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连声 连声的意思
liánshēng

连声

简体连声
繁体連聲
拼音lián shēng
注音ㄌㄧㄢˊ ㄕㄥ
结构AB式
词性副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án,(1) 相接。【组词】:连日。连夜。连年。连亘(接连不断)。连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连载。连缀。连理。烽火连天。连篇累(lěi )牍。(2) 带,加上。【组词】:连带。连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3) 就是,既使,甚至于。【例句】:连我都不信。(4) 联合。【组词】:外连东吴。(5) 军队的编制单位,“排”的上一级。【组词】:连长。(6) 姓。(7) 同“琏”,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8) 同“链”,铅矿。

shēng,(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组词】:声音。声带。(2) 消息,音讯。【组词】:声息。不通声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组词】: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4) 名誉。【组词】:名声。(5) 音乐歌舞。【例句】: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基本含义

连续的声音

连声的意思

连声 [lián shēng]

1. 一声接一声地说话。

连声道歉。

[coherent;]

连声 引证解释

⒈ 一声紧接一声。

《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项羽 连声唱祸事,不遣诸门乱出兵。”
《水浒传》第十六回:“我在 东京 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
茅盾 《子夜》二:“徐曼丽 的一张粉脸立刻通红,假装作不理会,连声唤当差们拿汽水。”

⒉ 谓声音应和。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长扬缓騖,并翼连声;轻迹凌乱,浮影交横。”
《新唐书·张说传》:“延木石,运斧斤,山谷连声,春夏不輟。”


国语词典

连声 [lián shēng]

⒈ 一声紧接一声。

《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张宝瓒只得诺诺连声,又向首府磕了一个头,方才出来。」


连声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搅和释义:⒈混合;掺杂:惊奇和喜悦的心情搅和在一起。⒉扰乱:事情让他搅和糟了。

连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叠声释义:连声不断。 亦作“一迭声”。
    • 2.
      一呼再喏释义: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 表示恭顺。
    • 3.
      一哇声释义:犹言齐声,连声。
    • 4.
      不由人释义:禁不住,不由自主地。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只不知为何有些异样,不由人眼泪要落下来。”《白雪遗音·马头调·展花笺》:“展花笺,不由人的连声嘆,这苦对谁言。”
    • 5.
      作诺释义:连声答应。表示顺从。
    • 6.
      做周年释义:在人亡故一周年时进行祭奠。《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不防 张梢 从后用斧劈来……结果了性命。张梢 连声道:‘乾浄,乾浄!来年今日,叫老婆与你做周年。’”《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若到明年,我也害死,好做周年了。”
    • 7.
      冷丁丁释义:⒈犹冷冰冰。形容寒凉。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哭吖吖的连声唤救人,冷丁丁的慌忙用水喷。”⒉犹冷冰冰。形容神态冷淡严肃。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他从去年宣命下京师,韩太守 接着时,他则是冷丁丁清耿耿并无私,轩昂气志,捻断吟髭。”
    • 8.
      口口释义:⒈犹言句句话。 宋 文天祥《出真州》诗序:“某见相公一箇恁么人,口口是忠臣,某如何敢杀相公?”⒉连声;口口声声。《红楼梦》第一○九回:“寳玉 接来一瞧,那玉有三寸方圆,形似甜瓜,色有红晕,甚是精致。寳玉 口口称讚。”清 陈天华《警世钟》:“有人口口説打洋人,却不讲洋人怎么打法。”
    • 9.
      叫苦不迭释义:连声叫苦。
    • 10.
      呕逆释义: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
    • 11.
      唯唯连声释义:唯唯:谦卑的应答。 连声应答,以示顺从。
    • 12.
      啧啧称羡释义: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亦作“啧啧称赞”。
    • 13.
      啧啧称赞释义: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
    • 14.
      并翼释义:比翼。南朝 宋 鲍照《舞鹤赋》:“长扬缓騖,并翼连声。”唐 刘叉《怨诗》:“鸟有并翼飞,兽有比肩行。”明 皇甫冲《于岩石上眺东西两湖》诗:“檣乌有离声,磯鸥无并翼。”
    • 15.
      应诺释义:答应;应承:连声应诺。慨然应诺。
    • 16.
      怡然称快释义:高兴地连声叫好。
    • 17.
      打躬释义:同“打恭”。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叉手横仗》:“若抚按之待其下,惟由科目者尚得打躬,讲揖让之礼。”《儒林外史》第一回:“皇上亲自送出城外,携着手走了十几步,危老先生 再三打躬辞了,方纔上轿回去。”《再生缘》第二二回:“皇华 打躬应连声,施礼恭称谢大人。”
    • 18.
      拍弹释义:中 唐 以后一种流行曲调。演唱时伴有表情、动作。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可及 善转喉舌,对至尊弄媚眼,作头脑,连声作词,唱新声曲,须臾即百数方休,时京城不调少年相效,谓之拍弹。”《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卢言《卢氏杂说·米嘉荣》:“近有 陈不嫌,不嫌 子 意奴,一二十年来,絶不闻善唱,盛以拍弹行於世。拍弹起於 李可久。”
    • 19.
      木乳丸释义:是一种药名,主治风痰上盛,咳嗽连声,唾出稠粘。
    • 20.
      百日咳释义: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是阵发性连声咳嗽(痉咳)。一般持续两三个月。冬春季发病较多。儿童易被传染。定期接种百日咳菌苗可预防。

连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叠声释义:连声不断。 亦作“一迭声”。
    • 2.
      一呼再喏释义: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 表示恭顺。
    • 3.
      一哇声释义:犹言齐声,连声。
    • 4.
      不由人释义:禁不住,不由自主地。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他脸儿清秀身儿俊,性儿温克情儿顺,不由人口儿里作念心儿里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只不知为何有些异样,不由人眼泪要落下来。”《白雪遗音·马头调·展花笺》:“展花笺,不由人的连声嘆,这苦对谁言。”
    • 5.
      作诺释义:连声答应。表示顺从。
    • 6.
      做周年释义:在人亡故一周年时进行祭奠。《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不防 张梢 从后用斧劈来……结果了性命。张梢 连声道:‘乾浄,乾浄!来年今日,叫老婆与你做周年。’”《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若到明年,我也害死,好做周年了。”
    • 7.
      冷丁丁释义:⒈犹冷冰冰。形容寒凉。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二折:“哭吖吖的连声唤救人,冷丁丁的慌忙用水喷。”⒉犹冷冰冰。形容神态冷淡严肃。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他从去年宣命下京师,韩太守 接着时,他则是冷丁丁清耿耿并无私,轩昂气志,捻断吟髭。”
    • 8.
      口口释义:⒈犹言句句话。 宋 文天祥《出真州》诗序:“某见相公一箇恁么人,口口是忠臣,某如何敢杀相公?”⒉连声;口口声声。《红楼梦》第一○九回:“寳玉 接来一瞧,那玉有三寸方圆,形似甜瓜,色有红晕,甚是精致。寳玉 口口称讚。”清 陈天华《警世钟》:“有人口口説打洋人,却不讲洋人怎么打法。”
    • 9.
      叫苦不迭释义:连声叫苦。
    • 10.
      呕逆释义: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
    • 11.
      唯唯连声释义:唯唯:谦卑的应答。 连声应答,以示顺从。
    • 12.
      啧啧称羡释义: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亦作“啧啧称赞”。
    • 13.
      啧啧称赞释义: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
    • 14.
      并翼释义:比翼。南朝 宋 鲍照《舞鹤赋》:“长扬缓騖,并翼连声。”唐 刘叉《怨诗》:“鸟有并翼飞,兽有比肩行。”明 皇甫冲《于岩石上眺东西两湖》诗:“檣乌有离声,磯鸥无并翼。”
    • 15.
      应诺释义:答应;应承:连声应诺。慨然应诺。
    • 16.
      怡然称快释义:高兴地连声叫好。
    • 17.
      打躬释义:同“打恭”。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叉手横仗》:“若抚按之待其下,惟由科目者尚得打躬,讲揖让之礼。”《儒林外史》第一回:“皇上亲自送出城外,携着手走了十几步,危老先生 再三打躬辞了,方纔上轿回去。”《再生缘》第二二回:“皇华 打躬应连声,施礼恭称谢大人。”
    • 18.
      拍弹释义:中 唐 以后一种流行曲调。演唱时伴有表情、动作。唐 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可及 善转喉舌,对至尊弄媚眼,作头脑,连声作词,唱新声曲,须臾即百数方休,时京城不调少年相效,谓之拍弹。”《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卢言《卢氏杂说·米嘉荣》:“近有 陈不嫌,不嫌 子 意奴,一二十年来,絶不闻善唱,盛以拍弹行於世。拍弹起於 李可久。”
    • 19.
      木乳丸释义:是一种药名,主治风痰上盛,咳嗽连声,唾出稠粘。
    • 20.
      百日咳释义: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是阵发性连声咳嗽(痉咳)。一般持续两三个月。冬春季发病较多。儿童易被传染。定期接种百日咳菌苗可预防。

连声造句

1.他唯唯连声,按照妻子的意思把菜给洗了。

2.在老师面前,他喏喏连声

3.面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他低下头来诺诺连声

4.到机场送张先生回台湾,张先生向各位朋友道别,连声说:谢谢各位送行,咱们后会有期。

5.兴全痛哭流涕,连声认罪,还左右开弓,打了自己十几个嘴巴。

6.失落的三千元人民币重新回到了失主手中,失主激动地向那位拾金不昧的人连声道谢。

7.一看眼前的景况,他直觉毛骨悚然,连声音也叫不出来。

8.舞台上的精彩表演,赢得观众连声叫好。

9.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后让人叹为观止,连声叫好。

10.看眼前的景况,他直觉毛骨悚然,连声音也叫不出来。

11.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2.两人喏喏连声,急急的从我手中抢去。

13.这对新人眉开眼笑地接受大家的祝福,连声道谢。

14.经理一开口,他就诺诺连声

连声(lian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连声是什么意思 连声读音 怎么读 连声,拼音是lián shēng,连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连声造句子