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膊 [bì bó]
1. 〈方〉:手臂,上肢。
英[arm;]
臂膊 引证解释
⒈ 胳膊。
引唐 路德延 《小儿诗》:“臂膊肥如瓠,肌肤软胜绵。”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一折:“我哭啼啼搬住臂膊,泪漫漫的扯住衣服。”
《水浒传》第二九回:“那 蒋门神 还是几颗头,几条臂膊?”
茅盾 《子夜》一:“袖口缩在臂弯以上,露出雪白的半只臂膊。”
⒉ 犹言左右手。
引《周书·耿豪传》:“世言 李穆 蔡祐,丞相臂膊; 耿豪 王勇,丞相咽喉。”
国语词典
臂膊 [bì bó]
⒈ 两臂。
引唐·路德延〈小儿〉诗:「臂膊肥如瓠,肌肤软胜绵。」
《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曹操背后一人攀住臂膊,一人跪于面前。」
⒉ 引申为得力的助手。
引《周书·卷二九·耿豪传》:「世言李穆、蔡祐,丞相臂膊;耿豪、王勇,丞相咽项。」
臂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怒臂当辙释义:怒臂:螳螂发怒用臂膊阻挡车轮;辙:车辙。比喻与强者为敌,不自量力。
- 2.
掩膊释义:即披膊。古时铠甲遮护臂膊的部分。参阅 宋 曾公亮《武经总要》卷十三。
- 3.
玫瑰色释义:⒈像玫瑰花那样的颜色。多指淡紫红色。茅盾《严霜下的梦》:“玫瑰色的灯光,射在雪白的臂膊上。”巴金《灭亡》第八章:“她并不把眼光避开,只是脸上多染了淡淡的一层玫瑰色。”⒉常形容美好。《花城》1981年第5期:“久违了,这催人泪下的称呼--带着玫瑰色的梦,和蓓蕾的温馨。”
- 4.
肩膊释义:⒈肩膀,人颈下臂上的部分。清 唐甄《潜书·明鉴》:“陕 民之謡有之曰:挨肩膊,等 闯王;闯王 来,三年不上粮。”鲁迅《彷徨·示众》:“同时,从他肩膊上伸出一只胖得不相上下的臂膊来,展开五指,拍的一声正打在胖孩子的脸颊上。”⒉比喻能够担当的责任。洪深《鸡鸣早看天》第二幕:“你放心好啦,李先生 是有肩膊的人,我明天和他说,一定负责到底。”
- 5.
麤猛释义:⒈亦作“麄猛”。⒉粗悍勇猛。《后汉书·董卓传》:“﹝ 董卓 ﹞性麤猛有谋。”《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驍果麤猛,数有战功。”《周书·耿豪传》:“ 豪 曰:‘世言 李穆 、 蔡祐 ,丞相臂膊; 耿豪 、 王勇 ,丞相咽项。以咽项在上,故为胜也。’ 豪 之麄猛,皆此类。” 宋 苏辙 《答王定国问疾》诗:“俚医固空疎,蛮覡剧麄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