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法 [jiǔ fǎ]
1. 酿酒的方法。
3. 关于酒的法令。
酒法 引证解释
⒈ 酿酒的方法。
引唐 刘禹锡 《酬乐天衫酒见寄》诗:“酒法众传 吴 米好,舞衣偏尚 越 罗轻。”
宋 杨万里 《新酒歌》:“度撰酒法不是儂,此法来自太虚中。”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内中酒,盖用 蒲中 酒法也。 太祖 微时喜饮之;即位后,令 蒲中 进其方,至今用而不改。”
⒉ 关于酒的法令。
引《南齐书·倖臣传·茹法亮》:“孝武 末年,作酒法,鞭罚过度,校猎 江 右,选白衣左右百八十人,皆面首富室,从至 南州,得鞭者过半。”
前蜀 韦庄 《官庄》诗序:“江 南富民悉以犯酒没家产,因以此诗讽之。 浙 帅遂改酒法,不入财产。”
酒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乾和释义:一种不搀水的酿酒法,转指不搀水的酒。 宋 窦苹《酒谱》:“张籍 诗云:‘酿酒爱乾和’,即今人不入水也。并 汾 间以为贵品,名之曰乾酢酒。”按,今本《张司业诗集·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作“朝和”。元 宋伯仁《酒小史》:“汾州 乾和酒,山西 羊羔酒。”
- 2.
干和释义:一种不搀水的酿酒法,转指不搀水的酒。
- 3.
当梁释义:⒈古代风俗,认为子、午、卯、酉年婚娶不利翁姑,遂为禁忌。梁以负栋,婚姻切忌背负,故称禁忌之年为当梁年,简称“当梁”。晋 张华《感婚赋》:“彼婚姻之俗忌,恶当梁之在斯。”晋 张华《感婚诗》:“婚姻及良时,嫁娶避当梁。”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花烛》:“又除俗禁,子午卯酉年谓之当梁,嫁娶者云妇姑不相见。”⒉酒名。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法酒》:“作当梁酒法:当梁下置瓮,故曰当梁。”
- 4.
打甏释义:古代两 广 一带少数民族的一种祝寿饮酒法。
- 5.
方麴释义:⒈竹织方扇。 多用以障面。《北史·杨愔传》:“后有选人 鲁漫汉,自言猥贱,独不见识。愔 曰:‘卿前在 元子思 坊骑秃尾草驴,经见我不下,以方麴鄣面,我何不识卿?’漫汉 惊服。”明 杨慎《丹铅总录·物用·方麯》:“《北史·杨愔传》‘以方麯障面’,读者不解‘方麯’为何语。按《説文》作筁,蚕薄也……《方言》‘薄谓之曲’,此云‘方麯障面’,盖竹织方扇也。”一说方曲形如饼而四棱,以木为之,亦团扇之类。见 清 褚人穫《坚瓠秘集·扇》。⒉曲霉的一种。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作白醪酒法:用方麴五斤,细剉,以
- 6.
笨麴释义:酿酒用的大曲。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此麴(神麴)一斗;杀米三石;笨麴一斗,杀米六斗。省费悬絶如此。”石声汉 注:“‘笨’是粗重的意思;笨麴即现在通用的‘大麴’;‘神麴’、‘女麴’都是‘小麴’。”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白酒法:﹞六月七月作。用笨麴,陈者弥佳。”
- 7.
酒法释义:⒈酿酒的方法。唐 刘禹锡《酬乐天衫酒见寄》诗:“酒法众传 吴 米好,舞衣偏尚 越 罗轻。”宋 杨万里《新酒歌》:“度撰酒法不是儂,此法来自太虚中。”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一:“内中酒,盖用 蒲中 酒法也。太祖 微时喜饮之;即位后,令 蒲中 进其方,至今用而不改。”⒉关于酒的法令。《南齐书·倖臣传·茹法亮》:“孝武 末年,作酒法,鞭罚过度,校猎 江 右,选白衣左右百八十人,皆面首富室,从至 南州,得鞭者过半。”前蜀 韦庄《官庄》诗序:“江 南富民悉以犯酒没家产,因以此诗讽之。浙 帅遂改酒法,不入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