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九伐 九伐的意思
jiǔ

九伐

简体九伐
繁体
拼音jiǔ fá
注音ㄐㄧㄡˇ ㄈ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ǔ,(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组词】:九归。(2) 泛指多次或多数。【组词】: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fá,(1) 砍。【组词】:伐树。砍伐。(2) 征讨。【组词】: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3) 自夸。【例句】: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智。不矜不伐。

基本含义

九次进攻、九次打击

九伐的意思

九伐 [jiǔ fá]

1. 古代指对九种罪恶的讨伐。泛指征伐。

九伐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对九种罪恶的讨伐。

《周礼·夏官·大司马》:“以九伐之灋正邦国:冯弱犯寡则眚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
《大戴礼记·朝事》:“明九伐之法,以震威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三驱弛刚,九伐先话。”

⒉ 泛指征伐。

《旧唐书·代宗纪》:“九伐之师,尚勤王略;千金之费,重困吾人。”
明 沉鲸 《双珠记·赴婚遇兄》:“折衝千里,张国家九伐之威。”


九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戎释义:⒈九伐之兵。 ⒉九夷。
    • 2.
      八法释义:⒈周代管理百姓的通法。《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二曰官职,以辨邦治;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四曰官常,以听官治;五曰官成,以经邦治;六曰官灋,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纠邦治;八曰官计,以弊邦治。”《南史·宋武帝纪》:“九伐之道既敷,八法之化自理。”⒉明 初吏部考察官吏,不称职的分老疾、疲软、贪酷、不谨四项。成化 时加才力不及一项。清 代分贪、酷、疲软无为、不谨慎、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足八种情况,而分别加以处置,称八法。《清会典·吏部·考功清吏司》:“纠以八法:曰贪,曰酷,曰罢
    • 3.
      刷荡释义:⒈见“刷盪”。 ⒉洗濯;荡涤。《文选·左思<吴都赋>》:“﹝鸟﹞泛滥乎其上,湛淡羽仪,随波参差,理翮整翰,容与自玩,雕啄蔓藻,刷盪漪澜。”吕延济 注:“刷荡毛羽於湍瀨之上也。”⒊亦作“刷荡”。荡除。《隋书·高祖纪上》:“手运璣衡,躬命将士,芟夷姦宄,刷荡气祲,化通冠带,威震幽遐。”《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皇太主 遣大卿 张权、鸿臚卿 崔善福 赐 李密 书曰:‘今日以前,咸共刷荡,使至以后,彼此通怀。七政之重,佇公匡弼,九伐之利,委公指挥。’”《旧唐书·高祖纪》:“朕受命君临,志存刷荡,申寃旌善,
    • 4.
      逋秽释义:贬称流寇。三国 魏 司马懿《宴饮》诗:“将扫逋秽,还过故乡。”《隋书·炀帝纪下》:“於是亲总六师,用申九伐,拯厥阽危,协从天意,殄兹逋秽,克嗣先謨。”《资治通鉴·梁武帝普通六年》:“朕将亲御六师,扫荡逋秽,今先讨 荆蛮,疆理南服。”

九伐(jiuf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九伐是什么意思 九伐读音 怎么读 九伐,拼音是jiǔ fá,九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九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