我的工作幸福是我可以乘客人电梯走遍全楼,以检查防火设施为名,堂堂皇皇地到处逛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