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ōng, ◎ 哥哥。【组词】:胞兄。堂兄。表兄。
dì tì tuí,(1)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组词】:弟弟。兄弟。(2)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组词】:表弟。堂弟。(3)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组词】:老弟。师弟。(4)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组词】:弟子。徒弟。(5) 古同“第”,次序。(6) 古同“第”,但。 ◎ 古同“悌”,孝悌。 ◎ 〔弟靡〕颓唐;柔顺。
1. 哥哥和弟弟。
英[ brother; ]
2. 古代对同等宗亲的称呼。
3. 古代姐妹亦称兄弟。
4. 古代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
5. 古代对亲戚的统称。
6. 指同等国家或王室。
7. 泛称意气相投志同道合的人。
8. 专指弟弟。
英[ brother; ]
10. 男子自称。
⒈ 弟弟。
引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那时节兄弟在范阳,兄长在楼桑,关某在蒲州解良。」
《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村里有个农庄人家,弟兄二人姓刘。哥哥名刘添祥,……兄弟名刘添瑞。」
⒉ 男子自谦之词。
引《老残游记·第三回》:「依兄弟愚见,还是不多杀人的为是。」
《文明小史·第十九回》:「兄弟自从十七岁到上海,彼时老人家还在世,生意亦还过得去。」
⒈ 男子同胞先出生的为兄,后出生的为弟。
引《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可不道兄弟如同手足,手足断了再难续。」
近伯仲 手足 昆季 昆仲 昆玉
⒉ 内外的族亲、姻亲。
引《诗经·小雅·伐木》:「笾豆有践,兄弟无远。」
汉·郑玄·笺:「兄弟,父之党,母之党。」
《仪礼·丧服》:「大夫之子于兄弟,降一等。」
汉·郑玄·注:「兄弟,犹言族亲也。」
⒊ 同姓之国。
引《书经·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曹,叔振铎之后;晋,唐叔之后,合诸侯而灭兄弟,非礼。 」
⒋ 比喻两者相当,不相上下。
引《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
宋·邢昺·疏:「此章孔子评论鲁卫二国之政相似,如周公康叔之为兄弟也。」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可谓鲁卫之政,兄弟之文也。」
近伯仲 手足 昆季 昆仲 昆玉
⒌ 泛指意气相投的朋友。
引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兄弟每,量唐童何足道哉也!」
⒍ 特指黑社会人物。
例如:「道上兄弟」。
1.几个兄弟中,唯独他游手好闲,才会落得今日一事无成。
2.在封建社会,子弑父、父杀子、兄弟互相残杀的事,史不绝书。
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如兄弟,肝胆相照,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关系。
4.四海之内皆兄弟,萍水相逢,自是有缘。
5.他们兄弟之间壁垒森严,互不来往已多年了。
6.他们几兄弟到处打家劫舍。
7.古有陈胜吴广起义望风响应,曹培曹植兄弟自相鱼肉,今有君闻鸡起舞,勤学苦读,不能不令我刮目相看。
8.只要家乡的父老兄弟能过上好日子,我就死而无怨。
9.相煎何急,比喻兄弟之间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迫害。
10.山东的农民兄弟也自发地不远千里冒着艰难险阻赶来了。
11.要兄弟和睦,妯娌相亲,不准争长论短、手足情分。
12.在战斗中他俩患难与共,亲如兄弟,顺利地完成侦察任务。
13.小林和小欣住在一幢楼上,天天一块上学,一起回家,亲如手足,情同兄弟。
14.你们兄弟俩分家的事,牵涉到抚养老人孩子、财产分配诸多问题,应当从长计议,不能草率行事。
15.欢迎兄弟院校来我校传经送宝。
16.家和才能万事兴,你们为此小事闹到兄弟阋墙,值得吗?
17.我计划把家产都捐出去,免得日后你们兄弟阋墙。
18.有些歹徒黑吃黑,用兔死狗烹的方式来对付自己的兄弟。
19.妈妈突然病倒,爸爸又不在家,我们兄弟简直六神无主。
20.金牌的兄弟情谊胜似刎颈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