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独善 独善的意思
shàn

独善

简体独善
繁体獨善
拼音dú shàn
注音ㄉㄨˊ ㄕ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ú,(1) 单一,只有一个。【组词】:独唱。独立。独霸。独裁。独创。独特。独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独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2) 老而无子。【组词】:鳏寡孤独。(3) 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4) 〔独孤〕复姓。(5)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独谁受之?”

shàn,(1)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组词】:善良。善心。善举。善事。善人。善男信女。慈善。(2) 好的行为、品质。【组词】:行善。惩恶扬善。(3) 高明的,良好的。【组词】:善策。善本。(4) 友好,和好。【组词】:友善。亲善。和善。(5) 熟悉。【组词】:面善。(6) 办好,弄好。【组词】:善后。(7) 擅长,长(cháng )于。【组词】:善辞令。多谋善断。(8) 赞许。【例句】:“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9) 好好地。【组词】:善待。善罢甘休。(10) 容易,易于。【组词】:善变。善忘。多愁善感。(11) 姓。

基本含义

独自善良、独立行善,不依赖他人。

独善的意思

独善 [dú shàn]

1. 修养个人美好的品德。

[cultivate personal integrity;]

独善 引证解释

⒈ 谓独自为善守法。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民乱而有独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
《旧唐书·李晟传》:“怀光 军輒虏驱牛马,百姓苦之; 晟 军无所犯。 怀光 军恶其独善,乃分所获与之, 晟 军不敢受。”

⒉ 特别好;最优良。

唐 皎然 《诗式·诗有六迷》:“以错用意而为独善;以诡怪而为新奇。”
清 刘献廷 《筒车》诗序:“水利关民生最鉅,行水高原,假器为利,五方殊制,而 湖南 之筒车为独善矣。”

⒊ 犹言特别专精。

唐 司马贞 《<史记索隐>后序》:“崇文馆学士 张嘉会 独善此书,而无注义。”

⒋ “独善其身”之略语。参见“独善其身”。

《晋书·隐逸传·张忠》:“先生考磐山林,研精道素,独善之美有餘,兼济之功未也。”
《周礼·于谨传》:“﹝ 谨 ﹞功名既立……乃上所乘骏马及所著鎧甲等。 太祖 识其意,乃曰:‘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
唐 李白 《赠韦秘书》诗:“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在这自然之中,在这独善的大道之中,高唱着人性的凯旋之歌,表示欢迎。”


国语词典

独善 [dú shàn]

⒈ 只顾一己的修养。

如:「人活著与其独善,不如兼善。」


独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比而周释义:为君子从不私下勾结而独善其身。
    • 2.
      养晦释义: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朱熹 集传:“言其初有於鑠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宋史·邢恕传》:“公著 荐於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 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 不能从。”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韜光养晦。”
    • 3.
      守身为大释义:君子独善其身,不为身外之事所染。
    • 4.
      无适释义:⒈犹无往,到处。《荀子·礼论》:“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羣别亲疏贵贱之节,而不可益损也。故曰无适不易之术也。”杨倞 注:“适,往也。无往不易,言所至皆不可易。”《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赋诗归来,高蹈独善,亦既超旷,无适非心。”张铣 注:“旷,明;适,往也。言既远明事理,则无往不合其心也。”⒉不快,不舒畅。唐 岑参《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诗:“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⒊见“无适无莫”。⒋无敌。适,通“敌”。《战国策·秦策三》:“吴王 夫差 无适於天下,轻诸侯,凌 齐
    • 5.
      独善一身释义: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同“独善其身”。
    • 6.
      独善其身释义:《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 7.
      独善吾身释义: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同“独善其身”。
    • 8.
      狭劣释义:浅陋卑劣。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案达罗国》:“惜哉!如何捨广大心,为狭劣志,从独善之怀,弃兼济之愿?”宋 龚明之《中吴纪闻·丁晋公拜老郁先生》:“既坐话旧,极款密,且云:小年狭劣,荷先生教诲,痛加榎楚,使某得成立者,皆先生之赐也。”金 元好问《寿圣禅寺功德记》:“以 倪 观之,岂 廖休 以 郑 哀其子之废,不暇他及,愿力虽坚,法施未溥,故就其声闻狭劣而言之耶?”

独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比而周释义:为君子从不私下勾结而独善其身。
    • 2.
      养晦释义:谓隐居匿迹。语本《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朱熹 集传:“言其初有於鑠之师而不用,退自循养,与时俱晦。”《宋史·邢恕传》:“公著 荐於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 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 不能从。”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门题凤字承留恋,且须养晦林泉。”郑观应《<盛世危言>初刊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韜光养晦。”
    • 3.
      守身为大释义:君子独善其身,不为身外之事所染。
    • 4.
      无适释义:⒈犹无往,到处。《荀子·礼论》:“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羣别亲疏贵贱之节,而不可益损也。故曰无适不易之术也。”杨倞 注:“适,往也。无往不易,言所至皆不可易。”《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赋诗归来,高蹈独善,亦既超旷,无适非心。”张铣 注:“旷,明;适,往也。言既远明事理,则无往不合其心也。”⒉不快,不舒畅。唐 岑参《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诗:“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⒊见“无适无莫”。⒋无敌。适,通“敌”。《战国策·秦策三》:“吴王 夫差 无适於天下,轻诸侯,凌 齐
    • 5.
      独善一身释义: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同“独善其身”。
    • 6.
      独善其身释义:《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 7.
      独善吾身释义: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同“独善其身”。
    • 8.
      狭劣释义:浅陋卑劣。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案达罗国》:“惜哉!如何捨广大心,为狭劣志,从独善之怀,弃兼济之愿?”宋 龚明之《中吴纪闻·丁晋公拜老郁先生》:“既坐话旧,极款密,且云:小年狭劣,荷先生教诲,痛加榎楚,使某得成立者,皆先生之赐也。”金 元好问《寿圣禅寺功德记》:“以 倪 观之,岂 廖休 以 郑 哀其子之废,不暇他及,愿力虽坚,法施未溥,故就其声闻狭劣而言之耶?”

独善造句

1.我们现在不能作独善其身的人。

2.只知独善其身的官员不是好官。

3.他是个独善其身的人,这样的事难道他会站出来主持公道吗?

4.许多政治明星人物都决定独善其身,隔岸观火。

5.独善其身,明哲保身是个人主义的处世哲学。

6.独善其身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处世哲学。

独善(dus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独善是什么意思 独善读音 怎么读 独善,拼音是dú shàn,独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独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